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见魏嘉宜面带笑容,宋钰宣心弦一松,依言坐下。
  魏嘉宜叫丫鬟上了茶,笑着问道,“你今儿个过来,可是有事?”
  “侄儿……”宋钰宣讪讪的道,“侄儿是来感谢姑父的。”
  话说得不太明白,但魏嘉宜却懂这话的意思。
  她笑了笑,道,“你不怪他霸道才好,请陛下赐婚的事儿,可是没知会过你们家。”
  一般来说,求赐婚的圣旨恩典,一般都是男女双方家里头商定好了,才会去求这个恩典,这是双方都有的脸面。
  可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求赐婚的圣旨,而没有知会被赐婚的另一方,这就有逼迫之嫌。
  一如多年前的张家,也就是贾赦的原配夫人张氏。
  当年贾代善求陛下赐婚,便没有征求过张家的意见,这也有以皇权压迫张家的意思在里头。
  毕竟这个世道,是没有人胆敢抗旨的。
  因为这是杀头的大罪。
  宋钰宣一听,面上的讪讪便散了,认真道,“怎么会?说起来,这件事也是侄儿处理得不好,才惹得姑父出手帮忙,解决了我的大麻烦,要不是姑父出手,我说不得还要背上忤逆的骂名。”
  他娘意志不坚定,俨然已经有些被小舅舅、小舅妈纠缠得低头的架势。
  若非他爹靠谱,一直支持他,这事儿肯定没法像现在这样完美解决。
  魏嘉宜眉头一挑,旋即笑道,“我和你表姑父也是看你心诚,再则……玉儿那边也一直担心,你心里既然都明白,改日就同玉儿说开,不要什么都闷在心里,自己一个人扛着,咱们林家的姑娘也不是柔柔弱弱,只能让人保护的弱女子。”
  宋钰宣闻言一怔,接着道,“侄儿省的。”
  能让魏嘉宜这样当面提出来,多半是黛玉的想法。
  宋钰宣知道黛玉一向和她婶婶亲,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同她说。
  表姑妈刚回京,见了他的面,就提起这茬,那想必是在他来之前,就已经跟黛玉谈过心。
  第76章 关心
  定南侯府。
  “姑娘,听说卫国公府宋小少爷去拜访二夫人了。”丫鬟绿萼从屋外进来,在黛玉耳边小声道。
  作为黛玉身边的贴身大丫鬟,绿萼是很懂规矩的,自然不可能咋咋呼呼,将宋钰宣到了隔壁林府的事儿嚷嚷得满府皆知。
  黛玉闻言精神一振,“果真?”
  昨儿赐婚的圣旨到了府上,直到现在黛玉都还没缓过神。
  得了婶婶的提点,黛玉原是打算下回见了宋钰宣,直接问他的。
  可还没等她问,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
  父亲、母亲都不知道赐婚的事,黛玉原以为是卫国公府求来的,可等宣旨内监回去了,二叔才一起进了定南侯府,告诉他们是他拿功劳换的赐婚圣旨。
  也就是说,赐婚的事卫国公府那边也不清楚。
  随着年岁渐长,黛玉也渐渐明白了叔父的本事很厉害,百个天才加起来都不及他。
  叔父既然插手这件事,想必是卫国公府那边出了什么麻烦事,否则她叔父不会做这种可能会得罪人的事。
  毕竟,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哪有这样一方逼着另一方结亲的?
  黛玉事后问过叔父,叔父却没告诉她,只让她去问宋钰宣。
  可偏偏宋钰宣也没有差人来联系她见面,搞得黛玉心神不宁,根本就睡不好。
  这会儿得了消息,黛玉哪里还坐得住,“快,给我换身衣服,我要去西府。”
  “诶,奴婢这就去取。”绿萼说着,又叫上其他几个同伴,一起帮黛玉梳妆打扮。
  ——
  这边魏嘉宜刚和宋钰宣聊了两句,外头就传来下人的声音。
  “大姑娘来了!”
  魏嘉宜膝下育有两子一女,但因两房关系亲密,即便分了家,小一辈里头的儿女仍是在一起序齿的,也就是说,被府上下人称作大姑娘的,只有长房的林黛玉。
  显然,宋钰宣也是知道的。
  一听外头的通传声,视线就转到了门口。
  不一会儿,黛玉便从屋外进来。
  魏嘉宜看他们俩对视着,俨然已经忘却屋里还有她这么个人。
  “咳咳。”魏嘉宜清了清嗓子,将二人的注意力引过来。
  黛玉回过神,略有些不好意思。
  走到魏嘉宜身边,抱住了她的胳膊,“婶婶。”
  魏嘉宜无奈的笑了笑,“你呀。”
  她看了看黛玉,又看了看宋钰宣,心知他们这会儿怕是没心思陪她说话了,便大手一挥,让黛玉领着宋钰宣去林府花园里逛逛。
  林府刚修建好没多久,是林湛决定要回京后,才着人进京买宅子改建的,他们进京前,宅子才刚修建好不到半个月,因此这园子除了林家自己人,还没有外人逛过。
  林府仿制江南那边的园林格局,修建得很是精美雅致,比京中的四合院要好看许多。
  黛玉从贾敏那里知道林府是叔叔婶婶住之后,没花两天就将园子给逛熟了,毕竟只是住宅,还是官员住的地方,自然比不得王府大院的规格。
  打发走了两个小家伙,魏嘉宜才得了闲处理庶务。
  ——
  话分两头。
  黛玉领着宋钰宣出了正院,然后走过正院西边的穿堂,往北走出几十米,便进了一道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