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还不如跟着魏嘉宜去魏家,去温亲王府,去承恩公府,去哪儿都好,总之就是别去贾府。
  一听林如海这话,其余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没别的,就是防止贾家打黛玉的主意呗。
  毕竟贾宝玉是去了边任,可贾府子孙众多,这么多年早就荒废了家业,子孙一代不如一代,若是有人打黛玉的主意,出了什么事,林如海后悔都怕来不及。
  实在是当日老太太昏了头的模样太深入人心,林如海不得不防。
  这个答案,却是正中魏嘉宜的下怀。
  她眉开眼笑的道,“那感情好,明儿我带玉儿去外祖母家。”
  她外祖父母都还在世,因此明儿大初二,魏嘉宜的父母得去徐府拜年。
  早几年前,魏嘉宜的伯外祖父仙逝,国公府也由魏嘉宜的大堂舅徐元禄继承。原先伯外祖父还在的时候,因与外祖父兄弟俩感情好,魏嘉宜外祖父一家都住在国公府里。
  伯外祖父离世后,堂舅也留她外祖父继续住在国公府,但却被魏嘉宜的外祖父以树大分枝为由婉拒了,但魏嘉宜的外祖父也在国公府住的久了,不想离国公府太远,于是走了关系,将承恩公府隔壁的宅邸买了下来,一家子搬了进去。
  又在两府相连的墙上开了个门,让两府的人可以彼此随意走动。
  闲着无聊,林湛便提议打牌消磨时间,正好他们四个人。
  黛玉年纪还小,自然不可能教她打牌,便给了些零嘴,让她坐在边上吃,便吃便看他们打牌。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林如海和贾敏就带着准备好的节礼出了门。
  随后魏嘉宜和林湛也带着黛玉出门往魏家而去。
  他们得先去魏家跟父母兄长门汇合,然后一起去徐府拜年。
  魏嘉宜三人到魏府的时候,正巧碰上了温亲王府一家子。
  一块儿进了府,小坐了一会儿,便又一道坐车去徐府。
  不管是徐家还是魏家,都是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住的地方权贵扎堆,两家离得也不远,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到了徐府。
  隔壁就是承恩公府,那边府里门前也停了一排的马车,马车上挂着卫国公府的牌子。
  魏嘉宜的母亲徐云萱被丫鬟扶着下了马车,也注意到了承恩公府门前停着的马车,不禁露出了笑容,“看来二姐姐也回来了,一会儿子得去见见。”
  魏嘉宜牵着黛玉走到母亲身边,另一边是魏静宜和她女儿长平郡主赵芷葭。
  “难得聚在一起,是得见见。”魏静宜笑着道。
  黛玉好奇的往那边看了一眼,没插话。
  魏嘉宜牵着黛玉,跟在徐云萱身后进了徐府内院,便有轿子来接。
  各自上了轿,到了二门,便下来了。
  又有人迎着进了二门,下人们一个个的往里头通传。
  魏嘉宜的外祖父母都已经七十高龄,这会儿内院只有魏嘉宜的外祖母范氏,外祖父则在外院。
  像魏嘉宜的父亲、兄长、姐夫、丈夫都在外院。
  徐家不算长房那边的,但算魏嘉宜外祖父这一房,那也有不少人。
  大舅舅膝下三子一女,都比魏嘉宜年长,魏嘉宜要叫表哥、表姐;小舅舅膝下两子一女,除了上头的长子长女比魏嘉宜年长,下头的幼子比魏嘉宜小两岁,也是魏嘉宜唯一的表弟。
  再下头的表侄,大大小小足有十个,有的已经娶妻,有的还在相看,最小的就是表弟家的幼子徐少汀,今年翻过年也才虚数三岁,走路都还摇摇晃晃,得人抱着。
  两位舅舅出嫁的女儿今天也带着孩子归宁了,大舅舅家的表姐生的两个儿子,小舅舅家的表姐生的是一男一女,年岁都相差不多。
  一家子亲戚,难得聚在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满屋子都是说话的声音,热闹得不行。
  黛玉虽然来过徐家,但还是头回在徐家看见这么多人,大多数都不认得,难免心怯。
  好在还有个非常熟悉的长平郡主带着,年纪虽小,身份却硬。
  没一会儿,一群小家伙就混熟了。
  在屋子里说了会儿话,外头又有人通报。
  “卫国公夫人来了。”
  来人是魏嘉宜的堂姨,也就是她母亲的堂姐。
  卫国公夫人年岁也不算小了,跟着她一块儿来的还有她两个儿媳,孙儿孙媳孙女。
  长房的孙儿年纪都不小了,自然在外院见男主人,倒是二房的小孙子宋钰宣,今年不过十一。
  这位卫国公府的小公子少有神童之名,人虽小,却很喜欢做大人模样,不喜欢被人当小孩儿。
  偏偏亲戚里头,他是最小的。
  不过若要算上徐府这边,他就不是最小的了。
  因此每年来承恩公府拜年,宋钰宣都爱往二房钻,府里的老爷子老太太也都喜欢他。
  时间长了,宋钰宣虽然年过七岁,应该去前院,但回回老太太都惦记,因此后来卫国公夫人干脆领着他进来见过老太太,再让他去外院。
  今年也是如此。
  内院里头也有男孩儿,但都是七岁以下的孩子,但也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比如魏嘉宜大舅舅家三表哥的幼子许少鸿,今年四岁;大舅舅家表姐的幼子贺子诚,今年六岁;小舅舅家表弟长子徐少源今年正好七岁,幼子徐少汀前面提过,今年三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