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可到了这里,却有一个难题,十里花楼太大,里面人太多了。裴玄素已经令何舟飞鸽传书大部队,东宫正在追杀一个关键人物,所以才追逃进了十里花楼。
  这十里花楼熙熙攘攘的,里面连花楼的人和客人,怎么也得有个数千,地方又复杂,围拢可以,但进一步入内搜所却是办不到的。
  争分夺秒。
  ——所以裴玄素才会只让寇承嗣围拢关门,不许进出,这十里花楼想必门很多,他担心蔺卓卿从某个门跑了。
  至于第二点,搜人只是一个恫吓动作,用来给予东宫的人和蔺卓卿紧迫感的。
  但寇承嗣却有自己的主意。
  “现在怎么办?”窦世安李仲亨等一看就眉心紧蹙,这花楼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坊市啊,里面这么多人,搜都没法搜,万一让东宫的抢先把这个重要人物给杀了,那怎么办?!
  云吕儒和冯景垣还在前面正和景氏的人交涉压制——云吕儒陶兴望和卢凯之等人一路都没掉队,直至江边,他们水性不算很有把握,这才停下来,和寇承嗣他们一起过来的。
  云吕儒如今是官身,口才又好,正好继续和景氏扯皮,而寇承嗣窦世安李仲亨等人已经飞马直奔花楼正门了。
  寇承嗣扫了左右一眼,他很快就有了一个主意:“东边是上风位,放一把火!人就都出来了。”
  堵住其他门户,只开放几个,出一个关押一个,直接征用附近的大院全部限制行动,一个个甄别。
  虽大概率重要人物和东宫的人不会因为火势,从几个正门出来的。
  不过这样一来,里面不是迅速清空了?
  东宫的人和那重要人物成了标靶,禁军进入,立即就能进行搜索。
  当然,也有可能里面的争夺在此之前就结束了。
  但这样的变化,必然是有利于裴玄素一方的。
  短短一刹,寇承嗣迅速就拿定了主意,“裴玄素不至于那么逊的。”
  说的是被火势波及受到伤害甚至致命,寇承嗣并不觉得裴玄素会这么逊。
  这个办法倒是有利于己方的,只是……
  窦世安等人一听,眉心不禁一皱:“这不行吧,这样的天气,在上风位放火,岂不是一烧半城?!”
  南方民居木质居多,并且今天出了大半天的大太阳,木墙木壁和树木都已经晒干,一把火放下去,绝对一烧一大片。
  火势难以控制,也根本来不及通知百姓撤出啊!
  这得多少的民宅财产,并且波及不少人命!
  不说窦世安李仲亨林麟,就连已经迅速交代了李仲亨并准备冲进花楼的何舟和朱郢,甚至附近的羽林卫和宦卫,所有人不禁面面相觑,看向前面马背上的威风凛凛的寇承嗣。
  窦世安咬着牙关驱马上前,低声:“万一逼反了景氏,那该如何是好?”他和寇承嗣都是知道南方十一门阀的相关信息的。
  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哪怕何舟李仲亨等阉宦及底下的宦卫宦军,他们这些年作为神熙女帝的刀俎,也算做了不少让人发指的坏事,譬如罗织罪名,譬如抄家灭族。
  但一烧半个郊城,他们还真没做过。
  至于窦世安吴柏唐甄等等由上至下的文臣武将,虽或主动,或不得不被夹裹,在朝堂地方争权夺利,参与党争,你死我活,可他们从没想过刻意火烧半城致使无辜百姓因此丧命的事情。
  寇承嗣断言:“景氏此刻在迟疑,他们就断不会反!”
  朝廷和南方十一门阀,后者处于绝对的弱势,没有合适的时机,不会背水一战。朝廷不动,他们绝不会轻举妄动。
  更不可能单纯因为景氏这点私人恩怨而反。
  毕竟,抚慰使团南下是有正经事做的,不是故意来找他们茬的。
  寇氏的核心党羽黄郎政事何继昶、礼部侍郎李应几人、甚至鄂国公府寇承嗣本人的私人幕僚许蕴伍无瑕,也不禁说:“公爷/东翁,这不好吧?……”
  可寇承嗣举手就压下去了。
  他是副使,裴玄素不在,他拿的主意,当即就令心腹的南衙禁军上前,沉声吩咐几句。
  后者锵声领命,带着一队人点齐火把就往东边去了。
  窦世安林麟和李仲亨对视一眼,皱眉沉沉,但只得赶紧腾些人手,紧着去通知疏散。
  ……
  再说沈景昌那边。
  他们是正常速度的,后续落在明太子后面了。
  渡江的时候,正好漕军已经接信,江面临时管制,很快东西提辖司及寇承嗣等禁军大部队赶至,剑拔弩张对峙之中。
  他们几人也被拦在江的这边。
  常尚峰安慰他,说:“没关系,有同伴在城的那边,已经放了飞鸽传书过去了。”
  徐分急忙问:“那蔺公子?”
  常尚峰笑笑:“没事,放心,一起带回来,你们可以帮着劝劝。”
  徐分遂放心,又问:“那那边这么多军马和禁军,这是……”
  常尚峰说:“那是太初宫的人,裴玄素大概已经过去了。”
  沈景昌一边听着,一天举目眺望那边的江岸。他们站得远,正打算绕路渡江,日暮黄昏,很多东西都成了一片片黑影,他怎么举目去望,也没望见沈星和徐芳他们。
  只得掉头绕到十里外的上游,才总算找到漕船尽头,有一条小船愿意冒险载渡他们,就过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