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长安好> 长安好 第20节

长安好 第20节

  前脚说想一个人呆着,后脚便落泪说一人于天地间万分孤独……都是常有之事。
  或是自幼便没了亲生父母的缘故,妹妹的性情向来脆弱多变。
  又或正因心绪需要抒发,平日里醉心于诗词歌赋,偏他这个做兄长的天生不是那块料儿,妹妹虽不明说,但他自觉言行粗鲁莽撞,渐渐地便不敢往妹妹面前凑了,生怕惊吓了她,惹了她厌烦。
  总而言之,妹妹喜欢有才华之人——那周顶正好有那么几分。
  常岁宁默了一下,又问道:“我与此人是如何结识的?”
  虽说阿鲤落水之事未必就与此人有关,但既此人在阿鲤相对封闭的生活中排得上名号,便值得多加留意。
  “是半年前,在一场诗会上……”喜儿将前后经过大致言明。
  自在诗会上相识后,女郎便与此人常有书信往来,且女郎多次暗中接济此人——
  “……我竟还给他银子花?”常岁宁只觉不可思议。
  喜儿:“那周郎君常在女郎面前叹息自己家中贫寒,虽有秀才功名,一身才学,然科举之路道阻且长,举步维艰……”
  “于是,我便生出了供他读书科举之心?”常岁宁皱起了眉:“……他则允诺待高中之时,便风风光光来与我提亲?”
  “不不不!”喜儿赶忙摆手否认。
  第23章 另有玄机
  “并非如此的!那周郎君…或对女郎有此意,但女郎待他,只当投缘的诗友而已,只是不忍见其明珠蒙尘,抱负难展……才接济于他的!”喜儿说着,声音低了点:“况且,周郎君生得平平无奇……女郎照镜子照惯了,哪里会对那样一张普通的脸动其他心思呢……”
  咱就是说,家世和脸,总要有一个相当的吧?
  那周郎君兴许倒是想那般允诺呢,可她家女郎并不想要啊。
  女郎只想寻一知己谈诗论赋,布施善意来的。
  常阔听了半天,此时才松了口气,一拍大腿:“这就对了嘛!我们常家的女郎,哪里稀罕他来风光聘娶?他便是祖坟冒青烟中了个状元,咱们也不稀得看嘛!这饼画与旁人,还能有些盼头,可对咱们岁宁来说,倒还嫌硌牙呢!”
  常岁宁也微微松了口气,虽不知阿鲤这是叫做清醒还是传闻中的没开窍,但未曾轻易交付自身真心,总归是值得让人庆幸的。
  也或许,正因是不缺吃穿不短银钱,才不会轻易对那些有关未来虚无缥缈的承诺动心。
  他们阿鲤,是被捧在手心里,好好富养长大的小女郎,虽敏感却纯善,会因欣赏旁人才气而伸出慷慨接济之手——
  正因此,若此人当真与阿鲤出事有关,那便是绝不可饶恕的。
  喜儿说到此处,看了眼常岁安:“……郎君知晓此事后,疑心女郎为人所骗,便试着出言劝阻过……但女郎认为周郎君德行厚重,便未有真正听进去。”
  “善意接济是好事,咱们府中左右不缺这点子银钱。”常阔看着常岁宁,温声提醒道:“但若一片善心被人利用哄骗,那却是不妥的……岁宁觉得呢?”
  既说到此人了,那他做阿爹的,少不得也要提醒些。
  常岁宁点头:“是当如此,是以还须劳烦阿爹让人仔细查一查此人的底细。”
  常阔讶然又欣慰地连声答应下来。
  “此人平日里大致隔多久会送信来?”常岁宁继续问喜儿:“我不在府中这段时日,是否有信至?”
  “往常多是十日半月便有一封……至于这段时日,婢子便不知了。”喜儿说着,看向常岁安和白管事。
  自女郎出事后,她便未再离开过自己房中半步——女郎是在她眼皮子下出的事,这般处置在规矩之中。
  “有一封……”常岁安虽不太想提起此人,但也如实道:“大约八九日前,此人又悄悄从后门塞了封信过来。”
  “信还在吗?”常岁宁道:“我想看看。”
  “你妹妹问你话呢!”见儿子神情犹豫,常阔就要抓起手边的茶壶砸过去。
  常岁安这才道:“剑童……去取信来。”
  常岁宁又问喜儿:“还有从前此人的来信,可都还在?”
  阿鲤既是真心赏识对方才学,想必会留下来——
  喜儿闻言一时未答,只为难地看向常岁安。
  常岁安已是脸色涨红:“都……都在我那儿,剑童,你一并都取过来。”
  剑童应下去了。
  “先前女郎出事后,我与郎君也曾疑心是否与这周顶有关……故而便私自查看了此人最后写给女郎的那封信,想查实是否此人于私下约了女郎出门。”白管事在旁解释道。
  常岁安也羞愧道:“宁宁,此事是阿兄心急了,这才偷看了你的东西……”
  常岁宁不置可否,只问:“所以,上元节前那最后一封来信之上,并未提及相邀之言?”
  白管事点了头。
  也因此,他们才打消了这份怀疑。
  女郎虽与此人有往来,但并无越矩之举,平日里相见只有靠书信相邀,再无其它传话途径。
  加之对方八九日前,又曾来信相邀,倒的确不像是知晓女郎已经出事的样子。
  白管事将这些想法与推断,都说了出来。
  常阔若却是有所思:“倒也未必就全无嫌疑……岁宁当晚落水后,落入了歹人手中,岁安雇船夫打捞未果,在外人眼中是为寻物,但若落水果真是人为,那于凶手而言那便是‘死未见尸’,多少是会不安心的……”
  常岁宁点头:“所以,若此事与周顶有关,那八九日前的来信,或一为掩饰,二为试探。”
  ——试探阿鲤是否还活着。
  白管事思忖着点头。
  倒的确有这个可能。
  只是他们急着寻女郎下落,由信中查证罢便未再深究,加之喻公那边很快有了女郎的消息,他们便也未再揪着周顶这条看似并无异样的线了。
  眼下看来,女郎落水之事,与落入拐子手中——或为两件事,恰巧撞到了一起。
  如今后者经过已明,女郎又清楚地记着自己曾经落水,便该真正彻查前者了。
  信很快取了过来,足足塞满了一整只檀木匣子。
  常岁宁一封封看罢,道:“这些诗赋,果然不一般。”
  常岁安莫名丧气——妹妹纵然脑子坏了,欣赏周顶之心却仍不死吗?
  “正如阿兄所言,这是个骗子。”
  常岁安几人皆是愣住。
  “岁宁,此话怎讲?”常阔忙问。
  “从前单看不觉得如何——”常岁宁胡诌了前半句,才道:“如今放在一起对比着看,才发现这些诗词之风迥异,不似出自一人之手。”
  常阔讶异:“都是白纸黑字,还能区别出这个来?”
  “当然。”常岁宁道:“正如阿爹擅刀,亦精通骑射,纵然十八般武艺皆有涉猎,但钻研侧重程度总归不同,而各人武功路数也可窥见各自心性——同样,诗词造诣之风亦与作诗之人的阅历性情有关,而这信中所作,破绽便在此。”
  要么此人性情分裂严重是个疯子,要么便是绝顶奇才。
  但如此奇才必早显,正如魏叔易,遮都遮不住——而这般人才,必也不会缺“接济”之人了。
  “所以……妹妹,你是说,这周顶写给你的诗词,竟是他人捉刀?!”常岁安既惊且怒:“枉我还以为他当真有几分才学!”
  “才学应当还是有的,至少字写得不错。”常岁宁道:“可能是讨好之心过盛,知晓自己的卖点在才学之上,便不想失了这光环,偏又不能总写出满意佳作,这才挪用或让他人捉刀,一次未被瞧出来,便有了第二次。”
  阿鲤再如何喜好诗词,却到底年少,且又闭门造车——
  但她不同,她自开蒙起,身边的先生便皆是真正的厚学之士,集天下之最。
  故而这些东西在她眼中,便是一眼假了。
  “我就说……心安理得诓用女郎的银子,算什么君子?这伪君子必不是什么好东西!”常岁安既气愤难当,又有几分“果然被我料中”之色,一时间腰杆都挺直了。
  常阔拧眉:“那此人便摆明了是哄骗岁宁了……而才德有损之人,品性又能好到哪里去!”
  “没错。”常岁宁拿起阿鲤出事前收到的那封信,正是上元节前一日——
  她缓声道:“且,正是此人邀了我前去上元灯会相见。”
  这信上,另有玄机在。
  ……
  第24章 引蛇出洞
  “信中玄机,在此诗之上。”常岁宁道:“诗中虽未提及上元节三字,实为上元赋,而后三句之首,又分别藏有‘月’、‘桥’、‘会’三字——”
  二人诗词书信往来多次,旁人或看不出,但阿鲤必看得出此中相邀之意。
  白管事与常岁安能想到从阿鲤相熟往来之人身上追查,又查看了周顶来信,已算得上细致,但毕竟不算精通诗赋,未看出此中端倪亦是正常——而写信之人,用意恐怕便在此。
  他要的便是阿鲤看得懂,而旁人看不懂。
  常岁安自妹妹手中接过那封信来,看了又看,惊怒难当:“果然!果然如此!”
  说着,又交到常阔手中:“阿爹,您看!”
  常阔接过,却未细看,面色已经沉下:“于信上提早做下如此手脚,防得便是事后追查怀疑到他身上……照此看来,这周顶倒像是早有预谋了!”
  说是早有预谋,倒也应当不算很早——
  常岁宁眼底浮现一抹思索之色。
  那篇上元赋,与先前来信中的词赋相比,实在“粗糙”许多,藏字也不算太高明,倒像是临时决定要邀阿鲤出去……
  临时起意吗?
  常岁宁思索间,常阔已然起身来,沉声吩咐道:“老白,速将此人押来!”
  “阿爹且慢。”常岁宁道:“先勿要打草惊蛇——”
  “他算什么蛇,顶多是条找死的臭虫而已!”常阔犹在惊怒后怕之中:“阿爹要亲手剁了这混账孬货,给你出这口恶气!”
  常岁安跃跃欲试欲言又止——很明显,他也想剁,但又不敢自阿爹处虎口夺食。
  “是只臭虫不假,但此时真相未明,尚有一处疑点在。”常岁宁问道:“阿爹且想一想,此人既先后从我手中哄得钱财,便是将我视作了难得一遇的摇钱树来看待,而由这些信中可见,我与之并未起冲突矛盾,那他为何会突然起了伐树之心?”
  常阔神情一凝,变了眼神:“除非……是有人一次许了他更多的银钱,给了他更大的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