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空茫茫的一大片黄土白地!
  只见旱渠之后的大片大片土地,看得出来原来是农田,但现在已经彻底不长庄稼了。
  长堤脚下还见一枯黄草色,都是生命力顽强的杂种,但再举目望去,越是远处靠近苇河的方向,草色就越来越少,目力所及,最远那边已经没有一星半点了。
  这一整片不知多少顷的旧田,都呈现一种盐碱化的白色。
  沈星低头细看,能望见的土地都板结得甚严重。
  她上辈子对各色图纸都有研究,其中包括河渠农灌的。皇宫藏书阁很多孤本,她看过不少特殊功用的建筑和设计,顺带也了解了一下这些特殊功用的东西最初产生的背后原因。
  她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二哥,后面这条是分隔渠,用来阻止土地盐化蔓延往南的!”
  可以说,梵州西郊被能人人为地重新设计过,并有一个能拿主意的能吏出大力贯彻到底。分隔渠建好之后,还得另外再修灌溉渠,才是真正用以灌溉。
  不再漫灌,但保证田内充足丰沛水分,并加以石膏土,种种措施,把农田的盐碱化勉强控制在旱堤另一边。
  这些种种,就不详说了,因为和裴玄素一行关系不大。
  刚登上另一边旱堤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震了一下,互相对视,目露震惊之色。
  实在是就算提前知道“不能种”,但当真正亲眼目睹这一大片望不见尽头的盐化泛白的荒芜田地之际,还是极度震撼的。
  沈星抓住最关键的一点,赶紧问:“朝廷知道了没有?”
  裴玄素不禁笑了一下:“当然是没有。”
  曾任沛州刺史的他,相当肯定地回答了沈星的这一个问题。
  沈星忍不住和冯维徐芳贾平他们对视一眼。
  徐芳忍不住说:“我的天老爷!”
  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裴玄素淡淡一笑:“前面这一大片,基本都是梵州鹰扬卫府兵名下的永业田。”
  没了永业田。
  数万府兵的家计生存如何解决?
  鹰扬卫养着吗?可军费划拨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一分一钱都有固定用途并必须写清楚去处被审查的。
  况且府兵有永业田,少了军饷,军费划拨和募兵相比,那是非常低的一个水平。
  裴玄素道:“好了,不必继续往前走了。
  他一声令下,一行人旋即掉头,然后很低调低观察了鹰扬卫兵卒几天,但发现府兵及他们的家眷都生活的比较朴素,依然像务农为兵的生存状态。
  这也合理,假若搞经商养兵,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谋逆了。
  十六鹰扬府轮值制,过分要命涉及三族性命的事情,不是每一个人都同意干的。
  应该还是务农为主。
  裴玄素仔细观察那些府兵及其家眷的手,他恨敏锐发现,府兵的妻儿父母们这些家眷的手,总体还是比较细腻些的,不像年复一年耕作的样子。
  或许说曾经耕作过,但已经有些年没有了。
  反倒是府兵个个掌心粗糙,骨节粗大,一眼望去也晒得很黑,小腿也粗,更像经年务农的样子。
  真有意思。
  这就和正常情况反转来了。就像瀛州鹰扬卫,府兵本人基本已经算脱产只当兵,耕种都是家人的工作,也就农忙时,卫所会放假让他们回去帮忙插秧和收割。
  裴玄素没有碰那些毗邻旱堤的稀落农田,而是估摸了一下,找了一个比较远些的村子,一行人赶着骡子过去,随意找了一户人口看着挺多的农家,借口水喝。
  这些人一坐下来,基本全部都是青壮年男性,一看个个都不同寻常,坐在院子里编筐的老人心里一突,赶紧藉着打水的功夫叫小孙子去从后门跑去寻家里的男人。
  但刚出后门,就被绕过去的贾平按住了,提了回来。
  老人大惊失色:“你们什么人?赶紧把我的孙子放下!天啊……”
  裴玄素抬起眼睑,“老人家,你只需告诉我,你家的这些地都是谁在耕。说了老实话,你们一家子都能平安无事。否则……”他冷笑一声。
  老人赶紧闻声望去,却见坐在大门外香椿树下石墩上坐了个颀长劲瘦的黑衣年轻男子,剑眉斜飞入鬓,一双线条艳丽的丹凤目,皮肤有一种病态苍白和阴柔,不怒自威,很有气势。
  这黑衣青年一开口,那群如狼似虎的男子立即微微垂首让到一边,如分花拂柳一般,这男子目光扫过来,冷电一般,不疾不徐,寂而骇人。
  沈星带着人在屋前屋后跑了一圈,突然她刹住脚步,望向墙角靠着的七个锄头。
  —— 寻常农家哪里用得上七个锄头?而且这七个锄头间隔距离,斜倚方向,非常规整,十分有行伍之人摆放东西的特色和习惯。
  入冬有些时日没用,有尘土,依然是摆放之出的原貌。
  她赶紧喊:“二哥!二哥——”
  他们走着一路,仔细留心过这一大片农户的田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这边都是平原,农田划分都是比较整齐的,但农户们冬季闲不住,总会收拾和看一看田的冬小麦。
  所以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些本地农户,普遍都是看一边的田,紧邻的另一边也会去看看,但普遍不如前者仔细。
  因此相当有趣,本地农户专心看顾的田片就像斑马似的,一行一行相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