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沈星心里“嗡”一声,因为孙传廷的险死还生以及假谢青灵脸色都惊变了。
  同时,她忽想起裴玄素今早突然改变的态度。
  愣愣站了半晌,她赶紧把信塞回去,飞速去找裴玄素。
  ……
  裴玄素没找到,沈星只得把信交给邓呈讳了。
  然而就在当日,一个惊变发生了。
  大皇子秦王楚治死了!
  他抢先带人前往虎口关鹰扬卫总府,在刚刚下榻的营房被一匕穿心身亡。
  倒伏在桌上,血流淌了一桌一凳一地。
  大皇子秦王楚治,是两仪宫皇帝唯一的儿子。
  第64章
  时间回溯到昨夜。
  大皇子秦王楚治一行之所以提前赶赴虎口关鹰扬总府,当然是有他们的目的的。
  表面鹰扬总府改制是十六鹰扬府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他们提前一步来当然是想为两仪宫一派争取保住更多的人和利益。
  但实际上,两仪宫这边却欲铤而走险的。
  杀了明太子!
  明太子一出,就将他们苦心造诣好不容易才成功聚拢到的中立派和开国功勋势力拉过去了。
  两仪宫这边虽有门阀,但这些门阀世家到底的不同心的,将来若遇上什么,说倒就能倒。
  两仪宫皇帝恼火这些就不必多提了。
  反正两仪宫目前看着和太初宫势均力敌分庭抗礼,并没有逊色于后者,但实际隐患并不轻的。
  都是大浪淘沙出来的佼佼者,走到今时今日,居安思危那是必然的。
  实际上每一个两仪宫一派的人核心人物,都深切感到己方的劣势和潜在危机,如箭在弦千钧一发。
  这一切都是因为明太子。
  有时候,可以用阳谋,就像当初龙江之变刺杀神熙女帝。
  形势可以迫使很多人无奈改变立场。
  只要明太子一死,中立派和开国功勋们及许许多多因为明太子重出而变得躁动的人,就回到了原点了。
  不然,再这样下去,神熙女帝腾出手来分化门阀,两仪宫届时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刺杀神熙女帝都做过了,暗杀明太子决定很快就定下了。
  “主营的位置,必然是让明太子銮驾驻跸的。”
  抵达虎口关十六鹰扬总府的时候,已经入夜了,大皇子秦王楚治带着高子文陈桥等人佯装率鹰扬总府属两仪宫亲信的府兵将领登山避人私下说话,实际楚治声如蚊呐,边观察底下改制钦差团将要驻跸的空营房区域,边低声和身边高子文陈桥等人讨论。
  虎口关地势险要,三面环山,面东守西,后方即京畿平原,这一带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北边濒临大河,乃王朝必遣兵扼守之地。
  不过现今改制前夕,鹰扬总府的旧寨墙已经扒了,空荡荡的大小校场也暂无人营训,营房建筑区总体分出三大块,南边的是已经改制完成前府兵和宿军、京军混编成的六万新军,已经抵达,准备等一切结束之后就进驻这个由前鹰扬总府改建而成的虎口卫。
  另一边的西边营区,则是已经摘衔卸刃正在等待改编的前鹰扬总府将领和兵丁。
  至于最后腾空并已洒扫干净的这眼下北边一小块营区,则是等待裴玄素所率的改制钦差团和护军进驻的。
  楚治他们先来的,随意在后者选了个地住下。
  表现随意,实际上并不随意。
  两仪宫这边连连暗中传书,在原鹰扬总府府兵将领的状似不经意的大力推动之下,最后腾出的才是北边这一块营房。
  “到时候一把火下去,他必然得往左边的山崖避逃!”
  楚治冷笑:“到时候,他必死无疑!”
  左边的山崖就是他们看好的最终重箭伏杀地点。
  从纵火的点,到銮驾避逃的路线,到最后抵达山崖,他们都经过精心设计。
  这次,必要将明太子置于死地。
  “希望这次天公作美,不要下雨,不然咱们就只能用火油了。”
  走到半途,霏霏细雨又下,楚治抬头望了望天,说道。
  一行人一路走一路说,到了楚治下榻的营房,又讨论了一阵,高子文陈桥等五六个人就各自离去,表面是回房休息,实际是传讯的传讯,安排的安排。
  高子文走到最后,前方陈桥迈步下台阶的时候,他突然一扯卸下自己的斗篷和外衣,把伞递过去,隔壁有个差不多个子的楚治暗卫立即接过,一抖都披上,斗篷的兜帽拉上,撑着伞,黢黑雨夜,走了出去,只当是高子文本人。
  而高子文则顺着两名暗卫的指引的方向,一闪,顺着廊道迅速走了七八步,轻轻一拉后窗,一闪身跃进了去。
  “殿下,有个事忘了说。”
  楚治刚刚洗了脸,屋里几个贴身太监宫人伺候,闻言回头,楚治奇道:“咦,高先生你外衣呢?”
  高子文却一脸的凝重,压低声音,“不好了殿下!”
  高子文是皇帝核心圈子的多年老人,从绥平王府时期就一起过来的,多少疾风骤雨,几次险死还生,楚治根本不疑有他,立即心一沉,赶紧疾步走上前去。
  然就在两人附耳低头之际,高子文突然从怀里抽出一把匕首,捂住楚治的嘴巴,一捅,“扑哧”一声,没胸而入!
  楚治刹那瞪大眼睛,可素来是个文士的高子文,此刻力道大得惊人,钳住楚治挣扎不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