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后主刘禅想到自己的江山都是诸葛亮的心血,如今却要投降,悲痛不已。
相父的儿子和孙子,他的女婿和外孙战死沙场,如今兵临城下,朝中已经无人可用,不投降恐怕连诸葛京,相父最后的血脉都保不住。
【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临终前怕部队不能安全返回,设下一计防着司马懿。“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由此而来。】
汉朝以前的皇帝们再次不约而同的想到:连年征战,苦的是百姓。蜀地的百姓肯定恨死诸葛亮了吧,诸葛亮一死肯定欢呼雀跃,不用再打仗了。
【诸葛亮病逝后,举国同悲。刘禅身为皇帝,为诸葛亮戴孝,和百姓一样哭得肝肠寸断。】
汉朝以前的皇帝们不可置信:装的,一定是装的。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诸葛亮病故,举国上下一片缟素。
李邈进言道:“诸葛亮大权独揽,恐有不臣之心。他死了,陛下应该高兴才对。”
这话气得刘禅够呛,把李邈给砍了。]
【诸葛亮死后,刘禅杀了污蔑诸葛亮的大臣,在百姓们锲而不舍的请求下为诸葛亮建庙,享受供奉。】
汉朝以前的皇帝们:“……”假、假的吧?
【这并不能够满足百姓们和历代的帝王们,诸葛亮的武侯祠离刘备的昭烈庙越来越近。
杜甫的诗句“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在后世实现了。
明朝时,蜀王朱椿将诸葛亮的牌位请进了昭烈庙。
清朝的康熙帝在刘备庙里建造了一个专属诸葛亮的庙,武侯祠成了唯一一个君臣合祀祠堂。原本供奉刘备的庙,渐渐地成了诸葛亮的庙,百姓们都是奔着诸葛亮去的。】
汉昭烈帝刘备:“……”
他算是明白了诸葛亮在百姓们心中的威望有多高了,也明白了诸葛亮到底有多忠心。
被百姓们这样爱戴,早已经功高震主,却无一丝二心,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让人敬佩。
诸葛亮冷汗都下来了:“……”
先前还只是刘备的功劳被他抢了,现在连刘备的庙都被他抢了……
只有他想不到,没有后人们做不到啊,现在请罪管用吗?
汉朝以前的皇帝们:“!!!”
这样的君臣父子过于玄幻,但却是真的,这不是亲父子,是比亲父子还亲啊。
如果是被诸葛亮压迫,那诸葛亮死了,刘禅就没有必要再装了,可以对诸葛亮进行清算,以及诸葛亮的党羽也要全部扫除。
还有百姓们是怎么回事?
只有一种解释,诸葛亮虽然连年征战,但是百姓们并没有饱受战乱之苦,甚至在诸葛亮的统治下生活的还不错,所以才会发自内心的爱戴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将女儿嫁给诸葛亮的儿子。辈分上乱了,但年龄上合适。刘禅比诸葛亮的儿子大二十岁。刘禅重用诸葛亮推荐的大臣,可以说是照着出师表用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张居正同样将万历皇帝朱翊钧当亲儿子一样看待,同样为国家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但是他一死,还没有下葬,家就被抄了,还险些被开棺鞭尸。】
洪武大帝朱元璋看到此处怒不可遏:“朱棣,你的子孙出息啊!”
自从观看了天幕盘点,日常挨骂的朱棣熟练地跪下了,说道:“爹爹息怒。”
朱元璋抽出了随身的宝剑,愤怒地道:“我,我今天不宰了你我就不姓朱。”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燕王朱棣一脉的字辈里,当皇帝的有三个,分别是:朱祁镇、朱翊钧、朱由校。
天幕提及这三人时,都不是夸奖。
朱元璋心中发狠,想要从源头上杜绝朱棣这一脉登上皇位,被太子朱标死死地拦住。
被子孙后代坑惨了的朱棣冷汗直流。
朱标劝说道:“四弟没有犯错,爹爹仅仅因为天幕几句话就要杀他不太好。”
他不认为朱棣有能力夺走他的皇位。
后世皇帝是朱棣一脉的人,应该是他的子孙不中用,被朱棣或朱棣的儿子夺权了。
看来他要好好地培养下一代。
朱元璋踢了朱棣一脚:“你看看你大哥,到现在还护着你。”
朱棣顺着朱元璋的话道:“谢谢大哥。”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他琢磨着他这一脉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啊,都传到由字辈了。
比上不足,比下是绰绰有余。
朱元璋按下心头的怒火,下令将朱棣关押,再看到老四这张脸,他要被活活气死。
【这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期视频将会在明天早上同一时间准时更新,同样会有惊喜等着大家。】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图标。
蜀汉的百姓们纷纷点赞、关注、投币。对他们来说,这天是举国同庆的日子。
现世
苏若雁看到暴涨的币兴奋不已,上一期盘点诸葛亮的视频只是点赞和关注暴涨,那是因为观众不知道可以投币。这期视频点赞、关注、币一起暴涨。
看来诸葛亮的人气确实是高。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不光内在,连外表都无可指摘,诸葛亮绝对是人气担当。
第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