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却原来,是卫国公府世子夫人派了跟前心腹嬷嬷过来通气,挑了吉日准备登门商议宋钰宣和黛玉的婚期。
卫国公府虽然有孝在身,但有重孝在身的,只有二房的几个子女,长房的甚至上头的长辈,倒是不需要跟宋钰宣一样守三年的重孝。
卫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作为妯娌,顶多就服个小功,算来如今孝期已过。
作为宋钰宣的伯娘,世子夫人又是卫国公府的当家夫人,现如今宋钰宣亲母已故,而祖母年事已高,长兄虽已经娶了嫂嫂进门,但毕竟是同辈。
于是,最后便是世子夫人作为宋钰宣的伯娘来侯府商定二人的婚期,凭她的身份,自然算是尊重侯府的。
贾敏请魏嘉宜过来,也是尊重魏嘉宜。
魏嘉宜对于林家长房而言,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可以说魏嘉宜改变了整个林家的命运。
而魏嘉宜对黛玉十分的喜爱,这一点别说林家,便是魏嘉宜那些亲戚家,也都心知肚明。
因为魏嘉宜从来没有掩饰过她对黛玉的喜爱。
是以,黛玉的婚期,贾敏自然要问过魏嘉宜。
魏嘉宜得知了贾敏的意思,心里也熨帖。
倒也不是她想干涉黛玉的婚事,只不过贾敏主动的来询问她的看法,也是尊重她这些年对林家的付出,对黛玉的付出。
也算是她这些年在林家没白活。
“嫂嫂的意思我明白了,卫国公府既然遣了人过来通气,那便是已经有了腹稿,以宋家小少爷对黛玉的重视,加上这是圣旨赐婚,且卫国公府也不是那些不讲究的人家,想来不会有什么意外,”魏嘉宜给自己和贾敏分别倒了杯茶,继续道,“原本我还想着延迟婚期来的,如今出了这档子事儿,倒是省了我一番口舌,等怀瑾除孝,他们成亲正好。”
古代守孝说是三年,实则只有二十七个月,也就是两年零三个月。
宋钰宣的母亲是去年八月初二没的,从八月开始算,直到腊月,去年就已经过去五个月,今年一过,便是十七个月,也即是说,明年十月一过,宋钰宣就可以择日除孝了。
黛玉是去年及笄的,今年一过,就进了十六,明年二月就十七了,等到宋钰宣除孝,离黛玉十八也不剩几个月。
宋钰宣比黛玉要大三岁,去年宋钰宣就已经十八,这翻过年就已经十九,待到明年除孝,就正式进入及冠之龄。
这个年龄还未娶亲的世家公子,那真是少之又少。
魏嘉宜都不用猜,就能确定,改明儿卫国公府世子夫人登门,择定的婚期定是明年冬月,或是腊月,总归不会超过明年。
因为宋钰宣的年龄已经拖不起了。
这一点别说魏嘉宜心知肚明,贾敏也是能分析出来的,毕竟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魏嘉宜虽然心疼宋钰宣没了娘,但她心里还是有些隐秘的庆幸。
就宋钰宣母亲柳氏那人,耳根子软,魏嘉宜还真怕她被人哄骗几句,就刁难黛玉。
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就难处理,尤其是遇到喜欢刁难儿媳的婆婆,那就更难熬了。
魏嘉宜娇宠着长大的姑娘,当然不希望她嫁到婆家之后受委屈。
虽然有些对不住宋钰宣,魏嘉宜还是觉得,柳氏这样的婆母,有还真不如没有。
这些小心思,魏嘉宜也从来没有表露出来过,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傻子,什么话都往外说。
现在,宋钰宣既然没了娘,等黛玉嫁过去,就不用处理婆媳关系。
至于宋钰宣的嫂嫂,魏嘉宜常去卫国公府,也见过好几回,是个好姑娘,想来也不会吃饱了撑得去找黛玉的麻烦。
贾敏却不知道魏嘉宜的心思,听了魏嘉宜的话,不由得疑惑,“你原来想延迟婚期?你不是挺中意宋家那孩子吗?怎得还要延迟婚期呢?怀瑾那孩子可不小了。”
去年的时候,宋钰宣就已经十八,这个年纪的世家子弟,没成亲都很少,婚事都没定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宋钰宣呢。
要不是林湛回京,横插一杠求了赐婚的圣旨,黛玉和宋钰宣的婚事,绝对有不少人暗中阻拦。
这些人里头,倒也不是全盯着宋钰宣的,也有盯着黛玉的。
毕竟,黛玉如今的条件是真的好。
父亲是定南侯,叔叔是简在帝心的宠臣,婶婶跟她没有血缘,却待她如亲女,黛玉的婶婶是什么人呐?
整个林家,就数这位的关系网最复杂,也最庞大。
身份最高,那可是牵扯到皇宫中掌着实权的大人物——太后、皇帝、皇后。
那些盯着黛玉的人,难说不是看在魏嘉宜这层关系,才想娶黛玉。
毕竟娶了黛玉,就等同于直接或间接的同首辅魏家、承恩公府徐家、卫国公府宋家,温亲王府以及定南侯府扯上关系。
这还没算宫里头那三位,以及其他和魏家、徐家有姻亲关系的世家。
魏嘉宜那些堂姐、表姐,表嫂们,这些全都是人脉啊!
娶了一个黛玉,少奋斗十辈子!
魏嘉宜喝着茶,道,“嫂嫂也知道,阿湛医术通神,我也怀过两胎,有些话是从他那儿听的,他说这世间男女,最好过了十八再生儿育女,因为满了十八岁,身体才发育完全,否则有性命之忧。”
这话林湛肯定是没说过的,但不妨碍魏嘉宜扯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