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此事就交与苏知乐来办,周慈青也不介意做个甩手掌柜。
  苏知乐不大会看人,可他总得学。周慈青已是事无巨细地教授给他,总不能还拉扯他一辈子吧,他可不会这般好心肠。
  周慈青言毕就回去了, 这时正是傍晚, 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
  苏知乐留他吃饭不得,只好放弃。
  他转念一想,也清楚自己家做的饭食没有周慈青做的味美, 便蔫了。
  周慈青晚食吃的却不似苏知乐想的那般丰盛,不过是家中小馄饨罢了, 却是有滋有味。
  谁叫这馄饨是吴长庚亲手做的,心里念着想的都是周慈青的口味, 食量。他细细地做的这菜,比外面那些食店酒楼弄得还要精细。
  也不知他这从外看来粗枝大叶的男人,是如何做得这般好吃鲜美的菜色。
  吴长庚还问他:“开店的事如何了?”
  周慈青笑:“还得花上一段时日才能起头呢。需得让苏知乐去寻些厨艺有天分的人,慢慢地教了,才好让他们去顶事。”
  吴长庚心里有了数,招呼着周慈青慢慢些地吃饭,不用着急。
  周慈青自是应下,却在喝这馄饨汤时顿住。
  平日里不曾注意的事,在寻摸到了些苗头后,竟是全都有了端倪征兆。
  他本是不想去在意这些事,可它又处处彰显着存在感。
  周慈青期期艾艾地睨了吴长庚一眼。
  吴长庚自是一脸莫名,不知发生了何事,也一口问了出来。
  他心中是被猫爪子挠了一下,觉着周慈青怎样的情态都好看。却又觉得这般狎昵的想法不对,太过轻浮,强给它压下。
  周慈青摇头:“没什么。”
  还是得瞒着,就怕他是多想了。
  俩人继续相安无事,甜甜蜜蜜地过着,也让周慈青总能从蛛丝马迹中瞧见些吴长庚的情谊。一面狐疑着,一面又不安着。
  此事暂作不提,周慈青和苏知乐经营的食店却是要开业了。
  铺子上的牌匾也简单,名为“一口食店”。
  这回他们又不是弄的什么新鲜玩意儿,慢慢悠悠地买下了一家铺子,又叮叮当当,不用任何遮掩地装潢,最后便是简简单单地开了业。
  这倒是把封陵县原来那些商户们给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每回瞧苏家开业的动静,都能整出个不一般来。
  上回蔻颜坊就是如此,弄得那些胭脂水粉不但在大江南北流行,掀起了各色的妆容风潮,便是连那些宫里头的人都在用呢!
  且不单单是女子爱美,男子敷粉也是常有之事。
  试想若是能够把自己拾掇得朗月清风,让人眼前一亮,不拘是到了哪都会好办事。
  这样一来,蔻颜坊俨然是供不应求了。
  好在苏家招的人多,又正值农闲时,加班加点地干活,倒是也能把这货勉勉强强给供起来。
  苏家这钱是给足了的,那些个来工人也只有嫌自个精力不够,还没能生得三头六臂,哪里会觉得这做工的时日太长。
  主家给钱那般大气,加工也会给加工费,他们恨不得再多延些时日来让他们干活!
  这般风风火火,叫他们封陵县的百姓们日子也过得好起来了。不待逢年过节,隔三差五也能咬咬牙去肉铺割块肉回去吃,屋里头添置得也比往常多。
  哪个县令瞧了不乐得牙不见眼?简直是白送的政绩!
  这样一来,“一口食店”的平静就有些叫人讶然了。
  周慈青和苏知乐都不怎么急,前者是觉着又不是头一回开店了,怎么还能沉不住气来。
  后者是对他们的菜食极有自信,别说等县城里的人来吃了,就是那些人闻了味都会口舌生津,摸到他们的食店去尝尝那些菜!
  有几个被主家派来打探消息的,早去店里头候着了。
  进了屋也能瞧出这店是苏家的手笔——
  墙面都涂了白,亮亮堂堂的,桌椅板凳和其他地儿是一样的一应俱全。只是这两面的墙竟然多出一块横板,放着好些根圆凳。
  瞧着像是在面壁思过吃饭,不过那墙体上都绘有妙趣横生的画,坐在那里倒是有些意思,胜在个新奇。
  如此看来,似乎就是个寻常食店。
  他们暂且安下心来,慢悠悠地点了吃食。可这口气到底是松得太早了,待点了饭菜,这厨子开始颠勺时,他们方知这食店的霸道!
  香气浓烈逼人,不过是刚闻到那股气味,就觉得腹中饥肠辘辘,口里生了涎水。
  分明是来打探消息的,到了现在却竟是双眼发直地瞧着那后厨——
  这逼人的香气也引来不少食客,开食店的最紧要的不正是菜做得吸引人么,而“一口食店”便做到了这点。
  渐渐地人多了起来,往来不绝,风风火火,赞不绝口。
  吃食一事本就不似其他店铺,还需口口相传,试用迟疑。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吃就是好吃,难吃就是难吃,引来的食客自是不少的。
  第一日开店虽说不似上回蔻颜坊那般排起了长队,却也是不差的。早早备上的食材也给卖得一干二净,由此便是大获成功了。
  苏知乐心里美得不行,周慈青却浑然不在意这事儿。
  他正和吴长庚一并埋头于田野之间。
  上回种出了辣椒和玉米,留了种后系统就给他发了奖励,此次又是种子,分别是红薯和土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