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宋钦宗赵桓因为李纲反对答应金兵提出的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在金兵退去之后,将李纲调离了京师。
  金兵看到李纲不在京师,再次挥兵南下,一举夺取了汴京,掳走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两个皇帝。】
  天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雪乡二圣”。
  这四个大字停留了几秒后消失,出现了金军南下攻宋,大胜而归的景象。
  在漫天风雪中,金军押着两个皇帝、皇后、嫔妃、皇子、公主、驸马、皇孙等数千名宗室人员北上。大臣、宫女、工匠以及十万百姓都成了金兵的俘虏,一同北上。
  天幕下的众人看到这一幕心情都十分沉重。
  唐玄宗李隆基想到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虽然之前的天幕盘点中没有点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但是他心里明白指的是谁。
  是他老糊涂了啊。
  再怎么出色的将领,只要他忠君,摊上昏庸的君主,也是枉死的下场。
  然后就正中了敌人下怀。
  崇祯帝朱由检想到了被他凌迟处死的袁崇焕,永定门之战的惨败让他悔不当初。
  以史为鉴,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
  【金军将皇室人员一网打尽,赵光义这一脉只剩下了远在地方上的赵构。
  宋高宗赵构是下一期将要盘点的败家皇帝,这里就不再多提。简要说一句,比起他的父兄“雪乡二圣”,这位“完颜构”更是重量级的人物,败家中的翘楚。】
  天幕下的众人:“!”
  好家伙,宋朝厉害了啊,一连三个败家皇帝上榜。更加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原以为赵佶和赵桓就已经够败家的了,居然还有更败家的,而且也是出自宋朝。
  这回宋朝直接c位出道,在老祖宗面前秀了一把存在感,只不过是臭名。
  宋朝的皇帝们:“……”
  大宋朝出了两个上榜的败家皇帝,还有比这更让人窒息的吗?
  有,三个!!!
  宋太.祖赵匡胤:“……”看来他肯定是按照约定将皇位传给了赵光义。
  天幕说金兵掳走的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这两个皇帝是赵光义的血脉,而宋高宗赵构是赵佶的儿子,赵桓的弟弟。
  也就是说,天幕盘点的败家皇帝不是他的种。
  这点不错,同时他又十分的生气,气弟弟赵光义这一支过于废物,对不起他的举国托付。
  宋太宗赵光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三个败家子居然会是他的子孙,真是令他蒙羞。
  关键是历朝历代的人都在看着。
  宋徽宗赵佶觉得自己头上多少带点绿,可是皇室血脉不是那么容易混淆的。
  这赵构为什么叫完颜构?
  富有学识的他突然就想到了认敌作父的“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求得了皇位,瞬间就明白了。
  没想到北宋之后的南宋竟然是这样来的。
  他还以为会有像光武帝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从金军手中将他救回,看来是他想多了。
  宋钦宗赵桓怀疑赵构和金人勾结。
  议和的时候,金人曾提要求让他派亲王前往金国为质。他不知道应该选谁的时候,是赵构主动提出来要去当质子的,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金人将赵构退回来要求换人为质,就是铁证。
  【皇后、妃嫔、公主、宫女甚至是已经疯癫了的妇女百姓都遭到了金人的强.奸,许多人因为不堪受辱而自杀。
  由于条件恶劣,很多俘虏死在了北上的路上。赵桓在被押解的途中哭哭啼啼,被金兵喝止。
  到达燕京后,赵佶和赵桓以为能在燕京安定下来,结果没过多久又被押解到了更北的地方上京,在金人的要求下穿上孝服祭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折辱大宋君臣。
  金太宗完颜晟封赵佶为昏德公,封赵桓为重昏侯。】
  违命侯李煜看到这里心情十分的畅快,正所谓是“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赵光义的子孙受这奇耻大辱,在历朝历代的众人眼中沦为了笑柄。
  宋太.祖赵匡胤气不打一处来。
  穿上孝服祭拜金太.祖?赵佶和赵桓若是能以死谢罪,他还能高看一眼。
  可惜是这样的奴颜婢膝之辈。
  宋太宗赵光义也被赵佶和赵桓这两个鳖孙气得不轻,不明白这二人是怎么有脸活下去的?
  天幕预言后事,他得做点措施。
  他的皇位本不该传给儿子,看来是时候将皇位还给兄长一脉了,以求改变后世的命运。
  有三个败家皇帝上榜,他丢不起这个人。
  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的关注点在于封公、封侯,不约而同地想到,在上京应该能安定下来。只要他们能熬过最初的屈辱,好日子在后头。
  想想安乐公刘禅过的多好。
  金太宗既然愿意给他们封公、封侯,应该不会薄待了他们。
  【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身为亡国之君,被金人俘虏之后受尽屈辱,过的再苦也没有当时宋朝的百姓们苦。
  金军在撤退之前将府库里的珍宝搜刮一空,纵火烧毁百姓们的房屋,奸淫掳掠,杀人无数。
  百姓们无粟米充饥,在吃光家畜以及能看见的活物之后,吃草根树皮,最后只能吃人。】
  天幕上再现了人吃人的惨烈景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