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他的父亲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扶苏十分高兴,晚上多吃了一碗饭,准备今晚就向张良坦白身份。
  当然安全措施还是要做到位。
  连日来的相处,他不相信张良得知他的身份后会想要杀他,但是张良身边的项伯就不一定了,得防着点。
  留项伯在场只会坏事。
  毕竟张良的父亲早亡,秦国和张良只有国恨没有家仇。而项伯和秦国是有着国恨家仇的,还是小心为上。
  扶苏私底下找到了蒙毅。
  蒙毅终于听到太子殿下说要向张良表明身份了,十分的高兴。
  他们已经在下邳耽搁太久了。
  扶苏望了一眼远处的茅屋,见四下没人,说道:“你找个借口,把项伯约出去。”
  蒙毅不放心:“我离开了,那你呢?”
  扶苏说道:“放心吧,还有暗卫在。而且以先生的才智,就是真要杀我,没有脱身之计是不会行动的。”项伯那个莽夫就不一定了。
  蒙毅领命。
  两人出来有一会儿了,回去之后,蒙毅找借口将项伯约出去了。
  家里就只剩下扶苏和张良。
  两人跪坐在坐席上,相对而坐。扶苏先是给张良倒了一杯茶,而后谈起了当今的国情。
  张良以为是像往常一样谈论天下大事。
  扶苏冷不丁地说道:“先生传与我的治国之策,当今陛下已经采纳。”
  “嗯……”张良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嗯?”
  他这个徒弟在朝堂有人?
  扶苏将之前的天幕盘点内容默写了下来,交给张良,说道:“先生先看看这个。”
  张良接过竹简,越看越是心惊。
  上面写着秦朝末年,他抱着太公兵法,和不通文墨的义军首领讲解,只是他们都听不懂,他失望地离开,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刘邦。
  刘邦和其他起义军首领不同,是读过书的,能够听懂他的兵法。
  他欣喜异常,认可了刘邦,虽然如愿当上了韩国的相国,但是心却是向着刘邦的,把韩王给坑死了,之后铁了心了跟着刘邦建立汉朝。
  这一切的前提是,秦二世是胡亥而不是他以为的扶苏。
  他坑死了韩王???
  张良想不到这会是自己做出来的事,是自己背叛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
  这怎么可能?
  张良问道:“这上面写的可都是真的,你没有骗我?”
  扶苏点头,“都是真的。”
  “天幕异像最早出现在咸阳宫外,只有关注了作者的人,才能够在别处看到天幕异像。先生能够看到天幕异像,很有可能是身处汉朝的你关注了作者的缘故。”
  扶苏觉得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张良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不再隐瞒:“先生,我就是前来下邳求贤的太子扶苏。”
  在看到记载天幕异像的竹简之后,扶苏说出来之前,张良确实猜到了扶苏的身份,此时没有太过惊讶。
  他震惊的是未来自己的选择。
  张良问道:“刘邦、萧何、韩信等人,你们是怎么对待的?”
  扶苏回答道:“现在国情需要人才,萧何已经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刘邦、韩信也会安排在合适的职位上。”
  总之,他们是不可能再造反了。
  扶苏看向张良的目光里充满了期待,觉得张良答应他出山的可能性很大。
  就不说这层师徒关系了。
  秦朝的君臣预知了未来,肯定不会重蹈覆辙,张良的治国之策得到了皇帝的采纳,还有什么比这更具有说服力呢?
  张良说道:“你给我时间缓缓。”
  扶苏听到张良这么说,心道多半是稳了,这一趟能够得偿所愿。
  张良没有考虑很久,当晚就答应了扶苏。
  最让他难以释怀的其实是韩王,未来的他放弃了韩王,现在的他还坚持什么?
  蒙毅和项伯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张良先去睡了,只有扶苏还等着蒙毅。
  扶苏告诉蒙毅,明日一早,看完天幕盘点就回咸阳。
  他们已经出来很久了,该回去了。
  蒙毅好奇地问道:“殿下,你是怎么劝说张先生的?”
  扶苏说道:“我没有劝,是他自己想通的。”
  这种事情劝不得,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只会适得其反,只能等先生自己想通,或者是软言相求,以期先生看在师徒情分上答应。
  南宋末年,崖山。
  陆秀夫见张世杰还没有给他答复,忍不住催促道:“这过去好几天了,你考虑的怎么样了?还不肯接纳文宋瑞吗?”
  张世杰松口了:“召他过来吧。”
  这些天,他派人去打探了,这天幕异像只有他们能够看到,元军看不到。
  这是天助他们。
  之前担心的是文天祥过来之后会与他争权夺利,军令难以统一,现在想想也是可以避免的。
  他可以和文天祥各自带领各自的军队,抗击元军。
  陆秀夫听到张世杰的决定十分高兴,有了文天祥的加入,对抗元军多了一分胜算。
  只是作者菌什么时候开放评论区啊?他要向朱元璋请教如何击退元兵。
  第94章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太后系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