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42章
  第二天清晨,天幕异像如期而至。
  天幕一天盘点一个新系列,对众人来说已经习惯了,不再是惊喜了。但是见到今日的推送是“六大悲剧太子系列”,着实有些人被吓得不轻,比如:李斯。
  李斯深知扶苏原本是始皇帝属意的继承人,始皇遗诏扶苏为太子继承皇位,被他给搅合了。
  昨天,天幕的感谢名单里赫然有扶苏。
  他闻了闻自己满身的腥臭味,是被咸鱼熏出来的,无奈苦笑,自己的未来堪忧啊。
  不知道扶苏会如何报复他。
  汉景帝刘启想到了自尽的庶长子刘荣,有点心虚。
  刘荣这孩子其实也不错,在封地深受百姓爱戴,去世后有许多百姓哭泣。
  可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杀啊。
  汉光武帝刘秀想到了主动辞让太子之位的嫡长子刘强,担心刘强会上榜,抖落出他的家务事。
  这可不兴让祖宗们知道啊。
  唐中宗李显想到了自己的嫡长子李重润,心中对母亲颇有微辞。在母亲眼里,亲孙子比不上她对权力的欲望也就罢了,竟然连她的面首都比不上。
  皇帝都当了,找面首还怕被人说?
  唐玄宗李隆基想到了被陷害的李瑛,有点担心李瑛会上榜,那无疑是再次对他公开处刑。
  心中有愧的人不敢看这个系列的盘点。
  历史上没能顺利登基的太子何其多,但是天幕只盘点六个,不少人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他们的腌臜事不会被暴露出来。
  虽然成王败寇,但还是想遮掩一二的。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这期视频,作者菌来盘点新的系列“六大悲剧太子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我们知道,太子在古代是最高危的职业,古往今来一百多位太子中,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占比不到一半。这期视频就来盘点那些自尽、被废、早亡的太子。】
  天幕上出现了沙丘的地貌风景。
  镜头拉进到马车内部,始皇帝刚咽气,赵高就动起了歪心思,利用职务之便将未曾发出去的遗诏篡改。
  有玉玺印信在手,赵高可以为所欲为。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第一个要盘点的悲剧太子是谁。有关扶苏的事迹,我们在之前的“十大败家皇帝”盘点中有过了解,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只简单的说一说。】
  秦始皇嬴政心中有对赵高和胡亥的愤怒,对李斯的失望,以及对他能够改变未来走向的庆幸。
  扶苏没有想到这期视频,他会成为主角。
  之前看往期天幕盘点的文字记录时,上面写的是父亲原本想立他为太子,被赵高、李斯等人篡改遗诏,令他自尽。
  好在,天幕异像的出现拯救了他。
  按照原本的轨迹,父亲并没有明确地册立他为太子,他并不是太子,只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勉强可以算是太子,说他是太子有点牵强。
  不过,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太子了。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至于是不是嫡长子,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有关秦始皇后宫的记载是一片空白,有没有立皇后不知道。没有记载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不知道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
  对于扶苏的母亲,我们也只是猜测,有猜是楚国人的,也有猜是郑国人的,各有依据。
  “扶苏”是一种树木,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单从扶苏这个名字来说,秦始皇是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的。
  当然,这可以说是后人的脑补。秦始皇给长子取名扶苏没有任何深意,是人们过度解读。
  这种事很常见,我们学语文时都做过阅读理解题,选取的有些文章作者还(活)在(着)世。作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明言,自己本人都不知道自己随便写的东西原来还有这一层深意,随便取的人物名字也能在诗中找到出处。咳,这就是活着的作者本人说的。】
  天幕下的众认看到最后一句,不解其意,感叹天幕盘点为了拖时长,深谙废话文学的精髓。
  明朝官吏茹太素看到这里感觉自己的屁股隐隐犯疼,忍不住想摸一摸,但是不敢摸,怕殿前失仪再次被打板子。
  他先前就是因为写的奏章字数太多,惹怒了皇帝,被打了板子。
  洪武皇帝说他的奏章一大半都是废话,他深感冤枉。明明是皇帝没有耐心看,嫌弃他的奏章长,还非得挑出他的错处来。
  太长不看,这种现象很普遍的啊。
  现在看天幕这样盘点,他有点理解皇帝看他所写的奏章时的心情了。
  【关于扶苏,我们有几个误区。
  其一:扶苏的老师是淳于越,和老师的观点一致,支持分封制,反对郡县制。
  这一点,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呢。
  正史上有关扶苏的所有记载,作者菌在盘点“十大败家皇帝”胡亥的时候,以及前几期的盘点中已经全部列举了。有关扶苏的史料很少,就只有那些。
  没有史料记载,那么这一观点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人们的脑补以及理解偏差。
  之前的盘点有提到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坑杀四百多名在背后嚼始皇帝舌根的人之前,扶苏曾直言进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