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这一回也不例外,狄仁杰因为政绩突出,得到了宰相娄师德的推荐。
  唐朝的宰相是非常多的,同一朝的宰相就有十多二十个同时存在,不止是张光辅一个。
  武周天授二年,也就是公元691年,武则天提拔狄仁杰为地官侍郎,也就是户部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在唐朝,官职有“章事”这个后缀的,就是实际上的宰相。】
  天幕异像画风一转,出现了卡通人物形象。
  穿着龙袍三头身的武则天问狄仁杰:“你想不想知道是谁在背后说你坏话?”
  清甜的少女音钻入耳膜。
  穿着官服同样是三头身的狄仁杰回答道:“不想。”
  “啊——”正太音十分喜感。
  三头身的狄仁杰下一秒就被武则天给拍飞了,成了天上的星星。接着天幕异像画风又转回来了。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武则天对狄仁杰说道:“卿在汝南的时候,做出了政绩,政治清明。有人说你的坏话诬陷你,你想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曾劝阻过唐高宗李治杀掉罪不至死的人,也劝成功过唐高宗李治严惩想要包庇的人。
  面对武则天的这个问题,狄仁杰回答道:“陛下认为臣有过错,臣当改之;陛下知道臣无过错,是臣之幸。臣不知诬陷我的人,还能和其成为好友,臣请不知。”
  武则天感叹,真乃奇人,不想知道是谁在背后说他坏话诬陷他,应该也不想知道是谁在背后说他好话推荐他?
  那就不说了吧。
  被自己推荐的人排挤娄师德:“……”真是谢谢了。]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有点尴尬,没想到这种事情被天幕异像给公开了,是她没有早点告知狄仁杰。
  应该不会对狄仁杰的名声有碍吧?
  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事情,她后来还是告诉了狄仁杰。
  不知道背后说坏话的人是谁,就可以心无芥蒂的与其相交;不知道背后说好话的人是谁,咋就容不下了呢?
  她实在看不过眼,还是说了出来。
  原来是误会一场,狄仁杰也在背后夸赞娄师德恪尽职守,只是不太了解娄师德的为人,事后也诚恳地认错。
  娄师德是个老好人。
  没有脾气的娄师德丝毫不在意,只要他推荐的人是能臣、好官,那就行了,对他的态度如何无所谓。
  狄仁杰一直觉得愧对娄师德,这事被天幕抖落出来,除了对娄师德的愧疚,没有别的情绪。
  【武周长寿元年,也就是公元692年,狄仁杰才刚当上宰相不到一年,被酷吏来俊臣诬告谋反,被抓进了牢里。
  来俊臣是能和西汉的张汤齐名的酷吏,落在他手上就是不死也会被扒成皮,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狄仁杰久仰来俊臣大名,不等用刑,直接认罪了。
  来俊臣一看,来了一个这么听话的,看管的也就松懈了。这就给了狄仁杰机会,写下冤情,让自己儿子去向武则天诉说冤屈。】
  【狄仁杰这个时候有六十多岁了,有好几个儿子,儿子的年龄也都不小了,都当了不小的官,要见到武则天也不是难事。
  即便他的儿子都是白身,还可以把陈述冤情的帛书投进洛阳宫城前的铜匦里,也能让武则天看见。
  唐朝是有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的。
  再不济,可以敲响宫门前的登闻鼓伸冤,虽然这个鼓在明朝后期到清朝已经成了摆设,但是在唐朝,普通百姓还是可以敲的,且真正能够起到作用。】
  唐高宗李治想着,他明明在宫门外设置了登闻鼓,直接敲就是了。放进铜匦多慢啊,等专门的人收了里面的信件,狄仁杰估计都凉了。
  天幕上出现了动画,出现的人物都是三头身的卡通形象。
  [武则天看到狄仁杰的儿子喊冤,于是就亲自审理此案。
  武则天问道:“你既然没有谋反,又为何要承认?”
  狄仁杰说道:“身在牢中,面对酷吏,如果不说自己确实谋反了,会被打死的。”
  来俊臣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我可没用刑,压根没碰他,是他主动招供的,根本没有冤情。”
  武则天看了看狄仁杰的额头,说道:“头都破了,还说没用刑?”
  来俊臣急了:“那是他,他他他自己撞的,不关我的事。”
  武则天横了来俊臣一眼:“自己撞的?你撞一个给我看看。”
  来俊臣:“……”]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看着乐呵,虽然和事实有些出入,但也差不离了。
  【狄仁杰自己认罪无所谓,但是不愿意听从吩咐诬陷其他人,宁可撞墙自杀都不答应。
  因为他认罪快,趁着对他看管松懈的功夫,将自己亲笔书写的冤情送了出去,不但救了自己,还救了其他被诬陷下狱的大臣。
  命是保住了,但是被贬官了。
  经此一难,狄仁杰被贬为彭泽县令。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忘记他,在契丹进犯,攻陷冀州,国家有难的时候,重新起用了他。】
  【契丹首领听到消息,武则天是派狄仁杰来对付他,不战而退。狄仁杰抓住了这次武则天给他翻身的机会,二度拜相。】
  唐朝之前的君臣们惊叹,狄仁杰是出将入相的人才啊,不但内政处理的好,还会打仗,能够让夷狄的首领不战而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