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往下,便是前头原配留下的嫡子贾琏,庶长女迎春,庶子贾琮。
要王熙凤说,邢夫人也是蠢,既然你自己不得丈夫的欢心,又生不出孩子,做什么不抱养贾琮这个庶子?贾琮的生母难产血崩而亡,邢夫人完全可以将其记在自己的名下,充作嫡子教养,将来也有个依靠。
但她没有。
这也就罢了,总归王熙凤也不会去帮她,又不是贾琏的生母,她那么费心费力讨好做什么?
正因为知道邢夫人不得老太太喜欢,也不得丈夫喜欢,更不得贾琏喜欢。
所以王熙凤也没把这位邢夫人当回事。
同样的,贾琏与父亲关系不睦,她也是知道的。
甚至贾赦强烈反对贾琏娶她,王夫人也一早就告诉了她。
就是因为这个,王熙凤很厌恶贾赦,平日里也从不在贾琏面前提起东院那边的人。
他们父亲自成婚就一直住在荣府,除了新妇敬茶,王熙凤极少往东院走动。
王熙凤心知她和贾琏的感情出了问题,源头就在王夫人身上。
她必须尽快搞清楚原因,不然……
而今她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傍身,一旦丈夫离心,将来有了庶长子,这府里还能有她的容身之地?
女人再刚强,可失了丈夫的心,家就散了。
“平儿,你过来,我交代你去办件事。”王熙凤沉吟片刻,对平儿招手。
平儿靠了过去,王熙凤附耳说了许多,坐回去,“打听清楚,最好去东院那边打听,荣府里头多半打听不出来。”
王熙凤很聪明,早在贾琏去东院之前,她就听说贾琏频繁的见奶娘,还有府里一些老人。
不知道贾琏问了他们什么,最后贾琏去了东院,回来就变了个样,再没跟她同过房。
如果想要知道贾琏变化的原因,只能去东院打听,才有可能知道缘由。
其实还有个地方,王熙凤觉得能打听出来。
就是赖嬷嬷家。
赖嬷嬷是府里总管赖大的母亲,是府里积世的老人,哪怕是在老太太面前,也颇有体面。
那可是老太太一辈儿的旧人,荣府里头,三四十年内发生的事,只怕这位都一清二楚。
可是,王熙凤不敢去找她。
荣府里里外外的奴仆足足有几百号人,每年都有出去的,进来的,不明不白死了的。
像赖嬷嬷这样,活到现在,还有这等体面的,可不多。
由此可见,赖嬷嬷是个老狐狸,不是王熙凤能对付的人,想从她这里知道消息,不出点血是不可能的。
因此王熙凤只能让平儿去东院打听,碰碰运气。
平儿没想到王熙凤是要她去荣府打听贾琏前些时候打听的事,不由得迟疑起来。
王熙凤见她神色不对,便眯起眼,“你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奴婢不敢,只是……奴婢听赵嬷嬷说,二爷前些日子一直在打听先大太太的事。”平儿也算是贾琏的女人,对贾琏的事自然会关注一些,她又是下人,同赵嬷嬷等人关系也更容易拉近,因此她早就知道贾琏在打听先大太太的事。
这会儿王熙凤想知道,她自然不敢隐瞒。
王熙凤皱起眉,“先大太太?”
那不就是贾琏的生母?
好端端的,贾琏无缘无故为什么打听起他生母的事?
王熙凤心里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再联系贾琏的态度变化。
她不由得心慌起来。
不会的,那可是二爷的亲娘,张家的姑太太啊!
王熙凤进门前,可是听二婶提起过张家这位姑太太,那是个狠角色,自从她接手,府里府外一把抓,上下奴仆都敬服她。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她姑妈谋害?
可除了这个原因,王熙凤也实在想不出贾琏对她姑妈突然态度转变的原因。
王熙凤深吸一口气,心一横,决定跟贾琏摊开来说。
这事儿不能再拖下去了,疑心易生暗鬼,凭贾琏今天说的话,王熙凤就认定贾琏也怀疑她当初刻意接近他,别有用心。
若是不解开这个误会,她还有什么将来可言?
“平儿,你去东院请二爷来,就说我有要事同他说。”王熙凤肃容道,“一定要请二爷回来!”
第45章 除夕*开v万更
平儿见王熙凤神情严肃,就知道事情很严重。
当即点头,“奴婢这就去。”
贾琏这边回府之后,看见他和王熙凤的院子,心里就气不顺,转道直接去了东院。
贾赦正同他新纳的小老婆吃酒玩笑,好不快活。
这个场面,刺激到了贾琏。
他从小到大,之所以与贾赦存在这么深的隔阂,就是因为贾赦作风不检点,王夫人以此为由在贾琏面前煽风点火,挑拨是非,暗示他娘张氏就是被贾赦纳小老婆给气死的。
但如今再回想,他娘能与姑妈意气相投,又怎么可能是容不下妾侍的善妒之人?
过去的事他不清楚,但比照贾敏,贾琏用脚丫子也能想到,她娘不是那种人。
既然她娘不是贾赦气死的,那王夫人和贾赦的话,谁的话取信度更高,就不言而喻了。
即便已经想明白了,可贾琏看见贾赦纵情声色的样子,心里仍然不好受。
贾赦见贾琏过来,并不在意,随口问道,“好端端的,来东院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