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得不说他们发现了真相。
苏若雁发布视频的初衷本来就是给同时代的人看的,所以一些有趣的梗就没有铺开来细说。就比如海昏侯刘贺在位二十七天,做下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只是在玩梗。
真实情况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不是指不同的事,而是说同一件错事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次。
这概念完全不同。
天幕没提这一茬,出生在刘贺之前的众人看到这样的盘点,就直接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
掐指一算,众人都惊呆了。
二十七天,平均每天干四十多件坏事,这都没有上败家皇帝榜?说明刘贺做的坏事虽多,但没有影响到江山社稷的稳定。
宋钦宗赵桓能上败家皇帝榜,就说明不是宋徽宗的背锅侠。
想到这里,众人有点好奇宋钦宗赵桓是怎么在两年之内败家的?就连胡亥败光家底以至于亡国都用了三年。
看来今后茶余饭后的笑料又要增多了。
出生在刘贺之后的人有一部分觉得霍光结党营私,独揽大权,对霍光不喜,认为霍光这个权臣是大奸臣,被霍光罢黜的刘贺很冤,想为刘贺正名。
估计刘贺知道了都要笑死。
这部分人认为扶刘贺即位,又将刘贺废黜的霍光,为了废黜刘贺,从而黑刘贺,败坏刘贺的名声。
刘贺其实有着千古奇冤。
认为霍光对权力的欲望很强,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而刘贺不是那么的好把控。刘贺是汉武帝的亲孙子,不甘心当一个傀儡皇帝有错吗?错只错在政变失败,被霍光赶下了台。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史书记载的,认为刘贺是个昏君。
然而这些人看到天幕盘点拿刘贺和赵桓相比,都觉得是在辱刘贺,可见赵桓有多败家。
天幕上出现了岳飞的《满江红》全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诗中“靖康”二字,指的是宋钦宗赵桓在位时的年号。
靖康耻堪比清末至民国年间的百年耻辱。】
清朝的皇帝们:“???”
清·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看到这里绷不住了,天幕盘点中的金人是他们满人的祖先,当初金国是怎么对待北宋的,都会报应到他们大清的头上吗?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祖宗的那段历史。
这可不兴复盘到他们清朝啊。
他万分期待天幕能够公布清朝和金国的关系,让老祖宗们看见。
辫子留不留的都是小事了。
金国就算不顾虑大宋,也多想想大清,为后世子孙们积点德吧。
这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
天幕下的众人第一次知道清朝之后还有民国,还以为清朝之后就是天幕盘点者所处的时代。
百年耻辱?
这回不光是明君和忠臣们心痛了,就连昏君和奸臣们都吓了一哆嗦。
清末之后的人间是炼狱吗?
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都啰嗦了,想到他们筹备金人索要的巨额金银财宝时的焦头烂额,为清末的帝王们点蜡。
他们搜刮百姓才几年,就已经刮不出油水了。
清末的帝王们要搜刮百姓长达百年,怕是整日寝食难安吧。国家财力不足,百姓家也没有余财,筹不足金银,怎么向金人交代?
原来还有比他们更苦的帝王。
【前面的视频中我们说到,北宋联金灭辽,向金国展示了北宋如同菜鸡一样的战斗力,让北宋去攻打燕京,结果让燕京成了辽国抵御金国的最后一道防线,笑死辽军了。
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金国看到大宋这么弱,灭亡大宋的心情愈发强烈,在公元1125年灭亡了辽国之后,紧接着就开始灭亡大宋的计划,对大宋用兵。
经过几个月的战争,金军在北宋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渡过黄河天险,直逼京师开封城。
有大臣劝宋钦宗赵桓逃跑,赵桓十分心动。
太常少卿李纲力劝宋钦宗赵桓留下,搬出赵佶来劝赵桓,说赵佶将江山托付给赵桓,赵桓不能有负赵佶所托,怼得赵桓无言。
赵佶把皇位传给赵桓后跑了,被李纲美化成了托付江山。】
逃亡在外的宋徽宗赵佶点头赞许:“李纲说的好。”如此的知晓他的心意,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呢?
这么贴心的人,等他回到京师应该好好提拔。
正在着手京师布防的李纲看到天幕这样盘点,觉得自己有点冤。总不能当着儿子的面骂人老子吧?
这就不是劝谏了,而是找死。
虽然他知道赵佶抛下百姓和大臣们逃命去了,但是不能明着说出来。
【太常少卿是个什么官呢?掌礼乐的正四品文官。】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朝堂上,宋钦宗赵桓身穿龙袍高坐在龙椅之上,底下的大臣们站在殿内畅所欲言。
金军快要杀过来了,此次朝会就是议论这事。
宰相李邦彦和蔡京父子的走狗白时中等奸臣危言耸听,说都城守不住,应该离开都城避一避。
可惜奸臣当道,良臣寥寥无几。
李纲在朝堂上反驳众人:“论城池的坚固,没有哪座城池能比得上都城的,可以依靠城池固守,等待援兵。而且这里是京师,宗庙在这里,不能任由金人践踏,怎么能像唐玄宗李隆基那样抛弃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逃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