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都市>雪媚娘> 第38节

第38节

  “是吗?”李宜嘉还是笑,“流言之所以是流言,正因为捕风捉影。”
  “你……和他……”
  “我和孟泽是同一类人,我们有坚定的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余的人和事,都是求学路上的绊脚石。”
  男生静默几秒:“我明白了,李宜嘉同学,我们肯定能进同一所大学。”
  “拭目以待。”两人远去。
  孟泽从林中出来。
  李宜嘉是聪明人,她不会听不出来,男生委婉表达的某些意思,她的那番说辞并没有澄清她和孟泽的流言,反倒是捆绑了二人的关系。
  但李宜嘉的话也没错。
  孟泽现在是七班最早放学的人,比李明澜都快。
  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家,万一“姓黄的”又来吃晚饭,太尴尬。
  他绕了一大圈才回去。
  *
  孟父的项目第一阶段结束,他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整天待在家中。
  人不出去,生意还在继续。
  一个客户打电话来,谈起二人的合作项目。
  孟父左手翻开笔记本,歪歪头,抬起肩,夹住手机,右手拿起笔,想要计算客户口中的数字出入。
  笔在纸上划几下,写不出来。
  孟父左右看了看,没见到其他笔。
  明知道儿子不在家,孟父还要虚空表达一下礼貌,到儿子房前敲了敲门,之后才推门进去。
  平日里,孟父称赞儿子井井有条。
  可现在桌面太整洁,孟父愣是没找到笔,他打开抽屉,才见到一个透明的笔盒。
  计算完毕,他把笔放回抽屉里。
  刚才聊电话,他不留意眼前物品,这时他见到抽屉里有一本类似于涂鸦的本子。
  孟泽外公经常去街上给人画像,赚钱是其次,老人家无聊,打发时间罢了。
  孟泽跟在外公身边时,学过几下。
  孟父以为这里收的是儿子的画作,拿起一看,脸色微变。
  孟泽的冷静是天生的,孟家没有天才人物,孟家奶奶戏称,孟泽是基因突变,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一双眼睛和孟父一模一样,恐怕别人要怀疑他是不是孟家的孩子。
  孟家父母常常理解不了儿子的想法,两代人之间交流不多。
  在师生面前,孟泽当一个学霸就行了,他一路走来太顺利,没人管教他,因为也管不住。
  正是因为管不住,孟父觉得更要耳提面训,在关键时刻拉儿子一把。
  *
  孟母喜欢温馨昏黄的落地灯。
  孟父则要灯光大亮。
  孟泽一开门,光凭灯光的亮度就知道,父亲回来了。
  孟父在沙发上坐了很久,不停按遥控器换台,终于等到儿子回来:“才放学啊?”
  “数学老师的嗓子哑了,交代我给同学们讲题。”半真半假最容易蒙混过关。
  孟父信了:“孟泽,过来。”
  孟泽看见茶几上摆着的本子,这是他抽屉里的东西。
  孟父问:“这是什么?”
  “同学纪念册。”上学期末,班长得知孟泽要转学,很热情收集了全班的祝福语送给他,封面的涂鸦正是班长的作品。
  孟父是明知故问了,他已经翻看过纪念册的内容,令他在意的是夹在其中的一张明信片,画着红白小花,蜿蜒深绿的藤蔓,清新淡雅。
  这张明信片和上次孟泽收到的不是同一张,但娟秀字迹却是出自同一人。
  孟父直接把明信片摆到茶几:“这是什么?”
  孟泽看一眼:“同学送的。”
  孟父:“写得乱七八糟。”
  孟泽拿起明信片。
  少女文采动人,情思悠长,孟泽突然想到李明澜念的那首英文诗,她胸无点墨,只能照抄莎士比亚。
  孟父:“她是谁?”
  孟泽:“同学。”
  孟父:“女同学?”
  孟泽:“女同学。”
  孟父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
  见儿子听话,孟父叹气,语重心长地说:“孟泽,你爸也是年轻过的,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这样那样的心思,但是高考在即,自我约束是重中之重。”
  “爸,不是你发现这个,我到高考结束都不知道。”孟泽在从前学校也没有太好的人缘,能收集到全班同学的祝福,只因为是班长号召。
  孟泽收下这本纪念册,浅浅翻了几页,就放到抽屉了。
  孟父未必相信儿子:“孟泽,当初给你安排下半学期转学,你是不是有过疑问?”
  有是有,而且,母亲曾经因为父亲两次提到转学,而变脸两次,孟泽猜测,他的转学还有他不知道的内情。
  孟泽只说:“爸做事自然有爸的道理。”
  “我和你实话实说了吧,去年学期末,我去开家长会,你们班主任告诉我,有几个女生给你写信。”孟父点了点明信片。
  “我没有收。”
  “但学校校风已经坏了,碰巧我和你妈都要调到这边来,我就安排你转学了,孟泽,你须得一心一意为高考,至于明信片……”孟父不会承认自己擅自查看儿子的私人物品,“这个女同学分不清轻和重,写这些东西是拖累你,你明白吗?”
  “我明白。”孟泽说,“爸,这本纪念册先放在你那里吧。”
  “这是你的东西,你自己收着吧,我相信你。”在“相信”之后,孟父又说,“不要再和这个女同学联系了。”
  “爸,我欣赏和我一样的女生,理性先行,不纠结不困扰。”
  “这就对了,将来你上了大学,能遇到很多优秀的女同学,另外,岩巍……你的班上没有心思活络的女同学吧?”
  “没有。”
  “男女之间讲求门当户对。”孟父笑,“我和你母亲就是门当户对。”
  戴着绿帽子的父亲越发可怜,孟泽索性给他一个定心丸:“爸,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
  他回房,将纪念册放回抽屉。
  一抬眼见到杂志。
  不知父亲是否发现了这一本杂志,也许父亲觉得尴尬,只能拿纪念册说事。
  孟泽又看了看白衬衫。
  他的记忆力惊人,但对于李明澜的动态却常常忘记。
  但王辉拍的那一张照片,孟泽又能把角落里的花也描述出来,或许是因为动态的李明澜太娇太媚,连班长和副班长都被使唤得团团转。
  孟泽喜欢清纯的女孩,前提条件还必须是学霸,正如李宜嘉所说,他和她才是同类人。
  孟泽把杂志丢到垃圾桶。
  第23章
  周末,清明节。
  孟家的爷爷奶奶走得早。
  孟母从未见过公公婆婆,她嫁到孟家以后,也跟着孟父去拜祭。
  后来孟家迁至北方,孟母说工作忙,没有再回来。
  渐渐的,孟家夫妻在清明节各过各的。
  上午,孟父、孟泽,以及孟父的兄弟去了拜山。
  中午,孟父开车送儿子回来:“我有工作,不陪你们去了。”
  孟泽下了车,却没有回家,而是自己拦了车,出发至另一个墓园。
  外公是在寒假前走的,急性心梗,送到医院时已经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孟泽没有见上他的最后一面。
  孟泽三岁时,孟母的工作焕发生机,忙得团团转,孟父的事业也在上升期,二人商量,把孟泽送去了外公家。
  孟泽和外公一起生活十年,学了十年绘画,结果是外公死心了,承认自己的艺术基因断代。
  孟泽上了初中,孟家父母觉得儿子能自己照顾自己,接他回去了。
  和外公生活时,孟泽常常穿白色系的衣服,外公酷爱亲子装。
  亲情随着外公离世而淡去,孟泽至今再也没有穿过白t恤。
  天上不见太阳,到处压着黑沉沉的伞。
  墓园肃静。
  孟泽把一束白花放到墓前,不一会儿,花瓣就被雨水打得湿透。
  墓碑的照片上,外公还没衰老,头发丰盈,面容俊朗。
  外公有一副遒劲的字画,是他最常念叨的:“家和万事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