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镇守樊城的曹魏的宗亲,大将曹仁听说宛城反了,带兵前去平叛,顺手将宛城给屠了,回到樊城的时候看到一直都在荆州防守的关羽杀过来了,脑子都是蒙的。
  曹操和夏侯家、曹家都是亲戚。
  这一年的雨季,汉水的水位上涨。关羽抓住这一机会,带兵乘船渡河攻打樊城。
  刘备刚得汉中,关羽就攻打樊城。
  雨季年年都有,往年也肯定有过汉水的水位上涨的时候,但是关羽没有出兵。这回出兵,应该是想用用刚到手的假节钺的权力,还热乎着呢。
  咳咳,应该是关羽以攻为守的决策。
  正史上可没有说关羽攻打樊城是受了刘备的差遣,那基本上就是关羽利用刚到手的权限擅自做主了。】
  汉中王刘备感觉到了不妙。
  天幕提到关羽因为没有和士大夫处好关系,被士大夫背刺丢了荆州,死于昔日盟友江东孙吴之手,应该就是死在了襄樊之战。
  天幕异像出现之初,他就给关羽写信了。
  远在荆州的关羽回信说也能够看到天幕盘点,如今看到了这一幕,应该会有所防备吧?
  相隔两地,联络起来就是不方便。
  【我们知道,曹操有一支战力十分强的军队,那就是虎豹骑,一直都是由曹姓的宗亲统率。很神奇的是,曹仁的骑兵对上关羽的步兵,败了。
  由此可见关羽的军事才能牛逼。
  曹仁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草包将领,而是破袁术、胜袁绍、挡周瑜的牛人。
  就这么一个牛人,被关羽围困在樊城。
  曹操派于禁督领七军前去支援曹仁,结果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哦,肉包子吐出来了。于禁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曹营。】
  天幕在讲解的时候,配上了相关的图片。
  蒙恬、卫青、霍去病等出生在关羽之前的名将们一致地吐槽,天幕怎么不把关羽战胜曹仁的详细过程说出来?
  盘点名将最主要的不就是战术吗?
  他们不想听名将的生平,只想听名将的战术,是可以学习和利用的,这才能吸引他们,勾起他们的兴趣。
  其他人则大部分都不想听战术。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太高深的兵法战术讲了也当是王八念经,还没有听听八卦来的有意思。
  不过天幕偶尔也会提一提战术。
  襄樊之战的战事未起,刚丢了汉中正在回程途中的魏王曹操担心襄阳和樊城会守不住。
  占据襄阳至关重要。
  而要守住襄阳,得先把隶属于襄阳的樊城给守住,指望曹仁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于·肉包子·禁:“……”
  什么叫做又吐出来了?这是什么伤人自尊的形容?
  他是肉包子,关羽是狗?
  【于禁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而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善于作战。但是他去援助曹仁嘛……emmm给关羽送装备去的。
  当时正是秋天,降雨量大,汉水暴涨。
  关羽见势不妙,领着大军躲避即将到来的洪涝灾害。于禁大军驻扎的地方被大水淹没,于是跑到高处,等待救援。
  关羽的水师开过来了,于禁不战而降。
  正史上没有记载关羽水淹七军,应该只是正好赶上了对他有利的好天气,当初渡过汉水的船只派上了用场。】
  魏王曹操震惊了,不战而降?确定投降的人是于禁而不是庞德?真是辜负了他的器重。
  如此一来,樊城危险了啊。
  天幕曾说关羽在进攻襄阳,打得他想要迁都之时,被士大夫背刺丢了荆州,死于昔日盟友江东孙吴之手。
  这样看来,孙权会与他有短暂的结盟?
  【关羽全盘接收了于禁的部队,实力大涨,战场形势一片大好,威震华夏,把曹操吓得想要迁都。
  曹操想要迁都,被部下给拦住了。
  我们知道,曹操帐下那是人才济济,不乏给他出主意的人。
  有人就说了,先前孙权想要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被关羽骂了一顿,现在最不愿意看到关羽得志的人就是孙权,可以让孙权来对付关羽,以解樊城之围。
  孙权和刘备是结盟的关系,一起对抗曹操的。
  曹操口头承诺,许给孙权好处,还真就说动了孙权背刺盟友,硬生生地把孙刘联盟给变成了孙曹联盟。】
  这回轮到汉中王刘备震惊了。
  北方的曹操很强,所以他和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才能维持三方势力的稳定。
  孙权这不是在自取灭亡吗?
  正确做法不该是在关羽牵制住曹操兵力的时候,配合关羽的行动进攻曹魏吗?
  只有这样才能打赢强大的曹魏啊。
  他万万想不到孙权会背刺盟友,倒向曹操那一边。
  诸葛亮:“……”有个猪队友可真愁人,关键是这种猪队友还不能一脚踢开,更愁人了。
  队友的背刺,往往造成的伤害要更大。
  【接下来就轮到我们的大魏吴王孙十万闪亮登场了,戏称以一己之力送张辽进武庙的“军事奇才”,背刺小能手——孙权。
  由于孙权身长腿短,又称孙柯基。
  孙权领兵进攻合肥,被张辽以少胜多击败,本就被嘲,又背刺盟友杀了关羽,声名更是一落千丈。】
  柯基犬的培育历史仅有一千余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