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朱元璋打着这个口号,是民心所向,得到了北方人民的强烈支持,纷纷响应朱元璋的号召,起兵反元。
  朱元璋对北伐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亲自坐镇指挥。
  朱元璋的军事实力,可比“大明战神”朱祁镇强得多,亲自指挥军队往往能够获得胜利,而不是像朱祁镇一样给敌人送菜。】
  洪武大帝原本是笑着,在天幕提及朱祁镇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所以,他大明为什么会有败家皇帝上榜?朱祁镇就不该降生在这个世上。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北伐成功,建立了大明朝,改元洪武。朱元璋又被称为“洪武大帝”。】
  天幕下的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朱元璋在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北伐不到一年就成功了,给人一种北伐非常容易的错觉。
  崖山
  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人激动了。
  第127章
  【假如元朝没有倒行逆施将人分为四等,而是爱护百姓,可能都不会这么快就灭亡。
  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朱元璋的伟大之处在于推翻了元朝,不再将人分为四等。虽然没有了朱元璋,还会有陈元璋、张元璋,推翻元朝统治的人始终会出现,不至于到了七八百年之后华夏还和阿三一样有着种姓制度,但是历史上推翻元朝的是朱元璋,值得肯定与夸赞。】
  元朝之前的君臣们感叹元朝的危害何止是将人分为四等啊,还培养了人的奴性,将人的尊严按在地上摩擦,一跪就是七百多年啊。
  宋朝的君臣们是听说过金朝让考生脱光检查的,只是留了一分体面,只是让考生沐浴,以委婉地达到脱光检查的目的,没想到元朝更甚。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将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赶出了中原,收复了被少数民族统治了四百多年的幽云十六州。
  朱元璋多次征伐北元。
  一征北元是在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三人各领一路兵北伐,三路兵全都获胜,将元顺帝也就是元惠宗的儿子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赶到了漠北。
  二征北元以失败告终。
  三征北元获胜。
  四征北元收复了辽东。库页岛要等着永乐大帝朱棣去收复了。
  五征北元获胜。
  ……
  朱元璋在数次北征之后,可以说收复了汉朝时北面所拥有的领土。虽然没有打到外蒙古去,但是比宋朝强多了。
  朱元璋在北征的同时,也不忘消灭南方的残存势力,灭亡明夏、梁,重新拥有了西藏。
  毛爷爷评价朱元璋的军事能力仅在李世民之下。】
  天幕上出现了明朝的疆域演变地图。
  没有明朝疆域大的朝代看着颇为欣慰,唐朝的君臣们看着这疆域窒息了。宋朝的君臣们看到朱元璋收复了幽云十六州,感觉夙愿已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原本不顾朱标的劝阻,想要将朱棣这一支斩尽杀绝,在看到永乐大帝收复库页岛的时候,打消了这一危险的想法。
  虽然库页岛在明朝并不叫这个名字,但是他在看地图演变的时候,记住了库页岛的位置。
  太子朱标松了一口气。
  他觉得自己的病大概是好不了了,命不长久,所以他儿子继位的时候,四弟还很年轻,能够夺了侄子的江山。
  所以这个时候,他本不该再向着四弟的。
  但是吧,他念及兄弟情义,只要他教好朱允炆,或者是教好朱允熥,那么朱棣应该就不会反。
  没到那一步,还是不想兵刃相见的。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心软,常常替犯错的一母同胞的弟弟们求情,让他们免于责罚。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一个不落,都被太子爱护着。太子这性格过于仁慈宽厚,也是令他犯愁。
  不过太子在诸王中的威信倒是树立起来了,值得欣慰。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除了忙着收复故土,还不忘休养生息,颁布了许多的利民政策。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促进农业发展,严惩贪官等等,被称为“洪武之治”,为和平昌盛之世,明朝初年三大治世之一。
  明朝的六大盛世: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的“仁宣盛世”、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中兴”、明世宗朱厚熜的“嘉靖中兴”、明神宗朱翊钧的“万历中兴”。
  嗯,朱佑樘不予置评,朱厚熜和朱翊钧长期不上朝,可以说是昏君了,能有中兴可以说是全靠底下的能臣带飞。】
  洪武大帝朱元璋刚消下去的气性又上来了。
  他自当皇帝起,日日处理政事,不敢懈怠,没有休息一日。老四的子孙倒好,长期不上朝,一天天的不干正事。
  倒是难为了底下辛苦做事的能臣了,居然没想着谋反。
  同时他想到了为大明续命的张居正,不知是哪朝的臣子?能用上“续命”这一词,想必是朱祁镇那个小畜生嚯嚯了江山社稷之后的,应该是三个中兴当中的一个。
  太子朱标心里酸酸的。
  他儿子朱允炆是有多没用?明初三大治世的创立者,有他父亲,有他四弟,有他侄子侄孙,就是没有朱允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