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天幕下的众人点头。
  汉武帝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正是一种爱民的体现。
  天幕上出现了汉武帝时期的漕渠修筑路线,以及黄河决口时的治理措施。
  这个比较专业,外行还真的难以看懂。
  不过,这对秦朝和汉初时的治粟内史以及汉景帝时期的大农令来说通俗易懂,看到这个像是捡到宝一样兴奋不已,没有想到这天幕异像对他们也能有所裨益。
  天幕讲解的很详细,他们可以依葫芦画瓢。
  汉高祖刘邦想到了隋炀帝杨广的教训,觉得建国之初还是少用点民力为好,挖渠的事就留给子孙后代去做,他有水车和先进的农具这种无需耗费太多人力的利民工具就够了。
  汉文帝和汉景帝就完全没有汉高祖的顾虑。
  【汉武帝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治理国家,提拔了董仲舒、东方朔、桑弘羊、汲黯、张汤等人,改革了官制、币制、历法,设立了学校,发展了农业等等,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对刘彻比较欣赏。
  起初他还以为汉武帝只会打仗,原来在治国方面也是能手,“察举制”和“推恩令”非常不错。
  察举制他用了,推恩令他用不着。
  【都说汉武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不然。
  汉武帝虽然推行儒学,但还是给别派学说留有余地的,以法治国。真正地贯彻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宣帝刘询的好大儿——刘奭。
  刘询曾悲痛地评价:“太子是个败家子。”
  太子也不负所望的当了个昏君,使得西汉由盛转衰,直到灭亡也没有再出一位明君。】
  汉高祖刘邦气不顺,想到西汉之后还有东汉,对东汉十分的好奇。
  东汉出了几位明君?
  汉宣帝刘询看到这里终于下定了决心废太子,有天幕预警,这废太子的理由足够充足吧?
  难保这最后两个败家皇帝里就有刘奭。
  况且,天幕都这么说了,他就是不想废太子,朝臣们也不会答应,不会同意让一个未来是昏君的人来继承皇位,败坏朝纲。
  至于教导太子?得了吧,太子不把他气死就不错了。
  【第二点,汉武帝击败了匈奴,灭亡了卫氏朝鲜,收复了南越。
  作者菌的往期视频讲过卫青和霍去病把匈奴给打残了,这里就不再多说。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天幕上出现了盘点之人的个人专栏,所有发布的视频都在里面,分门别类的十分整齐。
  天幕下的众人十分惊奇。
  有人好奇地点了点往期的视频,但是没有任何反应。
  众人:“……”
  还以为可以重复多次的观看,不用担心天幕出现重要信息时,书吏记录不赢了。
  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个人专栏的画面停留了一会儿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秦汉时期的版图。
  这是随着年份变化的动态图。
  秦始皇嬴政没想到汉武帝刘彻除了打匈奴,还有其他的战绩,对刘彻更为欣赏了。
  这就是别人家的子孙啊。
  瞧瞧他生的胡亥是什么鬼?把大秦搞得二世而亡。
  现在就希望扶苏能给他争口气。
  【卫氏朝鲜的领土放到现在来看,是整个朝鲜国和韩国北部大部分领土。
  也就是说早在汉武帝时期,对整个朝鲜国和韩国北部这块地方进行了统治,一直维持到了西晋时期,长达四百年,也难怪韩国能偷到华夏的文化。
  西汉末年,虽然出现了高句丽,但是影响范围很小,可以忽略。】
  太子扶苏看到了天幕上的地图,心痒难耐,想要像汉武帝那样扩张领土,前提是国家能像汉武帝初年那样富有。
  那可是人家祖上四代人的积累。
  他现在就希望已经投入使用的水车能够派上用场,缓解旱情,增产增收。最好是天幕异像能够多显现一些后世的先进技术,改善当前的国情。
  先解决了钱粮问题,才好进行扩张版图。
  唐高宗李治在心中默默地补充道:“西晋之后国家就开始四分五裂,高句丽开始壮大,不过最后被他给灭了哈哈哈。”
  突然,他的笑声止住了。
  看天幕上的地图,高句丽包含了朝鲜在内,和韩国没什么关系。
  他没能收复整个卫氏朝鲜的地盘。
  【秦始皇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其中就包括了南越。
  说到南越,严格来说刘邦就没有真正统治过这块地方,到了吕后执政的时候,南越王正式独立称帝,割据一方,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重新纳入华夏版图。】
  天幕上出现了汉武帝时期的版图。
  汉高祖刘邦看到这里十分高兴,他的曾孙子出息啊,开拓了大片的疆土,同时对吕雉的不满也更深了,好好的藩属国都给弄丢了。
  汉文帝刘恒看到这里也十分高兴。
  他废尽心思,也只是让南越国的国王赵佗重新对汉称臣,还是孙子刘彻给力,直接灭了南越国,将南越国并入版图。
  汉景帝刘启就不用说了,有个出色的儿子是他的骄傲。
  【刘彻像秦始皇一样,巡视各地,体察民情,当然求仙也学了个十成十,甚至比秦始皇还要荒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