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在军事上,朱棣五征漠北就不多说了,他派人到奴儿干地区进行招抚,得到了各部的归附,,设立奴儿干都司,使得东北方向库页岛那大片地区重新归入华夏的版图。
  明成祖朱棣永乐五年,也就是公元1407年,朱棣派将领南征安南,取得胜利之后改安南为交阯,将越南并入了明朝的版图。
  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棣是一位开疆拓土的有为君王。】
  明成祖朱棣被天幕异象夸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哪里哪里,他哪有这么厉害,嘿嘿嘿。
  自郑和下西洋之后,沿海诸国相继来访。
  他接待了不少使节,不说像唐太宗时期万邦来朝那么牛逼,也不差多少了。
  这些天幕咋不多夸夸啊?
  【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24年,朱棣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我们遗憾被朱元璋倾尽心血培养的朱标病逝,没能当上皇帝,但是朱棣也不差,关键朱标的继承人朱允炆不行,而朱棣的继承人朱高炽以及朱高炽的继承人朱瞻基都算不错,就是可惜出了个朱祁镇。
  朱高炽被后世之人称作小朱标,但是比朱标的运气好,比朱棣晚十个月去世,当上了皇帝。
  虽然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病逝了。
  朱高炽去世之后,朱瞻基继承皇位没有多久,叔叔朱高煦就谋反,被朱瞻基给平定了。
  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快的平叛速度吧,朱瞻基亲征平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叛乱给平定了。或许是朱瞻基从小跟着爷爷北征,都知道他的实力不好惹?】
  秦始皇嬴政想着当初扶苏若是不自杀,而是起兵造反就好了。
  汉高祖刘邦想到“文景之治”、“汉武大帝”、“昭宣中兴”,那是得意洋洋,一般朝代初期的几位皇帝都是励精图治的明君,就属他汉朝的明君最多。
  他西汉有六个,明朝只有四个。
  朱元璋原本想着若是朱标实在教育不好儿子,就来个兄终弟及,但是经天幕这一提醒,朱棣这一脉有朱祁镇这个祸害,顿时歇了兄终弟及的心里,这江山不能落到朱棣这一脉的手中。
  建文帝朱允炆觉得脸红,他被四叔赶下了皇位,而四叔的孙子却能平定叔叔的叛乱,对比之下他还不如他的侄子有能力。
  明成祖朱棣得知朱高煦会在朱高炽死后谋反,眼神不善地盯着朱高煦。
  汉王朱高煦哀叹,天要亡他。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六大皇帝系列已经盘点完了,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明朝的君臣们除了在天幕提到朱祁镇之时有点消极之外,其余时刻都是挺着胸脯观看的,终于再次轮到他们明朝在历朝历代的君臣面前扬眉吐气了。
  这天下午,众人都在期待天幕的盘点。
  按理说,十大系列的盘点都已经到了尾声,上午的系列只剩下一个了,而下午的系列也只剩下两个,也就是说今天下午和明天下午,都能够等到天幕异象的出现。
  果然,这天下午,天幕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又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往常一样的时间,天幕异像再度出现。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午后时分,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名将》。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接着来盘点六大名将系列。】
  天幕上出现了两个大字:于谦。
  明朝之前的君臣们充满了好奇,想知道有关于谦的具体事迹。天幕之间盘点朱祁镇的时候,有提到过于谦,并将于谦和岳飞进行了对比。
  这于谦,看起来比岳飞还要惨啊。
  明朝成化年间及以后的君臣们直呼完了,有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直接就晕过去了。盘点于谦,那还不得把朱祁镇拉出来反复鞭尸啊?
  谁承想,早上才刚盘点了明成祖,还没有得意多久呢。
  天幕上最先出现的是于谦所作的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代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用石灰造房子了,倒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将咏石灰的诗句写的这么好,感人肺腑。
  联想到于谦不好的结局,许多人的眼眶红了。
  【于谦,字廷益,出生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勉强算是官宦之后,因为于谦的祖父、曾祖、高祖都是当官的,而于谦的父亲不愿意当官,隐居乡野。
  史书记载,于谦是“救时宰相”。
  当然,这记载的方式十分的传奇,说是于谦七岁的时候,被一高僧看相,说他是“救时宰相”。
  高僧看相肯定是假的,但“救时宰相”是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而且是史官对他的评价,这个是真的。
  没有于谦守住京师,大明朝极有可能在朱祁镇手中亡国。】
  明朝的君臣们一想到朱祁镇那就来气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