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他这一等,就等了九年,等到宋理宗赵昀宝庆二年,也就是公元1226年,皇帝都换了一个,才有官当。
  这回连县尉都不是了,只是主簿,九品芝麻官,官职比县尉还低。】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很想知道宋慈的履历。
  【不管怎么说,宋慈好歹是进士身份,起始的官职再低,也有往上升迁的可能,不像唐伯虎只是个举人,只能当不入流的小吏,上升无望。
  宋慈成为主簿之后,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上官的赏识,从幕僚做起,在军事谋略方面有过人的见识,逐步升为了县令。】
  【宋理宗赵昀嘉熙四年,也就是公元1240年,宋慈五十多岁的时候,才成为提刑官。
  宋慈在担任提刑官时,八个月处理案犯两百多人。对比一下狄仁杰,在一年内处理案犯一万七千人。人家正儿八经的提刑官,八个月才处理案犯两百多人,还是政绩比较突出的,也难怪狄仁杰无心插柳柳成荫,短暂的判案履历让他成为了神探。】
  南宋之前的君臣们看到这里,才意识到宋慈不是身份低贱的仵作,而是提点刑狱的提刑官。
  提刑官亲自验尸???验尸不是仵作的活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慈当了大半辈子的提刑官,积攒了几十年经验之后才开始著书,到了晚年才写出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其实呢,宋慈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当提刑官,在当上提刑官之后五年就开始写书,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洗冤集录》。
  这或许是和宋慈曾经当过提刑官的幕僚有关,耳濡目染之下对提刑官的工作十分熟悉,上手很快,更容易做出成就。】
  天幕上出现了《洗冤集录》节选。
  天幕下的书吏看到来活了,精神一振,提笔刷刷刷地抄录,希望天幕上的文字能再多停留一段时间。然而天幕并没有听到他们的心声,《洗冤集录》节选只停留了短暂的时间就消失了。
  书吏们正扼腕叹息的时候,但见天幕上画面一转,出现了卡通人物,生动形象地演绎《洗冤集录》中的内容。
  这下不光是书吏们欣喜,各朝各代的君臣们也是眼前一亮。
  众人观看天幕上动画,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比方说如何辨别人是在火灾中被烧死?还是死后被焚尸?用红油伞遮住照在尸骨上的阳光,观看死者生前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凶手用镰刀杀人,如何在上百把镰刀中找出凶器等等。
  原本听得昏昏欲睡的众人顿时来了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汲取他们可能这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
  【我们对古人的固有印象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觉得古人十分的迂腐,认为开棺验尸在古代是惊世骇俗的,认为做手术治疗不属于中医的范畴。
  所以认为法医肯定是西方的,做手术也是西医才会有的治疗手段。
  早在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就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比西方早了一千六百多年;宋朝的宋慈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领先全世界。
  谁说中医不会做手术?古代没有法医呢?】
  宋理宗赵昀对宋慈十分的欣赏,本以为宋慈只是政绩突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且有一般文人所没有的军事能力,没想到宋慈还写出了这样出色的法医著作。
  他要将宋慈的《洗冤集录》大量印刷,而后好好表彰宋慈。
  宋慈没有想到自己能上天幕盘点,而且是名医系列的盘点,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更没有想到他写的书对后世的影响能有那么大。
  【宋理宗赵昀淳佑十年,也就是1250年,宋慈病逝,享年六十余岁。】
  乍然得知自己死期的宋慈:“!”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六大名医系列已经盘点完了,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39章
  这天下午,各朝各代的君臣们都在期待天幕异象的出现。但是等了一下午,天幕异象并没有出现。果真下午的天幕异象不是天天都有啊。今天下午又是没有出现天幕异象的下午呢。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诗人系列》。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之前天幕盘点了明朝的诗人,今天天幕异象盘点的应该是明朝之后清朝的诗人吧?
  答案即将揭晓。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六大诗人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一段悠扬的笛声。
  牧童骑着黄牛,吹着竹笛,出现在了天幕下众人的视野当中,上面还有一首诗,是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众人一看,这诗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