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图标。
秦始皇嬴政十分开心地投了两个币。
汉朝的皇帝们也不小气,大方地投了币,虽然他们知道一旦扶苏顺利继位,就没有他们的大汉朝了。
他们可没有忘记,秦始皇和扶苏都关注了作者,历史走向必然会因为这天幕盘点而改变。
也不知道届时他们会不会凭空消失。
众人依然对明天的盘点充满期待,之前提到的系列就只剩下六大诗人系列和六大名医系列,都是他们想听的。
第44章
秦始皇位面
扶苏看完天幕上对自己的盘点不久,收到了手下的来报,张良已经被推举为孝廉,但是并没有接受朝廷的任职。
这在情理之中。
他本就是做好了亲自去请张良的打算,于是当天便向始皇帝辞行。
张良有帝师之才,应该亲自去请。
嬴政得知扶苏今日要去请张良为国效力,将太阿剑赠与扶苏,说道:“此去小心为上,这把剑赠与你防身。”
扶苏听了十分动容。
相传太阿剑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镇国之宝,是一把威道之剑,可以代表君权。
如今,陛下将太阿剑交给了他。
从小到大,他一直以为父亲不喜欢自己,在天幕异像出现之后,才终于明白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
扶苏双手接过太阿剑,郑重其事地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嬴政微笑鼓励。
张良虽然体弱多病,但是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对大秦仇恨之深,不可小觑。
扶苏并没有微服前往,而是带着厚礼登门。
才刚出咸阳城门,沿途的百姓就都知道了太子礼贤下士,亲自去求访贤才,纷纷猜测要请的是何方高人。
洪武大帝位面
朱标得知皇位是从朱允炆手上弄丢的,替朱棣求情:“爹爹,是朱允炆没出息,坐不稳皇位,和四弟无关,将四弟放出来吧。”
四弟只比他小五岁。
等到他驾崩,四弟也已经两鬓斑白,或者和他一样入了土,是不可能造反的。
倒是四弟的儿孙要好好提防。
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会为朱棣求情,这也正是他欣赏之处。只有废物点心才会担心驾驭不了人才,而杀之以绝后患。标儿不杀朱棣,可见其胸襟与能力。
不过,他对朱棣的气还没消呢,让其在牢里多待几天,吃点苦头。
朱标见朱元璋没有动怒,继续劝道:“四弟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才能,爹爹也颇为倚重。四弟目前也没有犯错,总关在牢里也不是个事。”
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朱允炆不争气,他这个当父亲的,以及他爹爹这个当爷爷的,就是把朱棣这一脉杀绝了,也会有别的藩王的子孙谋朝篡位。
给朱允炆铺路不是这样铺的。
天幕预言后事,不是让他用杀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懦夫的行为,不是男人。
四弟是有能耐的,就这样杀了太过于可惜,应该让其为国尽力。
朱元璋看在朱标的面子上,这才松口,暂时放过朱棣,赞许地道:“行吧,那就依你,将老四放出来。”
朱标面露喜色:“多谢爹爹,咳咳咳……”
朱元璋见状心都提起来了,连忙关心朱标的身体,叫来了在不远处守候的太医。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朱标的病情才稳定下来。
朱元璋对大儿子的身体满是担忧,心中想到:明天、最迟后天,天幕就要开始盘点名医系列了吧?
第二天清晨,天幕异像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快到点时,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诗人系列》。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天幕盘点准时出现。
“诗人?”秦始皇嬴政将朝臣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没听说谁擅长写诗,擅长写赋论的李斯算一个,但李斯……
他对李斯的所作所为十分失望。
辅佐他统一六国,对大秦功不可没,名相盘点里应该有他。同时李斯文学方面也比较出众,诗人盘点也应该有他。
但是天幕盘点名相系列,诗人系列,名额都只有六个。华夏两千多年的帝制,人才何其多。这又不是以批判的角度盘点,天幕在选择人选的时候,肯定不会选取私德有亏的人物上榜。
看来这一系列的盘点没有大秦的子民上榜。
天幕若是出一个“六大奸相系列”,李斯还真有可能会上榜,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早已经坐在马车上的扶苏也看到了天幕盘点。
“停车。”
车夫将马车拉停,恭敬地询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扶苏说道:“靠边休息一会儿再赶路。”
虽然走的是刚修成不久的道路,道路很平,但是马车在行驶时还是能感觉到颠簸,观点天幕盘点不太方便。
于是众人都靠边休息。
汉武帝刘彻一听是这个主题,当即就想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看来他这一朝是群星闪耀啊,哈哈哈。
汉怀帝刘禅也充满了期待,天幕盘点诗人系列,肯定也会提到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