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长安好> 长安好 第583节

长安好 第583节

  “再看看吧。”渔姑盯着已写下最后一笔的女子身影,和那朱红大字:“多好看呀。”
  说着,拿右手抚摸着自己隆起的腹部,轻声笑着道:“他爹,我现如今一点都不怕了……”
  她的丈夫没听懂,问了一句,只听妻子道:“一点都不怕生个女娃来这世道上受罪了。”
  现如今,江都城的这片天,有这么多女娃撑着呢。
  刺史大人颁布了许多新令,不单鼓励女子出门做工学艺,也在严令打击人口贩卖,以及溺杀婴孩者一经发现处以绞刑,知情不报者连坐,等等新条例。
  历来人口贩卖中,最易受害的总是孩童和女口。而被溺死的婴孩中,多为女婴。这些条例虽未有言明是特意为女子而立,但却能切切实实地保护着她们。
  潮水涨得更高了,眼见骆溪等人乘坐小船上了岸,渔妇才与丈夫一同转身离开。
  天色已经黑透,四处点了火把和风灯,不少人陆陆续续地离开,骆溪却站在海边久久未动。
  直到有声音喊她:“阿姊!”
  骆溪转过头去,只见是骆泽正往此处走来。
  骆泽略有些喘:“阿姊,你怎还在这里……”
  “泽儿。”骆溪打断弟弟的话,抬手指向大船:“这便是长宁号。”
  骆泽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时也不禁被吸引了。
  他还是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见到这么大的船,他甚至需要抬头仰望,且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巨物带来的震撼与压迫感。
  “它长有足足二十五丈,可容下六百余人在船上行动生活。”
  “载重达三千五百石,我朝先前远洋的商船,至多载重两千五百石左右。”
  “我们还建了水密隔舱,你可知何为水密隔舱?便是假使有一只船舱进水,却不会流入其它船舱中——泽儿,这样的造船术,你是不是闻所未闻?”
  “对了,你看那里,那里刻有每个匠工的名字,都是每人亲自刻上去的,我的名字也在上面……”
  “……”
  骆泽听了又听,好几次想要说话,自家阿姊却完全不给他机会插言。
  他开始不再试着说话,而是静静听着,他听着这些话,看着眼前这样的阿姊,只觉她好似变了一个人。
  从前的阿姊,发髻永远梳得很整洁,衣裙总是干净清香,神态静雅端方;而今的阿姊,只拿一根看起来像是自己雕成的木簪挽发,两侧还散落下来几缕乱发,嘴唇微有些干裂,衣袖挽起至手肘处,格外简便的衣裙被海水打湿了大半,鞋上沾满了泥沙。
  她的神情也不再“端方”,反而透着某种怔怔的痴迷,这是陷入自己所爱之事中的模样。
  但就是这样的阿姊,给他的感觉却比从前更加鲜活了。
  静静地听骆溪将话说完,骆泽才道:“阿姊,今日既然试船顺利,那你随我回一趟刺史府吧?刚好父亲回来了,母亲也想念阿姊了——”
  阿姊已有一月余未回去了。
  “父亲回来了?”骆溪神情怔怔。
  骆泽点头。
  骆溪却露出迷惑之色:“父亲何时出的门?”
  骆泽:“……?”
  他叹气:“……祖母分明告诉过阿姊的啊。”
  骆溪想了想,不太记得起来了。
  “阿姊啊。”骆泽微塌下肩膀,无奈道:“您可真是我的亲阿姊……”
  阿姊这哪里只是痴迷,她的状态甚至都有些微醺了。
  骆溪抿嘴一笑,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水珠,抬腿道:“好了,走吧。”
  此刻的江都刺史府内,常岁宁和之前出门归来时一样,哪儿也没去,就待在自己院中,摆了场简单的家宴。
  老常,阿点,无绝,孟列都在,一起的还有姚冉,王长史,王岳,以及郑潮。
  食案依旧摆在院中,众人席地而坐,初夏晚风清凉宜人,席间说笑声不断。
  无绝的精神看起来很好,这段时日他在阿点督军的监督之下,于锻炼养生一事上初见成果。此外,大约还有常岁宁所行之事的影响,但最关键的……还当是他手里捧着的那只酒碗。
  无绝如今饮酒的机会少之又少,今日好不容易抓到机会,凡是在座之人,除阿点和常岁宁,及不喜饮酒的姚冉之外,其他人都被他挨个敬了两遍。
  阿点看在眼中,屡屡劝阻不成,脸都急得鼓了起来,凑到常岁宁身边,小声偷偷告状:“……殿下,您看他!”
  他的声音虽小,但伸手指向无绝的动作却十分不遮掩,无绝瞧见,赶忙将碗里剩下的酒倒进肚子里,见常岁宁朝自己看来,赶忙眯起眼睛,“嘿”地咧嘴一笑,带着几分讨好的赧然。
  这一幕若叫乔央看到,定会更加确信“阿无”就是无绝的转世无疑——阿无犯错时,便是眯着眼睛摇着尾巴,一脸鬼迷日眼的模样。
  无绝与阿无,此刻只差了一条尾巴。
  常岁宁也不想时时刻刻都过分拘着无绝,保持愉悦地活着也是很紧要的事,于是便与阿点小声商量:“今日情况特殊,便让他喝一回罢。”
  说着,夹起一块点心,放到阿点手里,作为贿赂督军之资。
  阿点督军喜食点心,他自己食案上的那碟早已经全部进了他肚子里。
  但阿点督军原则分明,此刻不免神情犹豫:“可是……”
  常岁宁又给他夹了一块儿。
  “好吧……”阿点将一块点心塞到嘴巴里,终于网开一面,边含糊不清地道:“那明日要多练一会儿才行!”
  无绝对此尚且一无所知,见自家殿下没发话阻拦,遂又乐滋滋地替自己倒酒。
  旋即问:“今日怎也不见钱先生呢?”
  无绝与骆观临,虽都是顶着假身份假名字,但二人目下尚不知对方底细,因二人并无交集,常岁宁轻易也想不起来对无绝说明钱甚的真实身份。
  无绝此刻之所以有此一问,动机很简单——多个人,他便能多敬两碗酒,如此而已。
  “钱先生家中族人来了江都,此刻钱先生应当在忙着与族人……”常岁宁想了个词:“叙旧。”
  钱甚及其“族人”,在叙一种很新的旧。
  听着那一声声亲切的“十九弟”,“十九叔”,以面具遮去了上半张脸的骆观临,身形逐渐僵硬。
  他僵硬地转头,看向一旁满脸热络笑意的母亲。
  他只是出了趟门,怎就突然多了这么多“家中人”?
  他只是离开了不足一月,竟也拥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新奇体验。
  骆观临眼神无奈地看着母亲——快停止这场无中生有的闹剧吧!
  金婆婆笑对钱家众人之余,抽空瞥了儿子一眼,这可是她好不容易经营来的局面!
  这不争气的臭石头说不定哪日就尥蹶子了,趁着他还在这儿,她这个当娘的拿他来用一用,为家中铺一铺后路,不是很合理吗?
  金婆婆半点不打算顾忌儿子的感受,毕竟这货跟着徐正业造反时,也没问过她这个当娘的感受。
  好不容易将钱氏族人打发离开,骆观临终于得以摘下面具,揉着胀疼的太阳穴,家乡话都冒了出来:“娘诶,您可真是我的亲娘诶……”
  金婆婆哼一声:“我倒想不是!”
  钱氏族人离开的路上,少年人钱郁小声问道:“父亲,您说钱先生他……”
  话未说完,便被父亲瞪眼打断:“什么钱先生?”
  “噢,十九叔……”钱郁缩了缩脖子,接着问:“十九叔他为何一直戴着面具示人呢?”
  说着,声音更低了些,眼神不安:“该不会是……逃犯之类的吧?”
  言毕,又挨了一记瞪:“逃什么犯?真若是逃犯,节使大人何等手段,又岂会查不出来?还轮得着你来担心?”
  钱郁想了想,觉得倒也是。
  “听说是样貌生得不好……”另一名族人猜测道:“但若只是生得不好,应不至于遮面,估摸着,或是生有异于常人之处,再或受过什么严重的伤,留下了烫痕之类……”
  另几人赞成地点头:“应当是了……”
  “如此便难怪了,这般才学能耐,却不曾入仕……”
  时下对官员选用有着基本的体貌健全要求。
  钱家众人几分唏嘘,几分遗憾。却又不免觉得,如今这世道,在朝为官的风险反倒更大,倒不如择一明主,为家族后代徐徐谋之。
  “上天厚待我吴中钱氏啊。”
  钱家人感叹庆幸着离开,短短时日间,他们已在江都城中置办了田产房屋,就此安顿了下来。
  另一边,常岁宁院中宴席已毕,无绝久违地喝了个大醉,被阿点扛着送了回去。
  郑潮未有急着离开,而是留下向常岁宁询问北境战事。
  郑潮忧国忧民是真,忧心自家外甥也是真。
  听闻北狄犯境,他一个反应便是揪心,而后便觉懊悔惭愧,令安为大盛抵挡北狄铁骑,身处险境之下,倒衬得他这个舅父不懂事了——哎,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写那封长信去问罪令安的。
  “郑先生不必过于忧心,今日我已打听过了。”院中一丛青竹旁,常岁宁与郑潮道:“此次北狄攻势尚在可控范围之内,崔大都督之前部署得当,现如今率兵在玉门关一带抵挡,占据上风,足以将北狄铁骑阻于关外……故而此战不足为虑。”
  郑潮便放心些许,刚点了头,但又忍不住担忧:“可若是……北狄再次增派兵力呢?依大人来看,是否有这个可能?”
  常岁宁的视线越过高高院墙,看向北方漆黑夜幕:“这是必然之事。”
  此战不足虑,但之后却不好说。
  北狄犹如凶猛豺狼,野心不死,一旦嗅到血腥气,必会相继扑咬上来。
  “若想要消止此战,只有一条路可走——”夜色中,常岁宁声音不重,眉宇间却透出冷冽兵气:“那便是将它们打残,让它们再爬不起来为止。”
  如若不然,倒下的便会是大盛江山。
  郑潮不觉间收拢了十指,眉眼忧色极重,最终长长叹息一声:“照此说来,便只盼着全面开战之日能晚一些到来……”
  说着,不免问道:“北境防线如今广阔,令安如今仅八万大军在侧,不知朝廷后续是否会有增派兵力之举?”
  常岁宁摇头:“尚未听闻。”
  如今各处都是战事,朝廷只怕自顾不暇,且崔璟此番应对得当,待他击退这万余铁骑之后,解除了眼前之危,朝中安下心来,暂时未必会舍得派重兵驻守。
  可防御威慑北狄,绝非一日之事,务必提早部署。
  若指望不上朝廷派兵,那么崔璟便只能就地募兵,但募兵需要大量钱粮,朝廷国库空虚,调拨钱粮的过程也必然十分艰难漫长。
  听常岁宁说明此中艰难之处,郑潮愈发直观地感受到时下朝廷之衰弱,甚至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次日晨早,常岁宁交代了孟列一件事。
  再隔两日,元祥受常岁宁所召,自军中赶回了江都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