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一起床,周慈青便也跟着爬了起来。
周慈青是带了满脑子现代那些新奇的吃食,脑子活泛得很。除却刚来这儿时,还不大会使灶屋里的锅和灶膛,后头会了,做出来的吃食就没有味道不好的。
他第一日给吴长庚带了竹筒饭,加了糯米,腊肉,豌豆,胡萝卜。佐以盐,酱油,油。要吃时就烧火,再将竹筒放入火堆中,直至炭烤得竹筒表面焦黄,便能吃了。
也有香菇腊肉,还有香肠竹笋,都是周慈青变着法儿给吴长庚做的。
顾虑到吴长庚的饭量,他每日都要盛满五根竹筒叫吴长庚带着走,免得他中午饿肚子。
吴长庚不愿周慈青同他一块儿早起,便叫他多睡儿,不必勉强自己。
周慈青摇头:“哪里是勉强我呢,我这也是愿意的。夜里头睡那般早,白天自然不会懒躺着。况且那菜都是你来切的,我不过是忙活着塞进竹筒里,算得上什么呢。”
见他乐在其中,吴长庚便不再劝。
周慈青也顺带着给自己塞了一竹筒的饭,留在午间滚进那灶膛里,烧热了再吃。
他在家里头喂鸡喂鸭喂大黑,上午吴长庚前脚一走,他后脚就赶着猪羊出去。
同村里小孩混熟后,他竟成了孩子王。
一直是在村中领头的吴向松问他:“我听人说,你和苏少爷在县城里做了生意,赚了大钱,为何还留在村中呢?”
周慈青抻了个懒腰:“哪里又赚了多少呢,不过是尚且能糊个口罢了。你想,这出人出力都是苏家的,我又能拿多少钱。再者,我想你们应是知晓我自寒冬便生了场大病,钱财都要花在这医药上。汤汤水水的,加上人参和燕窝吃了不少,哪还有余下的钱财。”
吴向松说:“怪说不得呢。我本不是在说你们为何不去县城里住,我是想着你聪颖,读书定是不差的,怎么不去考取功名。现在想来,你身子骨弱,要是真去考上一场,碰上寒冬腊月的在那贡房里,只怕是命都要去掉半条。”
周慈青满脸的敬谢不敏,连道:“你知晓便好。你自个儿好好读书,切莫伤了身体,免得往后后悔都来不及。”
周慈青是读得来四书五经,可若是叫他去细细钻研,那便是让他犯了难。
更遑论科举还有那写诗写策论,他是一概不会的。
他不大喜读书,却爱听这些幼童们的朗朗书声。最近他就将买来的蜜饯和饴糖分去,给他们甜甜嘴。
得了吃的,放羊割草的幼童们更是喜笑颜开,读书声越大了。
周慈青听着还犯了困,若非早晨起来,这些草上生了不少露珠,连他的裤腿都沾湿不少,他只怕是早坐下来打起盹了。
一个多时辰后,那些孩子们陆陆续续归家,周慈青也没停留。
眼瞅着前面一堆羊群涌过,没几天又碰上的吴愣子家俩孩子又碰上了他,还恨恨看了他两眼。
周慈青是懒得同人计较的,何况是俩孩子,犯不着上赶着吵闹。
可他成日里被这俩孩子糟心地恨来恨去,心里也不大痛快。回去就打算找苏知乐,让他自个儿去解决这些恩怨。
说曹操,曹操便到。
吴长庚进山第一天,周慈青放羊归家时便碰上了苏知乐。身边竟也没跟个小厮护卫,就他一人便跑来了。
正如周慈青没料到这才几天他就忙不迭跑来找自己,苏知乐也不成想他竟在放羊。
周慈青睨了他一眼:“这叫勤俭持家,可懂?”
苏知乐哼哼两声:“怕不是悭吝吧,你可是赚了……”
周慈青一把握住他的嘴,不叫他多话:“财不外露,你可曾听过?”
苏知乐乖乖闭上嘴,只那表情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周慈青便拿之前对吴向松所言的话来敷衍他。
苏知乐一拍掌,便道:“可巧了,我家中还有些上好的人参燕窝,不若给你送来。”
周慈青摇头:“无功不受禄。”
苏知乐:“可你本就在同我家合伙做生意,光是靠你,我要不了多长时日便能补齐上一回亏损的钱财了。何况我跟在你左右,一张嘴好似也利索不少。”
周慈青笑道:“可我已收了银子,那才是我费尽心思后理所应当得来的酬劳。”
苏知乐嘟哝着:“我还道你瞧着是个奸商,不曾想竟这般有道义。”
周慈青挑眉,哼了声:“你小看我了吧。”
苏知乐干脆摊牌:“好吧,那我便将实情同你道来。这人参燕窝也是你后头的酬劳,你自是能收的。”
周慈青晓得他这是有正事了,不然不会来找自己,便道:“路上不是个谈话的好地儿,回家了再谈。”
苏知乐心里门清儿,便正儿八经跟在他身后。
他平日里从不踏足乡里民间的屋子,自家那小院修得富丽堂皇,看那些低矮房檐便觉着好奇,多看了好几眼。
到了周慈青住的小院,没料想他还养了鸡鸭鹅,又将猪羊赶回了圈里。
熟门熟路的,和他那娇气公子哥的外表大相径庭,真叫苏知乐看傻了眼。
好在院内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也不曾闻到半点牲畜粪便的异味,想是他们一向收拾得妥帖。
周慈青将苏知乐迎进了客屋里,叫他坐好后,又倒上了自家熬煮的饮子,边喝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