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魏嘉宜娘家的几个侄儿,都还没有官职在身,因此都跟着魏嘉宜两个嫂嫂来祝贺贾敏生日。
  魏嘉宜的姐姐温亲王妃自然也带着儿女来了。
  除此之外,就是张家的几位夫人。
  因着故去长嫂张氏的这层关系,贾敏和张家的几位夫人一直相处得很好,哪怕张氏故去多年,贾敏和张家也没断了联系,一直都有书信往来,这次回京,两家的关系依然处得不错,这次贾敏的生日张家三位夫人都来了。
  宴席还没开始,小辈们聚在一起玩儿,魏嘉宜同贾敏一起,和自家嫂嫂和张家几位夫人闲聊。
  正聊得开心,外头来人通报,说贾家来人了。
  屋内众人一静。
  魏家两位夫人和温亲王妃都还好,他们跟贾家没有任何关系,自然也不在意贾家。
  而贾敏这里,上次中秋节登门,已经同荣府闹掰了,满京城都传遍了,这会儿贾家来人,贾敏心情很复杂。
  魏嘉宜纯粹就是厌恶贾家人,听到贾家两个字,就满脸的晦气。
  张家三位夫人的脸色跟魏嘉宜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原本她们还当只有她们这样,可见魏嘉宜也这副嫌弃的表情,不由得心里舒畅几分。
  “嘉宜也不喜欢贾家人?”说话的是张家二夫人。
  魏嘉宜听到张二夫人问话,回过神来,转头与三位夫人对视一眼,交换了眼神,仿佛遇到同道中人,她看了贾敏一眼,斟酌了一下,道,“是不喜欢。”
  为何不喜欢,碍于贾敏在这儿,她没有多提。
  张家大夫人看了贾敏一眼,笑了笑道,“敏儿,若是不想见,那就不见,横竖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你们两家翻脸了。”
  贾敏心里清楚,张家人对贾家有很深的嫌隙。
  这都是因为她那位故去的长嫂,张氏。
  至今张家人都在怀疑,张氏的死不是因为病逝,而是被贾家那婆媳二人联合害死的。
  可惜他们没有证据。
  因着当初太上皇横插一杠的赐婚,这也导致张家的处境很尴尬,后来新帝登基,张太傅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才重获当今陛下的信任。
  十几年前,荣国公虽然病逝,但昔日威名尚在,而张太傅彼时还不是太傅,只是吏部侍郎,论权势尚不及当时的荣国府,他纵然怀疑女儿的死有问题,奈何当时太上皇尚未退位,有荣国公贾代善的遗泽,荣国公当时的权势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彼时朝堂局势瞬息万变,贾赦被卷进了太子逼宫事件里,这也导致他除孝之后,连个伯爵都没摸到,连降五等,袭了个破一等将军爵。
  再之后便是太上皇退位,新帝继位。
  张家会毫不犹豫的投靠新帝,也是深恨太上皇横插一杠将张氏指婚给了贾赦这个混球,导致他爱女葬身荣国府这肮脏之地。
  这么多年过去,即便张氏的死有问题,也没了证据。
  但这不妨碍张家厌恶贾家,加上贾琏也被荣国府教导得和张家不亲,两家更是老死不相往来。
  贾敏有些头痛,揉了揉额角,忍着烦躁,问道,“来的是谁?”
  管家媳妇有些小心的看了张家三位夫人一眼,低下头,“是……是琏二爷和琏二奶奶。”
  屋里又是一静。
  贾敏默然,不由得看向张家三位夫人。
  张家三位夫人的神情非常一致。
  要说厌恶吧,偏偏贾琏是张氏留下的唯一血脉。
  要说不厌恶吧,这小子居然亲近荣府二太太王氏这个蠢妇,对外家从无亲近之态。
  第40章 怀疑
  魏嘉宜看了看贾敏,又看了看张家三位夫人。
  说实在的,她一视同仁的厌恶贾家所有人,包括贾琏和王熙凤。
  虽然都说贾琏算是贾家难得有些良心的人,但她不这么认为。
  单凭一个石呆子事件,就说贾琏有良心,那可真是太可笑了。
  要看贾琏这人有没有良心,要看其他几个代表事件。
  比如女儿出水痘,这在现代并非绝症,但在古代却是致死的绝症,女儿命在旦夕,他却身下二两肉都管不住,不但拿小厮泻火,还同别的女人厮混,只图自己快活。
  比如王熙凤的生日,贾琏同鲍二家的厮混,你就这么饥渴?非要挑在你老婆生日这天?被人撞破了还要杀了原配妻子,这是人干的事?
  最重要的一点,是原著后头第七十二回,贾琏和王熙凤说话,亲口提到,‘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纵观整篇文,唯一让他有机会发这笔横财的,只有给林家料理丧事,处理家产。
  也就是说,贾琏私吞了林家一部分的家产,两三百万只是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去向不明,但都猜测是被贾家拿去修大观园了。
  所以黛玉必须死在贾家,因为贾家没有那么多钱给她陪嫁出去。
  让她嫁给贾宝玉,贾家又不肯接受她这个病秧子。
  于是,只有死在贾家,才最合贾家的心意,林家这些财产也就没人追问下落了。
  前面两点都说明贾琏私德人品都有问题,后头这一点,才叫魏嘉宜厌恶极了贾琏。
  任何害黛玉的人,在她眼里都是可恶至极的恶人。
  至于王熙凤,同理。
  别的都不提,唯有一点。
  薛宝钗生日当天,请了人来唱戏,她指着戏台子上的戏子,说你们猜不出像某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