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魏·司马昭:“家门不幸,生出了这种逆子。”
晋·司马炎:“父亲,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是我灭了曹魏、蜀汉和东吴的,早期还有‘太康之治’,怎么说也是值得夸赞的。”
魏·司马昭:“你还好意思说!”
魏·司马懿:“一统三国,结束战乱的局面,确实是功不可没。可惜啊,司马炎若是不将皇位传给一个傻子,晋朝的风评绝对不会低。”
曹操、曹丕、曹叡看到司马懿在评论区出现,一个个都气得不轻。
在得知司马懿图谋不轨之后,他们就将司马懿给灭族了,没想到司马懿居然还活着,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皇帝底下的。
发动了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不是曹魏的小皇帝可以摆布的。
东汉·曹操:“一统三国?司马懿,你确定是司马炎的功劳?”
司马懿不吱声了。
晋·司马炎:“怎么就不是朕的功劳了?不管怎么说,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都是朕灭亡的。”
魏·曹叡:“窃国之贼。”
魏·司马昭:“什么窃国之贼?说的是你的父亲曹丕吧?”
魏·曹丕:“大胆!”
曹操总算是看到曹丕在评论区说话了,当即发送私聊:“你当真逼的曹植七步之内作诗?”
曹丕连忙否认:“这怎么可能?子建的才华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你我都是清楚的啊。我若是真想杀他,就不会用他的特长来刁难他。”
曹丕在和父亲解释的同时,还不忘在评论区大战三百回合。
他可是三辞三让,接受汉献帝的禅位的,相比司马炎要名正言顺许多。若说窃国之贼,也应该是司马炎才对。
曹操半信半疑。
他相信,若是曹植成为世子,不会对曹丕怎么样,但若是曹丕当世子,肯定会忌惮曹植。
毕竟曹丕的才华不及曹植。
晋元帝司马睿将在评论区出现的祖宗们都拉进了一个群聊里:“高祖皇帝、太祖皇帝、世祖皇帝,你们救救孙儿我吧。”
在评论区吵的不可开交,倒是教教他该怎么做啊?
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炎听天幕提了一嘴,这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却是和赵构一般货色,没能打回北边,对司马睿的观感都不怎么好。
但这毕竟是他们的后世子孙,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不说打到北方,至少不能够被权臣控制,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在盘点败家皇帝杨广的视频下面,同样也是骂声一片,隋文帝杨坚也是在评论区大骂。
隋·杨坚:“杨广这个逆子!”
杨坚同秦始皇嬴政一样,也没有得到逆子的回复。不知道是不敢出现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这逆子竟然敢躲!
唐·李渊:“姨夫,您既然已经知道了杨广继位之后的所作所为,应该不会再选杨广做太子吧?”
隋·杨坚:“那是当然。”
李渊得知后放心了,虽然这样一来,他可能就当不上皇帝了,但是好过让杨广继位导致生灵涂炭的强。
说到底,他也是皇亲国戚。
隋·杨坚:“李渊啊,你知道了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会如何处理?”
唐·李渊:“还能如何处理?当然是改立优秀的李二凤为太子了。‘龙凤猪’千古一帝啊,你若是有个这样出色的儿子,舍得惩处?”
隋·杨坚:“……”他就不该问这个问题。
唐·李世民:“多谢父亲。”已经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心里有一丝甜,他总算是被父亲偏爱了一回,没有想到父亲在预知后事之后,会改立他为皇太子。
在盘点名相狄仁杰的视频下面,多是夸赞之语,可也有一些没有眼力见的。
唐·骆宾王:“狄仁杰胆小如鼠,不敢反对武则天称帝。”
宋·欧阳修:“武后掌握生杀大权,狄仁杰是忍辱负重,引荐张柬之等唐朝肱股之臣,等待时机,完成复唐大业,乃是功高盖世。”
宋·赵匡胤:“这话说的,承认武则天是位明君很难吗?武则天虽然滥用刑罚,但是没有杀害狄仁杰这样的良臣。”
宋·杨万里:“不管怎么说,复周为唐的大功臣是狄仁杰,可见狄仁杰也是反对武后称帝的。”
宋·赵匡胤:“欧阳修、杨万里,你们反了天了,不知道朕是谁?”
赵匡胤气得不轻。
被点名的欧阳修和杨万里:“……”这是说不过他们,就以身份压人?
清·爱新觉罗·玄烨:“狄仁杰刚直不阿,举贤不避亲,是当代第一能臣,武后亦为他流泪。便是复周为唐,狄仁杰也是站在武后的角度考虑的。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考虑,儿子当然是比侄子亲,只不过是选择儿子当继承人就复唐了而已,并非是有意复唐。”
不管怎么说,狄仁杰为国家为百姓尽心尽力,是难得的良臣。若是对武则天心存不满,就不会报效朝廷,而是归隐山林了。
清·爱新觉罗·弘历:“玛法说的对,狄仁杰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后世之人却以复唐之功归在狄仁杰身上,给狄仁杰贴金,认为他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住有用之躯,以复唐祚。但是纵观狄仁杰一生,都没有复唐成功,狄仁杰至死是周臣。”
清·爱新觉罗·玄烨:“你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