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长安好> 长安好 第11节

长安好 第11节

  她年岁比他小,身量自也比不得他这个成年男子,而论起身份,他是朝廷命官,她为闺阁女郎,但不知为何,她却仿佛并不处于字面上的弱势一方。
  这些微妙气场,是装不出,也是遮不住的。
  只因他一贯是挑剔之人,而挑剔往往源于对事物的感知较之常人更为敏锐——
  魏叔易心中越发觉得稀奇,面上未动声色,含笑抬手:“叫常娘子久等了,还望见谅。”
  “我说好的午时之前,不算晚。”常岁宁看着他:“魏侍郎忙于公事,亦可理解。”
  对上那双眼睛,魏叔易愈觉新奇。
  说句并不算自大的话,他年少扬名,家世样貌才学天赋摆在此处——他从来不是优秀而不自知的那一类人,而自有记忆起即有称赞声铺天盖地,吵嚷聒噪,也由不得他不自知。
  因而光环在此,他与人当面交谈时,还从未在哪个女郎脸上见过这样平静的眼睛——没有仰慕,没有恭维,没有好奇,甚至是没有兴趣。
  魏叔易不觉失落,反觉省心。
  眼底笑意则愈深几许:“既已至午时,不如移步对街酒楼一叙,不知常娘子意下如何?”
  常岁宁思索一瞬,即点了头。
  二人遂出了茶楼,往对街而去。
  此处酒楼生意颇好,大堂已经坐满了食客,伙计直接引着魏叔易一行人上了二楼雅间。
  这是提早便安排过的——常岁宁心中了然。
  只是,这魏叔易怎就料到她一定会答应来此?
  嗯,虽说可用有备无患来解释,但她……也的确一定会答应。
  毕竟等谈完再回别院,大约便无饭可用了。
  而方才坐在茶楼中,便已嗅到这家酒楼的饭菜香气了。
  点罢了菜,长吉与阿澈去了外面守着。
  看一眼那年纪不大的小少年,想着那常家娘子的事迹,长吉犹豫再三,终究还是低声问道——
  “小兄弟,你是……被胁迫的吗?”
  阿澈不解:“什么胁迫?”
  “跟着常家娘子——”长吉示意他声音低些:“是被胁迫的吗?”
  “?”阿澈拿看待‘这位大哥你究竟在说什么鬼话’的眼神看着他,又肉眼可见地忐忑起来,生怕这话传到自家女郎面前:“这位大哥您慎言,女郎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长吉点了下头,遂默默闭上了嘴。
  雅室内,等待上菜的间隙,魏叔易将一枚玉佩递予了常岁宁。
  常岁宁一眼即认出了此物。
  “这是从那周二栓身上搜出来的,据称是常娘子之物。”
  常岁宁轻点头。
  是她的。
  是她当年离开京师之前,留给阿鲤的。
  阿鲤这些年一直带在身上吗。
  她接过,握于手中,仿佛还能看到阿鲤天真无邪的脸庞。
  “合州此行,魏某当真要多谢常娘子。”
  魏叔易和煦悦耳的声音打断了常岁宁的思绪:“魏侍郎谢我什么?”
  “需道谢之处,有二。”魏叔易含笑道:“其一,常娘子予我那几张供罪书,实是帮了大忙,若非如此,魏某此来合州的差事必不可能这般顺利。”
  常岁宁微微一怔:“那日你看到我了——”
  那人笑而不语,却是默认。
  常岁宁:“……”
  她就说,对方怎么说找到“常家娘子”便找到“常家娘子”了,原来早在她躲进他马车中时,就已经给他留下印象了。
  只是……明知有人溜进了他车内,他就这么干看着?
  这人什么毛病。
  她不由想到昔日好友于信中的诸多哭诉与无奈叹息——
  少时她极少回京,故而也不知这魏叔易幼时具体是何模样,对他的印象,皆是在好友那一封封信中得来的。
  她对魏叔易的印象,随着好友心态的转变而变化着——“我家儿子生得比女娃娃还要漂亮呢”——“我家儿子十分聪慧,真乃神童也”——“不过他好像有些嘴欠”——“这臭小子已气走了三位老师啊啊”——“我怎会生出这样的逆子呜呜”……连带着字迹都肉眼可见变得暴躁不再慈爱。
  “不过……常娘子怎会认出那是魏某的马车?”魏叔易试探地问道。
  这便是在套话了。
  常岁宁面不改色:“不曾认出,恰巧躲了进去,见那车内布置很是富贵,想必颇有来头,若刚好又有些良知,便必不会袖手旁观的——不成想误打误撞,刚巧送到了魏侍郎手中。”
  魏叔易神色恍然:“我便说么,若常娘子认出了魏某马车,又怎会不来寻魏某相助。”
  常岁宁不置可否。
  她的确认出了那是魏家马车,但她那时将魏叔易错当作了他家二叔魏毓,且……她那时还不知自己是谁。
  “这第二件要与常娘子道谢之事,便是喻公所托了。”魏叔易并未在上一个话题上多做停留,此时道:“常娘子凭一己之力自险境脱身,我并未能帮上分毫,然常娘子依旧肯赏面与魏某同行归京,让魏某就此白得了喻公一个人情。”
  常岁宁看向他:“何不两者相抵,你不与他讨这份人情了便是。”
  魏叔易不赞成地摇头:“岂能如此混淆相抵。我欠常娘子一份人情,喻公欠我一份人情,当如此算,才算清晰明了。”
  常岁宁看着面前认真算计之人,只觉此子脸皮颇厚,且厚得坦然坦荡。
  但胜在出手大方,不缺她肉吃。
  也罢,他既承认欠她一个人情,那阿增便也不算吃亏。
  毕竟在讨还人情此一事上,她历来不会手软。
  “冒昧问一句,常娘子可是习过武的?”魏叔易状似随口问道。
  常岁宁眼神微动。
  这魏叔易既然拿到了玉佩,见过了周二栓,必也知晓了她所为。
  阿鲤的身体自不像习过武的,但常岁宁需要解释自己的“异样”之处,故模棱两可地答:“些许耳濡目染而已。”
  “不愧是将门出身。”魏叔易笑了笑,不知被她糊弄过去没有,又问了些其它,看似出自关心,实则处处不乏好奇试探。
  常岁宁应付得有些累了,已在心底翻起白眼,好在饭菜很快端了过来——总算堵住了他的嘴。
  第12章 归京
  共用罢一顿饭,待自酒楼出来时,魏叔易单方面看起来同常岁宁已是十分熟悉了。
  因常岁宁亦作少年打扮,故而二人边走边谈的情形,乍看倒也并不违和。
  这竟还是个百里挑一的自来熟——听着耳边青年清朗之音,常岁宁于心底默默下着结论。
  此时那自来熟正说道:“说来,我与常娘子此番于合州一见,倒也算是过命的交情了?”
  常岁宁:“……算吧。”
  的确过命了,只不过都是过的别人的命——这一遭端了周家村与刺史府,可不是“过命”了吗,且是很多条命。
  长吉面颊一抽。
  过别人的命,算自己的交情——可真有郎君的。
  “说来有些奇怪,我与常娘子实有一见如故之感,倒像是许久前便认识了一般。”魏叔易笑着说道。
  他语气松弛又有些认真,并无半点轻浮,好似无关男女,单单只是在面对一位值得欣赏的投缘之人。
  常岁宁微微笑道:“或许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许久前便认识了。
  “今日多谢魏侍郎宴请,魏侍郎此时是否还要回衙署处理公务?”常岁宁未再给他开口的机会:“既如此,便不打搅魏大人办公了。”
  言毕,便带着阿澈告辞而去。
  魏叔易:“那常娘子慢走。”
  常岁宁已然转身,脚下未停,背对着他抬了下右手,当是回应了。
  看着那道透着飒然利落的“少年”背影,魏叔易笑了一声。
  混进了人群中的常岁宁松了口气。
  她当然并不讨厌魏叔易,也没道理讨厌他——
  但……此人的话就和他的心眼子一样,当真是太多了!
  她一边觉得不得清净,想左耳进右耳出,但又怕一个不留神被他套出了什么话来,实是累极。
  “郎君,您为何对这常家娘子如此不同,您一向不最是眼高于顶的吗?”长吉忍不住问。
  魏叔易:“常家娘子如此不同寻常,竟还算不得顶么。”
  长吉:“……”
  顶不顶不知道,但的确挺不同寻常的。
  “常娘子这般能耐,又这般有趣,横竖叫人捉摸不透——”魏叔易朝着衙署的方向走去,眼底始终有舒朗笑意:“实我见所未见。”
  长吉跟着他,小声嘀咕道:“郎君说的有趣……该不是常家娘子不乐意搭理您吧,属下方才特意数了,您说十句,常家娘子只回一句。”
  魏叔易认真纠正:“你懂什么,这叫沉着聪慧。”
  “这一遭属下算是看明白了……”长吉真心实意地发表了评价:“原来郎君竟是喜欢这种不爱搭理自己的女郎。”
  哪怕初识而已,此“喜欢”并非彼“喜欢”,但郎君显然不排斥常娘子就是了。
  “长吉啊。”魏叔易负手缓步而行,叹道:“这些年来有你在我身边,不怪我总能传出品性仁德大度之美名——”
  长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