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听到这话,同样屠过城的刘邦心慌慌。
  这天幕什么事都往外说,真的是一点都不偏向谁啊。
  顶着百官偷摸打量眼神的曹操:“……哼!”
  他面上坦然的很,心底还是有点心虚。他当年屠城也不过是在气头上的一念之差,这后世怎么就说的他很残暴似的?他后来也后悔了啊,有负于百姓,被众多名士当面数落,知道错了。
  祢衡、孔融、边让、张松……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啊。
  公台更是离他而去,死都不回来。
  荀彧忆起过往,依然对此事十分的不满。屠城,是曹公最令人垢病的点,失尽民心,以致于徐州血流成河,瘟疫流行。
  兖州出现反叛之人亦是情理之中。
  只是后世口中那三国演义……哎,大汉天下,终究还是崩裂了。
  【诸葛亮幼年丧父,跟着叔父生活。少年时,叔父官职调动,于是诸葛亮跟随叔父来到了荆州,在荊州安家。荆州刺史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论起来,诸葛亮属于荊州士族集团。】
  【诸葛亮到荊州没两年,叔父就去世了,只好一边读书一边种田,自比管仲、乐毅,喜欢唱《梁父吟》。
  管仲、乐毅是什么人呢?
  管仲善于处理内政,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尊称为“仲父”。乐毅攻占齐国七十余城,有超凡的军事能力。】
  刘邦:诸葛亮敢这样自比,倒是挺有自信,想必未发达时有不少人嘲笑吧?
  既精于内政,又擅长领军作战,可能吗?
  他想象了一下让萧何领军,韩信治国。嘶——这样一来国家要乱套了。
  突然,他想到了已经归隐的帝师张良!
  若是张良的身体强健一点,不是不可以挑起大梁,既能领军作战,又能治理国家。
  【诸葛亮这样的自比,得到了有识之士崔州平、徐庶等人的认同。坊间传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邦:“!!!”
  看到这里,三国之后的朝代纷纷点头:“诸葛丞相确实值得被天幕夸赞。”
  司马炎心里发酸:他若是能得诸葛亮辅佐,才不会上这劳什子十大败家皇帝榜,丢人丢到祖宗面前,得千秋骂名。
  如此大才,偏偏辅佐刘禅这个废物。
  离了诸葛亮,刘禅识人不明,用人不明,就是草包一个,以至于蜀汉灭亡。
  若是他,必能奸灭邓艾那一点都不够看的军队,不会做出投降的可笑之举,将先辈的基业毁于一旦。
  【公元207年,也就是建安十二年。曹操的军师祭酒郭嘉病逝。同样是在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间上的巧合,流传出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力荐曹操远征乌桓的郭嘉:???
  司空曹操想到今年正是建安十二年,思虑道:“奉孝啊,远征乌桓危险重重,你就不要跟着去了吧。若是有个闪失,你让我怎么办啊。”
  郭嘉固执地道:“不,我要去,大丈夫怎能畏惧生死?曹公都以身犯险,嘉还怕什么?”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不跟着去实在是不放心啊。远征乌桓的建议是他提的,曹公力排众议采纳了他的建议,他怎么能不去呢?
  路上多注意点身体就是嘛。
  曹操感动不已,明知道这是必死之局,却还是义无反顾,奉孝对他真的是太好了。
  想到此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护卫许褚大咧咧地道:“曹公,你怎么哭了?”
  曹操抬手抹了泪:“瞎说什么,不过是被风沙迷了眼。”
  许褚:???
  这军帐里有风沙吹进来?
  天幕上出现视频: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刘备一人一骑出现在诸葛亮的草庐门前:“劳烦通报一声,刘备前来拜见诸葛先生。”
  说着,他递上了名帖。
  看门的仆从说道:“刘将军,您来的不巧,我家先生访友去了,不在家。”
  刘备问道:“先生何时回来?”
  仆从说道:“或一两日,或一两个月,归期未定。”
  刘备遗憾地道:“那我改日再来拜访。”
  隆冬天,大雪纷飞。刘备冒着大雪,一人一骑再次出现在诸葛亮的草庐门前:“刘备前来拜见诸葛先生,今日先生可在家?”
  仆从讪笑:“不巧的很,先生今日不在家。”
  刘备这次来之前做了准备,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仆从:“此乃我之手书,劳烦将此书信交与先生。”
  仆从收了书信:“刘将军放心。”
  第二年开春,刘备准备第三次前往。关羽和张飞吐露不满:“那诸葛亮不过是一乡野村夫,得徐元直推荐才知道有这么个人,派人招他来见便是,何必您一而再再而三的亲自去请?前两次他连面都不见,也过于拿乔了。”
  刘备反驳:“话不能这么说,求访贤才应该给贤才足够的尊重。齐桓公五次前去拜小臣稷才得以相见,我这才第三次呢。”]
  瞧见刘备如此礼贤下士,终于将诸葛亮收入麾下,秦始皇愣住了。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为一统天下收拢人才却不难,没有过这样的境遇。如今后世也为他预警,他自然知道如今缺乏的是能安定天下的贤才。他没有办法请来几百年后的诸葛亮,倒是可以让扶苏借鉴一番,去请张良等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