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村长见他这般待人,心中更觉拜服,叫杨松云的威望竟在无形中长了一截。
  杨松云走去,还听见村长说:“那位小郎君姓周,讳慈青……”
  杨松云心道,真是巧了,他今儿个正好就在别人口中听见了那位周郎君。若是吴家村没有第二个姓周的,想来便是同一人了,倒真是种缘分。
  “欸,这可赶巧了,那周郎君便在前头呢!”村长拔了声唤道,“周郎君,且留步——!”
  杨松云便抬了眼望去。嚯,好生俊俏的小郎君。
  俊眼修眉,皓齿星眸,雪容鹤姿。打眼一望,倒不像是这乡间会出现的人物,应是那些世家贵胄子弟,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才对。
  却见他手中持着水囊,朝他们走来后,拱手行礼:“见过村长,见过这位官人。”
  小郎君也就端正了不过须臾,便抬了眸,伶俐着问:“村长有什么要事吩咐我的?我还要去给长庚哥送水囊,若是晚了,渴着他倒是我的罪过了。”
  村长道:“非是我寻你,而是这位官人找你有事。”
  他便为周慈青引见了杨松云:“这是我们封陵县新来的杨县令。”
  二人见礼。
  周慈青略微惊讶,却仍是不卑不亢,杨松云见状更是心生好感。
  杨松云问他:“这农具都是你做出来的么?”
  周慈青应道:“是。”
  杨松云赞道:“周郎君真是独具匠心,此等奇思妙改,当泽被农桑。”
  周慈青听着都面皮一红,连忙谦虚道:“不过一点奇淫巧技,当不得县令如此盛赞。”
  杨松云道:“为民为农之事,哪里算是小事呢?周郎君有此心意,我却不能叫天下有识之士寒了心。且这农具既是改进了不少,当在全县推行。我方才和村长谈及,农具竟是不止改良了一样,还几样在往后的耕种也能用上。如此,便称得上是惠农之盛举。”
  周慈青惊道:“杨县令过誉了。”
  杨松云笑道:“周郎君不必如此过谦。我们且瞧着今岁的农具是否能派上用场,若是用处大,全县都当知你的功劳。我也会奏明官家,嘉赏你的功绩。”
  这般若是再推辞,便是不识好歹了。
  周慈青真心实意谢过杨县令,面上仍是云淡风轻,任何功名利禄都不能叫他折腰一般。
  便是一旁的吴家村村长都比他更为激动。
  杨松云又是一番感慨,说了几句话,勉励了他几句,便各自分开。
  周慈青起先还是慢步走着,随后脚步就变快了,他竟是成了小跑。
  待到了吴长庚面前,已然是撑着双膝气喘吁吁了。
  吴长庚走来,责道:“赶得这般急作甚,后头可是有野兽撵着你?”
  周慈青扬起了自己的小脸,双腮都染上了红霞,喜道:“长庚哥,我改良后的农具要出名啦!刚来的杨县令说要让全县都用上。若是真有些用处,还要让全天下都知晓呢,甚至还要为我去向皇帝请名。”
  此前的端庄稳重一扫而空,如今的周慈青面上笑吟吟的。他眼儿弯似月牙,还带了点儿小得意,不住地拿眼去瞧吴长庚。
  吴长庚哪能让他就这般一直眼巴巴瞧自己呢,当即夸道:“你确实聪慧,我也一早便知你会有如此造化的,旁的人真是羡慕都来不及。”
  反倒叫周慈青不好意思了,扯了根狗尾巴草揪着,又把水囊递与吴长庚,小声道:“我再聪慧,也是你家的。若是有人要羡,连你也一块羡了去呢。”
  吴长庚听他这话,忽然觉着今儿个这天倒是更热了,他这面皮都被晒烫了几分。
  不待他再说些什么,周慈青便扔下了狗尾巴草,说:“长庚哥,我就不同你闲说了,还要回去做午食呢。你记得早些回来,别顶着大太阳干活。午时晒得很,要是你不归家,我就亲自来寻你。”
  他倒是比先时来吴长庚家中放肆不少。
  吴长庚哪里说得出二话来,他也是笑着应下:“好。”
  待周慈青走后,再不见他的身影,吴长庚方才埋头于田地之间苦干。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晚间。
  周慈青和吴长庚一并去菜园子里浇水, 给那绿油油的菜畦施些肥,再捉下虫。
  周慈青托吴长庚种下的辣椒和玉米种子都发了芽。虽说他不曾种过地,却上过学校安排的生活实践课,见识过那两种绿植是何模样。
  如今眼里心里都是这一排排的嫩苗, 觉着它们甚是可爱, 心里头也愈发欢喜。
  周慈青说:“待它们都长出来后, 我们就有玉米和辣椒吃了。”
  吴长庚不知那是何物, 但他从来不会扫了周慈青的兴, 笑着应下:“好。”
  周慈青说:“嫩玉米可以煮了就吃,又甜又饱腹。只放几根用以留种,再放上一段时日, 剥了粒,炒来吃。或是炸个爆米花出来, 都是很不错的。辣椒顾名思义, 就胜在一个辣字。多是作为调料,吃得大汗淋漓,保管叫你通体舒畅了。”
  吴长庚被他说得勾起了些好奇,道:“那我届时便要试上一试了。”
  周慈青笑着咧开了嘴:“自然。”
  第二日吴长庚又去忙活田里了,如今便是要种下麦苗。他就这段日子伺弄田地辛苦些, 地儿也不算太多, 从前也是这般忙过来的,不算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