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为守城的将军,城中有数十万守城的士兵,尽管被敌军杀的只剩下了一千人,但是城池守住了,依然是胜利的一方。
  在野外,杀敌一千,自损一万,但是杀了敌方的重要人物,破坏了敌人的作战计划,缴获了敌人大量的物资,尽管损失很大,也是打了胜仗。
  李陵和匈奴单于打的是遭遇战,而且是在居延塞外。
  李陵被敌军包围逼上绝路时,埋藏了珍宝,没有让敌人获得物资;作战地点是在塞外,没有让敌方侵占土地;以四千五百人的伤亡杀敌万余人,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便可顺利地退回居延。
  总体上来说,李陵没有败,如果李陵出征前没有说大话的话。】
  天幕下的众人看了李陵作战时的详细记载,一部分觉得李陵并没有说大话。
  李陵面对匈奴三万骑兵的包围,应付的游刃有余;在面对匈奴八万骑兵的包围时且战且退,杀敌万余人而己方伤亡人数仅有千余人,就算是去匈奴王庭打个转应该也是可行的。
  另一部分觉得李陵过于自信了。
  以五千步兵、弓手,直捣匈奴王庭,就算是弓兵克制骑兵,有着兵种相克的优势,在敌我双方差距悬殊的状况下也是难以取胜。
  【汉昭帝时期,汉朝派使者来接李陵和苏武回汉朝。
  李陵直言自己以投降匈奴为耻,曾经是想要和赵破奴一样伺机逃回汉朝抗击匈奴的,但是汉武帝杀了他全家,刻薄寡恩,回去也只是再次蒙受耻辱。
  如果汉武帝没有杀李陵全家,汉朝的使者绝对可以接回李陵。
  当然,李陵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
  汉武帝重用的不是李广这种靠军功晋升的人,而是像卫青、霍去病、李广利这样的外戚,瞎猫碰着死耗子正好卫青和霍去病会打仗,李广利也不是一无是处。
  李陵若是想要得到汉武帝重用,光是会打仗可不行,还得有个姐妹或者是女儿嫁给汉武帝才行。
  或者像公孙敖一样,和外戚搞好关系。
  至于汉昭帝时期,已经和匈奴停战了,李陵就更别想发挥所长了。】
  汉武帝刘彻一开始很不服气,像李广、程不识这样的将领都只适合守城,真派他们领兵出征匈奴,发挥不出最大的作用。
  李广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而李陵的军事才能也只是体现在防守上。
  在想到公孙敖、公孙贺等人时,无话可说了。
  魏王曹操觉得兵权应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安心,如果是他,何必重用外戚,直接御驾亲征。
  于禁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感叹自己比李陵还惨。
  李陵好歹在匈奴受到了礼遇,而他在东吴饱受精神上的摧残,好不容易得以回归曹魏,受到的侮辱比在东吴时期更甚。
  也怪他时运不济,刚投降关羽,关羽就兵败被杀。
  若是关羽能争点气,打赢东吴,他就待在蜀汉好好干了,不愁没有一番作为,名声也不会那么差。
  【好了,这期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飞将军李广早就关注了作者,在给视频点赞、投币之后,熬到当值结束,迫不及待地回家揍孙子。
  前一日刚挨过揍的李敢看到父亲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一哆嗦。
  这是又在宫中听到了什么预言?
  昨日,父亲看到天幕预言,说他会以下犯上,对大将军卫青不敬,不由分说地将他揍了一顿,屁股到现在还疼呢。
  这回又是怎么了?
  李广斜看了李敢一眼,并未理会,而是径直前往孙子李陵的房间,想要把人揪出来揍一顿。
  他李广没有这种贪生怕死的孙子。
  天幕预言后事,几年后他难得有机会随卫青反击匈奴,本以为是个机会,能跟着卫青立功封侯,结果卫青奉陛下之命把他支开,命他绕远路,他又偏偏迷了路。
  迷路贻误了战机,按律当斩。
  昔日张骞就是因为迷路,大军晚到了几日,从而被治罪,花钱买命。
  天幕说他因迷路自杀。
  他想了想,依照自己的性子,确实是自己会做出来的事情。
  这事赖不上卫青。
  他回家后就把将来会因为盲目替他报仇而丧命的幼子李敢给揍了一顿,三令五申不得冲动行事。
  今天说什么都得把李陵给揍一顿。
  若日后依然是面临被匈奴包围,难以脱困的局面,不要求李陵自尽,哪怕是被俘,也绝对不能投降匈奴。
  像张骞和苏武那样就挺好。
  李广推开房门,并没有看到李陵的身影,转身对鬼鬼祟祟跟着他的李敢说道:“李陵呢,哪去了?”
  李敢答道:“在后院练习射箭。”
  李广来到后院,便听到箭矢命中箭靶的声音,忍不住赞叹李陵确实是他子孙中最像他的,虽然射箭的技术还欠火候,但是这样的年纪比他其他的儿孙强多了。
  才十一二岁的李陵看到李广过来,开心地打招呼:“爷爷,我的箭术有进步了。”
  李广面色凝重地道:“你跟我来。”
  投降匈奴这事不比李敢为父报仇,不能放到明面上说,还是关起门来教育比较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