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现在有天幕预警,糜芳危险了。
  不行,不能让盛怒之下的关羽斩了糜芳,也不能再让糜芳待在关羽那里了。
  他这就下令将糜芳押解过来问罪。
  至于傅士仁,没有糜竺这样的哥哥,就直接砍了吧,永绝后患。他护住糜芳也是不想寒了糜竺的心。
  糜竺恨弟弟糜芳会背叛刘备,气急攻心险些倒下。
  关羽则是恨不得杀了糜芳。
  【关羽久攻不下樊城,带着军队退了回来,没有想到自己被偷家了,东吴占据了江陵。
  关羽和手下将士的妻儿老母可都在城中啊。
  父母妻儿都成了敌人的俘虏,关羽手下的将士们无心作战,军队溃散,败走麦城。关羽假投降被识破,被孙权的部将给杀了。
  由此可见,假投降不是那么容易。
  关羽假投降,被东吴杀害;姜维假投降,被名义上的曹魏杀害。
  现在还觉得李陵是假投降吗?
  充其量也就是和赵破奴一样,投降是真的,心向着汉朝想要回汉朝也是真的,只可惜被汉武帝断了回家的后路。
  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理解。】
  天幕上显现出了关羽兵败后被杀的一幕,看得天幕下喜欢关羽的人泪眼汪汪,心中暗骂了孙权八百遍不止。
  魏王曹操对关羽的死也十分痛惜。
  认定李陵是假投降的人,并不会因为天幕之前对李陵的盘点而改变想法,如果不是因为无法评论,是一定会bb几句的。
  天幕已经盘点到了关羽逝世。
  蒙恬、卫青、霍去病等一众名将,没有等到心心念念的关羽战术的盘点,有点失落。
  他们想看的是对战实操。
  【关羽的长子关平和关羽一同遇难,次子关兴年少成名,很受诸葛亮的器重。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关羽向曹操求娶杜氏时,给出的理由是妻子不能生育,到了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关羽至少有二子一女。
  其他的不见正史记载。
  算起来,关羽的孩子在关羽逝去之时都还不到二十岁。】
  【襄樊之战,关羽兵围于禁,于禁不战而降,而和于禁一起的庞德誓死不降,被关羽杀了。
  四十多年后,蜀汉投降曹魏。
  庞德的儿子庞会为父报仇,将关羽的子孙杀害,灭了关羽一族。
  关羽之孙关樾和关羽幼子关索都经不起推敲。
  或许是不忍心看到名将无后,人们硬是想方设法给关羽安排后人,就像当年的韩信的一样,都被灭族了还能有儿子被藏起来躲过屠杀;也或许是因为关羽是名将,一些人想要冒认是名将的后代。
  这种事情很常见,唯一不乱认祖宗的,大概就只有朱元璋了。
  明朝建国之时,有大臣提议朱元璋修族谱的时候,认宋朝的名臣朱熹为先祖,被朱元璋拒绝了。
  虽然,朱元璋的祖上和朱熹的祖上也算是同出一源。】
  洪武大帝朱元璋点头,他家往上数几代都是农民,和朱熹根本就攀不上关系。况且他贵为皇帝,也不需要认一个大臣当祖宗供着,多的是人攀他的亲。
  同出一源,那也不是名臣朱熹的后代啊。
  【母系也是直系血亲,也能遗传给后代基因。也就只有关羽的女儿正好外嫁出去了,才能够逃过灭族之祸。关羽真正的后人若是能传至现代,应该是关羽女儿那一脉的。
  作者菌虽然不姓关,但也有可能是关羽的直系后代。
  东汉末年,连连征战,十室九空,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就这点人繁育到现代有了十多亿的人口,可以说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人人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宗。】
  天幕下的众人惊呆了。
  十多亿的人口?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地,所产的粮食也不够吃的吧?怎么养活这么多人的?
  后世的人都是神仙,不用吃饭的?
  对农业有研究的在司农司任职的官员们,想的则是后世每亩地的粮食产量绝对是他们想象不到的高度。
  如果天幕异像能够展示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就好了。
  水车是汉代就有的。
  他们有在用,但肯定无法养活十多亿的人口,一定还有更先进的农具和良种。天幕异像包罗万象,原本对天幕异像不感兴趣的人也不想错过了。
  这里兴许就有他们所在意的。
  魏王曹操:“……”万万想不到宁死不降的人会是庞德。
  他还以为会是于禁。
  建安十一年,也就是十二年前,本是贼寇的昌豨投靠他成了东海太守,之后又反叛。他派于禁前去平叛。
  于禁作战不利,他又派夏侯渊前去协助。
  昌豨战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因为是于禁的旧友,便向于禁投降,以为能逃得一条生路,没想到却是死路。不过对于昌豨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也是应该杀。
  于禁把昌豨给杀了,用的理由冠冕堂皇。
  于禁是坚定地贯彻他的命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他因此对于禁极为看重,坚信于禁不会背叛他。
  现在想来,于禁是在损友利己。
  汉中王刘备没有想到关羽会被灭族,十分的感伤。
  想到阿斗,更心塞了。
  【接下来讲讲受演义影响,对关羽认知的几大误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