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这期视频,我们继续来盘点“奸相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三个大字:杨国忠。
【说到杨国忠,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杨贵妃的兄长,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
其实呢,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
杨国忠是哪年出生的不详,可以肯定的是,出生于公元719年之前,毕竟是杨贵妃的哥哥嘛。杨贵妃名不详,出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七年,也就是公元719年。
古代女性名不详已经是基操了。
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杨贵妃的名字,小名玉环也是在一百多年后比杨玉环小一百多岁的人杜撰的。】
唐太宗李世民:“……”熟悉的感觉。
【杨国忠出身弘农杨氏,和隋文帝杨坚有共同的祖宗杨真,而杨坚号称是杨震的后代。
杨国忠是妥妥的官二代,舅舅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父亲是个七品文官——司士参军。杨国忠年轻的时候是纨绔二世祖,喝酒赌钱,不学无术,没有品行,遭到亲戚们的嫌弃。杨国忠受不了这委屈,气得去从军了,因戍守时的优秀表现当了益州新都尉。
这应该主要是张宽的功劳。
张宽是益州长史,讨厌杨国忠的为人,寻了个由头将杨国忠鞭打了一顿,竟然让杨国忠担任益州新都尉。
按理说,杨国忠应该当更大的官的。
这事之后,杨国忠就一蹶不振,直到杨贵妃成为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这才鸡犬升天,靠着杨贵妃的关系步步高升。
但是他本人不学无术已经深入人心,众人对他靠裙带关系升官都是鄙夷的。】
汉安帝刘祜想到了致仕的杨震。
杨·弘农杨氏·震:“!!!”被隋文帝杨坚碰瓷也就罢了,结果杨国忠也是他的后人???
弘农杨氏也出了不少败类啊。
汉武帝刘彻感叹唐玄宗李隆基不愧是“败家皇帝榜”榜上有名的人物啊,提拔宠妃的兄弟,都不看一眼品行,连益州长史张宽都不如。
张宽都知道杨国忠这个人不可大用。
想到卫青和霍去病能够领兵,一开始也是靠的裙带关系,他就忍不住夸赞自己慧眼如炬。即便是后来的李广利,也没有那么的不堪。
看来他能成为明君,幸亏没有一个拖后腿的外戚。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在看到天幕再度提及武则天有男宠时,集体心情不好了。
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了,还挺有闲情逸致的啊。
看来当皇帝的都这样,不管年龄多大,不论男女,都想要找年轻貌美的侍奉,管不住下半身。
武则天的子孙们对此没有什么反应。
唐中宗李显对自己有个当皇帝的母亲还是挺骄傲的,母亲临终前要求废皇帝称号,作为皇后与丈夫葬在一起,他照做了。
复辟李唐之后,朝臣不愿意承认周王朝,不愿意承认武则天是皇帝,他不乐意了。
他母亲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
别的朝代不认没有关系,但是他大唐必须得承认,毕竟后面的皇帝都是母亲的子孙后代,敢不承认?
武则天不是别人,是李唐复辟后所有皇帝的祖宗。
【奸相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为了爬上高位,掐媚奉承。杨国忠先是靠裙带关系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投其所好,而后巴结当时的宰相李林甫。
和秦桧一样,升官的速度飞快,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朝廷重臣。
杨国忠得到皇帝的宠信之后,并没有急着脚踢李林甫,将李林甫赶下台自己当宰相,而是熬到了李林甫去世,才成为宰相的。
是杨国忠不想吗?是因为李林甫也是一个奸相,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当杨国忠有实力着手对付李林甫的时候,还没有过上几招,李林甫就去世了,一些对付李林甫的手段都没有来得及施展,只是上了道开胃菜,让李隆基疏远了李林甫。
如果李林甫多活两年,相信杨国忠一定能像严嵩对付夏言一样,将李林甫给搞下台,弄死李林甫。】
唐太宗李世民心气不顺。
如果不是为了他大唐的子民,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固,他一点都不想帮李隆基尽快地结束安史之乱,就那样顺其自然得了。
可安史之乱影响大唐的国祚,他又不能坐视不理。
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李隆基的太子李亨之前拉了一个三人小群。在天幕盘点杨国忠的时候,群里的气氛凝重了。
李隆基从字里行间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太爷爷心情不佳,害怕不已。
他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在评论区找到太爷爷,私信请求太爷爷出手帮忙呢?虽然太爷爷远程指点他和李亨只有短短两个月,但是局势已经逆转,优势在我。
由于太爷爷是秘密指点他们,将领们还以为这都是他和太子李亨的功劳。
他这皇帝又有了威信。
但是现在,他是真的害怕太爷爷恼怒,又要开始教训他,让他去背兵书,要他去温习为君之道。他都七十多岁了,都到了古稀之年了,还要给人当孙子,被逼着学习。
谁懂他的苦?
被李林甫陷害罢相的张九龄悲愤不已,朝堂被李林甫和张国忠搞得乌烟瘴气,国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