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这也是魏嘉宜原身精通琴艺的缘故,因为魏家对女孩们的教养也并不会放松。
  虽然琴棋书画都会教,但显然原身在琴艺一道更有天赋,学得也更好。
  而黛玉,当年说是跟林湛学琴,可林湛随着升官,皇帝越来越信任他,他身上的担子也越重,自然腾不出多少时间来教导黛玉。
  最后还是给黛玉请了名师教导。
  黛玉虽然聪明好学,但显然在琴艺一道的天赋,远不如诗书的天赋。
  黛玉写诗极有灵气。
  原先魏嘉宜还担心改变了黛玉的命运,会让她写不出那么戳人心肺的诗词。
  可后来魏嘉宜才明白,天才就是天才,虽然黛玉写不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心酸的诗词,可她却能写出更多其他灵气逼人,且动人心扉的诗词。
  命运的改变,并不会改变一个人应有的才华与天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林琛喝了口茶,缓了缓才道,“儿子觉得很顺利,只是……”
  “有什么话就直说。”林湛道。
  林琛便道,“只是表兄们被我赶超了课业,老师很喜欢我,可老师又是被请来教表哥他们的,也不能为了我加快课程,儿子想……”顿了顿,“还是不去魏家读书了,另外请老师上门教也行。”
  林湛闻言,倒也理解。
  自家孩子自己清楚,林琛很聪明,魏家的少爷们,课业比不过他,很正常。
  “这样吧,你爹我刚升了官,正好国子监有入学的名额,既然魏府的老师已经不好再教你,改明儿你就去国子监读书吧。”林湛想了想,做了决定。
  魏嘉宜从来不会管林湛如何安排儿子,也相信林湛不会害自己的孩子。
  闻言,也赞同。
  “那明儿我去就魏府,跟嫂嫂们说清楚,省的他们误会。”
  林湛应了一声。
  然后看向林琪玉,“琪儿,你哥哥不去魏府读书了,那你呢,你还想去吗?”
  林琪玉之前要去魏府,被就是缠着要跟哥哥一起。
  这会儿林琛已经确定不去魏府了,林湛自然要关心女儿的想法。
  她若是想去,那就仍叫她去,不想去,就呆在家里。
  “其实女儿的课业也比表姐表妹们学得好,”林琪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去读书,好像给了姐妹们不小的压力,虽然她们也因此更加用功刻苦,可我近日看着,她们面色都已经有些憔悴了。”
  言下之意,她也不想去了。
  林湛点点头,“不想去就不去,正好你姐姐如今在家待嫁,你没事儿就去东府找她玩儿,你姐姐钟灵毓秀,在同龄人中也是最聪明不过的,多跟她处处有你的好处。”
  林琪玉笑着应了,“女儿知道了。”
  第83章 进学
  第二天,魏嘉宜就回了一趟娘家。
  真正的原因魏嘉宜自然不会说,只道林湛如今升官,正好有了个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便让林琛进国子监读书去了。
  魏嘉宜娘家两位嫂嫂都心中庆幸,还好林湛升官,林琛去了国子监,祸害别人去了,再长久在魏家读书下去,只怕他们家孩子的自信都要打击没了。
  至于林琪玉,魏嘉宜也道现如今黛玉在家备嫁,让林琪玉跟着黛玉读书学习。
  黛玉是进宫给郡主做伴读了的,教一个林琪玉那是轻轻松松。
  哪怕是魏家两位夫人,都挺想让自家女儿去跟黛玉学习。
  只不过黛玉到底不是魏嘉宜的女儿,而是魏嘉宜丈夫长兄的女儿,她们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魏嘉宜在魏嘉宜待到下午,便回去了。
  至于林琪玉,一早就去了东府找黛玉玩儿了。
  聪明的娃都喜欢跟聪明人玩,譬如林琪玉。
  黛玉不但聪明,长得也好看,林琪玉本就喜欢这个堂姐,如今得了机会,粘的就更近了。
  魏嘉宜回府后,这丫头还在东府那边粘着黛玉不肯回来。
  最后还是林湛回府后,亲自去一趟东府,把人拎回来得。
  用过晚饭,几个小的都回屋歇息了。
  魏嘉宜问起林琛读书的事儿。
  “出了月初一,便可进学了。”林湛如是回道。
  得了准确的消息,魏嘉宜也就不多问了。
  之后又把今天去魏家之后的事儿跟林湛说了。
  “我打眼瞧着,两位嫂嫂怕是早就有意让琛儿回来了,只是不好意思提。”魏嘉宜哭笑不得的对林湛道,“我今儿一说琛儿要去国子监读书,两位嫂嫂连连跟我道喜,直说是大喜事。”
  那简直是迫不及待的恭贺,直接敲定了林琛不再来魏家读书的事儿。
  林湛失笑,“也正常,我从前读书那会儿,也是这样压得人喘不过气,几乎没什么朋友。”
  有时候你过于优秀,就会给人距离感,让人不敢靠近。
  魏嘉宜叹道,“好在咱们家几个孩子都是聪明的。”
  就说长房的林珺,那也是个聪明的孩子。
  哪怕林家几个少爷在外头没朋友,自家几个兄弟也能互相扶持。
  “不用担心,只要人有能力,有没有朋友其实不是最要紧的,如今这个世道,再好的朋友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尤其是在权利和各种利益的引诱下,往往给你捅刀的人,就是你最亲密的朋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