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父亲和祖父泉下有知,肯定会夸赞他。
  【司马炎在灭亡东吴之初,头脑还算清醒,西晋有了“太康盛世”,但这盛世只是昙花一现。就如同曹魏的魏明帝一样,诸葛亮一死,曹叡没有了最大的威胁,埋头造娃但再也生不出儿子,由明君转为昏君;司马炎缔造了太康盛世之后,觉得自己该享受一下了,也由明君转为昏君。】
  曹叡:“……”
  继位者又不是他的子孙,他还那么努力做什么?放纵一下怎么了?
  只是司马懿三族必须要除掉。
  【胡亥和杨广是得位不正,用了手段才当上皇帝;司马炎是得国不正,效仿曹丕迫使汉献帝刘协禅位,他迫使魏元帝曹奂禅位。】
  【司马炎后期骄奢淫逸,后宫佳丽远超三千,每天都在为宠幸谁发愁,于是坐在羊车上,在宫苑里行走,让羊来选择。羊车停在哪,就宠幸哪的嫔妃。】
  司马昭:“……”这逆子,真是荒唐。
  同样纵情声色的皇帝们:司马炎真会玩,我辈楷模。
  【在五百多位皇帝中,纵情享乐的有,分封诸王的也有。仅凭这两点,司马炎尚不足以脱颖而出上这十大败家皇帝榜。】
  司马昭:“!”这逆子还干什么了?
  突然他想到屠尽兄弟姐妹的胡亥,弑兄杀侄的杨广,忍不住为次子司马攸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司马攸聪慧,才能比司马炎高。
  他有意立司马攸为嗣,最后还是顾虑到司马攸不是长子,这一提议又遭人反对而作罢。
  立司马攸为嗣势在必行,理由都想好了。
  次子过继给了兄长司马师,就是司马师的长子,立司马攸也是立长。
  司马攸是他亲子,是他的血脉。
  虽然过继出去了,但是兄长死的早,儿子从小与他亲厚。
  【司马炎最大的败笔,是立了一个傻儿子当太子,让一个傻子当了皇帝。】
  司马炎不服,儿子虽傻但孙子聪明,必能开创盛世。
  【皇帝是个傻子,难以坐稳皇位。八王之乱爆发,太平没有多久的王朝又进入了战乱,百姓饿死。傻皇帝说出惊人之语:“何不食肉糜?”这就是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前面提到的杨艳之子。】
  司马炎:“……”傻的是令人窒息了点。
  他不由得疑惑,他也曾出题考验司马衷,司马衷的回答虽然说不上好,但也并不差,完全没有天幕说的这么傻啊。
  所以他才敢放心的将江山交给司马衷。
  其余各朝
  汉景帝刘启:百姓无粟米充饥,又哪里能吃的上肉?
  写出“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曹操沉默了。
  安乐县公刘禅:这大概是司马炎笑他傻的报应。
  程昱:这话没错啊,吃人肉总比饿死强。他若是不以人肉做军粮,哪来的粮草?哪能有曹操的今天?这皇帝哪里傻了,在他看来不是很懂得变通么?百姓是饿死的,吃死人肉怎么了?又不是吃活人。
  不过,司马衷身为皇帝,说出吃人肉的话,确实是有点骇人听闻。
  【司马衷的傻,众人皆知。贾南风担心丈夫太傻了当不了皇帝,她就当不了皇后。每当司马炎出题考验司马衷的时候,她就帮司马衷作弊,使得司马衷蒙混过关。】
  司马炎:“……”贾南风的行为可以理解。
  儿子傻没有关系,他有聪明的大孙子,让司马衷当皇帝只是个过渡而已。
  【儿子是个傻的,我们再来看司马炎寄予厚望的孙子。】
  司马炎竖起了耳朵,很想听到司马遹力挽狂澜的壮举。盘点十大明君的时候,他的司马遹肯定能上榜,给他长脸。
  他晋朝可是有两个呢!
  想到这,他十分好奇如光武中兴那般,中兴他大晋朝的是他的哪个子孙?
  【司马衷之子司马遹幼年聪慧,是司马炎看中的好圣孙。司马炎高兴地说司马遹十分聪明,像司马懿。】
  司马炎点头,对!
  然而天幕的下一句话:【这是司马懿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司马炎:“……”怎么说话的?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遹12岁。】
  司马炎:孙儿还小,待他长成,必然有一番作为。
  【公元88年,年仅9岁的汉和帝刘肇即位,仅用了四年剪除外戚势力,13岁时亲政。司马遹12岁不小了,却只知玩乐。】
  司马炎:“……”
  这不一样,刘肇的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把控朝政,是必须要铲除的外戚势力。他给儿子选的妻子贾南风不会像窦太后那样。
  因为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是他的亲信。
  【公元300年,司马遹22岁,被继母贾南风陷害而被杀。霍去病22岁“封狼居胥”,反观司马遹在宫中开设集市卖羊肉。】
  司马炎:“!!!”贾南风!
  司马炎愤恨地对群臣说道:“天幕的话你们可都听见了,贾南风罪无可恕,再有为她求情的,与她同罪。”
  贾南风是贾充的女儿。
  当年贾充谋划当街杀死小皇帝曹髦,在陈泰的逼迫下都没舍得杀了贾充,只是杀了成济了事。
  没有想到是贾充的女儿毁了晋朝。
  【司马炎不听司马攸的劝告坚持分封诸王,以致于八王之乱。短短五十年,西晋灭亡。司马攸建议除掉匈奴单于於夫罗之孙刘渊,司马炎也不听,以至于西晋被刘渊父子灭亡,皇室几乎被屠戮殆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