第96章

  崔闾有什么呢?
  他有一个老牌世家的高帽子,和当总督巡按的大靠山。
  崔闾笑着撂了茶盏,接道,“各位家主也是不吝抬举,闾竟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成了江州代表?找我作主,请问各位,你们的主,当真能给我做么?闾若说什么,你们真能遵从?”
  一顶高帽子就想叫我当光杆司令,你们可想的真美!
  毕衡低头撩茶沫,吹茶水,一副全不参与他们江州本地豪绅权力重新洗牌的样子,实则那耳朵竖的贼高,不放过每个人的言语。
  崔闾继续,“将来朝廷拿人问罪,闾是不是也得身先士卒,替你们去淌一淌火海刀山?”
  嗤,海盐场,和大航船带我分了么?
  挣的那么多金山银山,带老子分了么?
  几个恭敬的动作和言语,就想叫我激荡的找不着北,你们是真拿我当乡下土老财了吧?
  崔闾一拍桌面冷笑,“各位想谈,最好先把诚意拿出来,爷不是小孩子,不是你们戴个高帽子,承认一个祖籍传承,就能感动的任你们驱使,自以为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的,你们约莫是忘了……”
  说着一划手比了下场地,“这里新换的主子,是爷,那从前鱼肉帮众的几个当家的头颅,可是爷派人割掉的,你们来时的态度很令爷满意,但你们可能仍没弄明白一件事情,老牌世家的底蕴,再经过多少年,也不是你们可觊觎鄙薄的,至少,本老爷的底牌你们至今没弄明白,哼,我博陵崔氏再龟缩滙渠,也不代表看家护院的部曲一个没有。”
  部曲?
  整个桌面陷入静悄悄的沉默里,部曲两个字,着实震慑住了人。
  那是头部世家,甚至皇家才有的武卫序列。
  博陵崔氏的家宅里,竟然有部曲?
  陶小千龇着一嘴大白牙进了围帷,“老爷,您叫属下?杀谁?”
  第034章 第三十四章
  是的, 博陵崔氏,有部曲。
  或者说,凡能列入世家谱的名门望族, 护家守宅的武卫,都带编的是朝廷承认,并默允的私有卫戍, 规制上跟普通王侯差不多,在世家攘政, 王族势弱期, 其在部曲上的编制序列额,甚至要高于一般王侯,整个部曲人数在鼎盛期, 能达万数。
  千年世家, 百年皇朝, 真正有远见的名门,是不会觊觎那个至高尊位的, 世家求的是累世绵延昌盛,皇族求的是权力巅峰欲,而事实证明,权力在稳健发展的过程中,是个异常危险的存在,在攀升顶峰和降至尘灰间, 只有区区数百年。
  博陵崔氏, 便是在世家攘政期,将部曲序列扩充到了万数, 后经朝代更迭,战火纷飞, 部曲人数在护主过程中迅速减损,至百年前那场大迁徙到来时,整个部曲序列从十降至三。
  一曲千人编,三曲三千众,从博陵护着他们过山闯关,到入了江州,便只剩了不足两曲。
  吴方和陶小千,便是剩下这两曲的后人,也是这一代被挑选进大宅护主的曲卫佐领。
  这就是之前,崔闾知道陶小千落入秋三刀手中时,没想着弃他,反而以身相救的最主要原因。
  吴氏,和陶氏,都乃跟随了崔氏几百年的忠诚部曲,包括崔诚,原也是崔氏部曲之一,原姓关,只曲部人数在迁徙过程中损失惨重,重编不足一曲后,改制为世仆入府。
  滙渠从无人烟处,到发展成今天的一个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半数以上的人口,都曾是崔氏宅里放出去的部曲家属,那些为护着他们一路迁徙过来的,伤亡故去之人留下的家小亲族,崔氏后来都给了银钱,放了籍贯,只他们可能也不愿再徒足回乡,或也有感念崔氏家主的宽容,便依着后来建起的大宅周边,选择安家置地,逐渐便形成了现今滙渠县的生态规模。
  而部曲这两个字,也在历代传承中,渐渐敛于外宣,至最近两代人,只存在于族长位交接时的口述里,吴氏和陶氏,包括所余不多数的关氏,洪氏,都混在后续招募的普通护院当中,不显眼的履行着守护家主的责任。
  崔闾出滙渠,点的吴方和陶小千,包括后来崔诚挑选过来的几十卫,都是部曲在册武卫,单兵实力或不及秋三刀,但属于他们祖传的击敌兵阵,打一个看不顺眼的暴发户,还是有那个实力在的。
  这就是他之前敢放他们,去配合秋三刀一起收漕帮当家人头的底气,论人多,漕帮人肯定多,但论战阵实力,除开秋三刀把他的人招集起来点对点冲,就围堵配合之术,他家部曲有不弱于正规军的操守。
  世家部曲就跟皇家的神武卫一样,是一个辨别阶层身份的分水岭,再没落的世家,不到揭不开锅,都不会动解散部曲之念,就跟末代皇朝的神武卫一样,皇帝不死他们不灭。
  整一个就是后起名门豪绅们,所向往拥有的护卫旗杆,可惜当朝皇族不许再增部曲序列,除旧有的,无新增的,这就更显得有部曲序列的家族,是那样的殊荣卓著,叫人眼羡。
  所有人都没料,眼前这个没落的博陵崔氏,就拥有着本朝禁绝扩列的部曲编制。
  他大爷的,他们这么有钱,护院只能叫护院,招多了就有被定性成反贼的风险,可这个没落的缩在穷山沟里的崔氏,却有着可涨编可缩减的部曲序列。
  再没落又怎样?当人家摆出部曲阵容时,他们就已经矮了人一头,钱再多又怎样?只要崔氏想,那刚收到手的漕运码头,就可以收编进部曲号,用新入编的漕帮帮众冲击他们家门,都算不上煽动民众造反,而只能算是两家门庭械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