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天幕上出现了提到的《步辇图》,以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肖像。停留的时间不算短,能够让观众们都看清楚。
  《步辇图》上有乾隆的印章。
  唐高宗李治问道:“阎爱卿,那画上是你的私人印章?怎么不是你名字?”
  那红红的一坨出现在画上还是十分显眼的。
  阎立本仔细地看了看印章的字,回答道:“那不是臣的印章,就连这幅画也不知道是不是臣的画作。”
  他有画过这幅画?难道是他未来画的?
  不管是不是他画的,反正他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画作上留有别人的印章。要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很简单,回家他就把所有画作都烧了,宁愿自己毁了,也要杜绝被后人糟蹋。
  既然不珍惜他的画作,那还是别要了。
  李治:“……哦。”说的也是,这幅画的真伪还有待商催。
  清朝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一眼就在图上看到了弘历的印章,那火气是噌噌噌地往上涨,“这个逆子!”他收藏的名画啊啊啊啊被弘历给毁了,真糟心。
  亏他保存的那么好,真是心痛。
  好在现在弘历才十来岁的年纪,还能掰正过来,先打一顿狠的吧,让这小子涨涨教训,看以后还敢不敢糟蹋他的珍藏。
  不行,他的宝贝将来都得带进坟墓里去,一件都不给弘历留。
  天幕上还在展示名画。
  爱新觉罗·胤禛越看越是心痛,等不及天幕盘点结束再揍儿子了,现在就派人将四阿哥弘历给抓来打一顿。
  被打的少年弘历整个人都被打懵了。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以后挨打的地方还多着呢,都在等着他。
  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得意洋洋地想到,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中有他盖章的有:《五牛图》、《富春山居图》、《韩熙载夜宴图》,包括《步辇图》在内。有他提诗的有《千里江山图》,都是他收藏的宝贝。
  他的东西,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大理寺丞的职责是负责司法案件的复审。
  当时积压了大量的案件,狄仁杰在一年内都给处理完了,没有一桩案子是冤假错案。比较直观的数据是,狄仁杰在这一年里处理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没有一人喊冤上告。
  很快,狄仁杰改任侍御史,负责办案去了。
  但是这个官没有当多久,一年都不到就改任度支郎中,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类似出纳的工作,工作内容就和断案完全不沾边了。
  往后的工作内容就更和断案没什么关系了。】
  【狄仁杰在后世以断案如神而闻名,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一辈子都在断案,但是他真正负责断案的工作年限不到两年,就是在担任大理寺丞和侍御史的时候。
  一万七千人啊,我们以为断案是他的主业,其实只是他的副业,而且是没干多久的工作。】
  狄·一辈子都在断案·仁杰:“……”万万没有想到,他会以这种方式在后世出名。
  他被称为名相,不会也是因为断案吧?
  南宋
  宋慈看到涉及一万七千人时感叹:狄公虽然没有一辈子都在断案,但是一年断的案子,比他一辈子断的案子都多啊。
  他只处理两百多案犯,就用了八个月。
  第100章
  【唐睿宗垂拱二年,也就是公元686年,狄仁杰五十七岁的时候,外放为宁州刺史。
  在唐朝,上州的刺史、中州的刺史以及下州的刺史,官员品级不一样。
  宁州是上州,品级高。
  唐朝时期外放官员,也就是让京官到地方上去体察民情,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但是宁州刺史这个官职比较特殊,它虽然不在京师属于地方,但是不算地方官员,依旧是属于京官。
  因为宁州这个地方,距离京师太近了,在京师的北边一点点。
  打个比方,同在京师的学校读书住宿,放假的时候坐公交车,家住宁州的同学能比家住京师的同学先到家。】
  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各个州的区域。
  两个卡通人物的头像坐着小车从京师的某个学院,分道扬镳,各回各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天幕所说的情景。
  唐太宗李世民说道:“去把青雀和雉奴也叫来一起观看。”
  李承乾不乐意了,看到内侍领命去了,嘟囔道:“青雀也就罢了,雉奴才五岁,能看得懂吗?”
  李世民指着天幕上的卡通形象,说道:“你看,多幼稚,正适合雉奴这个年龄段观看。”
  李承乾:“……”是挺幼稚的。
  李世民想到之前天幕所说的画家阎立本,本就是他秦王府的人,后来在朝中为官,是他本朝的官员,眼前一亮,看向阎立本,说道:“阎爱卿,天幕上那种风格的画,你能画吗?”
  画给雉奴看。
  若不是天幕之前提到了阎立本擅长丹青,他还想不到这一点。
  阎立本:“……臣尽力一试。”
  这种风格的画他从来没有画过,但是不能直接扫了陛下的兴。
  李世民听到耳中就是能画的意思。
  他正苦恼要怎么教育儿子学习兵法军事这种深奥的知识,若是用孩子喜欢的画风将这些知识点画下来,图文结合,应该容易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