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父亲一直一言不发,脸色沉甸甸的,时间长得,蒋无涯都渐渐沉默下来了。
  蒋无涯看到了父亲的皱眉,父亲的难受,和一刹那和他一样的愤怒情绪。
  他以为父亲动摇过,反覆思虑过,立场会有可能改变的。
  蒋无涯甚至以为,接下来应当会有一场他全力的规劝父亲。
  该传递的消息,他已经通过父亲的亲信叔伯传递过去了,父亲该知道的也知道。
  蒋无涯以为,有可能父子齐心,那这场政变兵谏今晚就能结束。
  两年之后,就是那个和他在地道消息室一起为三十万兰亭州北郊百姓拚命合力狼狈不堪的青年,也就太.祖皇帝的九皇子楚淳风登上帝位了。
  到那个时候,门阀、所有党派,就该肃清了。
  这也是父亲以身作则,这么些年一直都这么教导他的人生观的啊。
  蒋绍池尝试过钳制儿子,但他发现,儿子真的羽翼已丰独当一面,他钳制很快失败了,蒋无涯迅速整军并陈兵营外,手里拿着那卷太.祖遗旨了。
  蒋绍池站在大校场一侧,看着这个已经和他青年时一模一样的儿子,他一时之间,都不知是该欣慰还是难堪。
  蒋无涯一字一句:“为什么?”
  蒋绍池答不出来。
  终于,在梁恩等人惊愕和连声催促之下,这对父子分道扬镳了。
  蒋绍池咬着牙关掉头,一刹热泪盈眶,但他还是毫不迟疑翻身上马了!
  既各奉一旨,出了这个辕门,就是敌人。
  两个立场,两军对垒,为将者,你死我活,以击败和歼灭敌军为唯一的目的!
  隆隆的马蹄,如潮水一般,决然一份为二,往西南方向急行军而去。
  第123章
  整个京郊大营,就宛如一个砖石夯筑的特殊城池,东南西北正侧四个大门,蒋绍池父子二人各自控制一半,谁也奈何不了谁。
  父子大校场对话同时,陈兵营外已经结束,在各自接过一道圣旨那一刻,已经不知不觉呈现一种剑拔弩张。
  最后都没有动手,因为他们接的是护驾平叛和奉天靖道的奔赴圣旨,战场并不在这里。
  未到最后一刻,父子两人也不想兵锋相对。
  但,出了这个大营,就是敌人了。
  他们先是一个将领,先拥有一个信念,之后才是父子。
  蒋无涯喉结上下滚动,那双手战栗了片刻,他倏地转身,翻身上马,狠狠一夹马腹往南门而去,情绪未曾平复,但动作军令毫不迟疑。
  蒋氏父子,各率大军,分走两边,连夜急行军往禁军战场所在的邱谷一带以最快速速赶去。
  隆隆的马蹄,沓沓的步兵,金戈铁马,潮水般奔涌而出。
  夜色里,蒋绍池疾驰在中军帅旗的快马之下,他心里不是不难受。
  蒋绍池高大儒雅,至今仍不见太多老态,他正直守信,从年轻侠客为国毫不犹豫投身义军,抛头颅洒热血不在话下,他能养成蒋无涯这样一个儿子,身边能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忠义中立派将领,那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也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初徐家落魄,没入宫籍,他不但伸出援手,并且从来没有想过悔婚。
  他真的是个擎天般有信念并为此已经持之以恒种种斡旋付诸行动大半生的人,很让人敬佩的一个人。
  但现在已经没什么人知道了,神熙女帝和他其实是师兄妹,神熙女帝年少拜他父亲为师,两人算是青梅竹马,他守护她已经快五十年了。
  缘锵一面,擦肩而过,最后身份成了天堑,饮恨终生。
  夜风呼呼,眼下有些凉,一摸是眼泪,但蒋绍池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儿子好样的。
  但他最终选择了这条路,他也不后悔!
  现在就是在拼速度,谁也不能比谁慢,蒋绍池压下所有的情绪,他喝令:“传令,加快速度!骑兵先行!”
  “快——”
  一连串军令下,隆隆的马蹄声刹那急促起来,闷雷般滚动往西南的玉岭方向而去。
  ……
  蒋绍池久经战阵,蒋无涯也不差,两军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惊雷般的骑兵先头部队让京郊的地皮地震般颤动了起来,感觉到动静的京郊百姓惶惶,还在顽强坚持的夜市全部中断,纷纷躲在屋子里不敢露头。
  但现在也没人顾得上这些,大军行进,俱是如此,两军都竭尽全力以最快速度急行军往西南方向而去。
  玉岭这边。
  十四万禁军的剧战仍在持续,火花四溅,战况异常的激烈和胶着,但明里暗里各方人马,等待的都是京营那边的出兵消息。
  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先后接到飞鸽紧急传报的!。
  最先接获消息的,是距离相对最近接消息也光明正大的明太子。
  虞清飞跑过来跪地,呈上讯报,高兴地清脆的声音都高到破了音:“启禀殿下!蒋无涯蒋少将军接了先帝遗旨!整军自京营南门、东门而出,正率军往玉岭而来!他和蒋大将军大约各率十二三万的兵马!”
  蒋绍池可能稍多一些,但总体相差不大,整个京营一分为二。
  东宫这边都在紧张等待这则消息,虞清声音一起,大家几乎陡然大松一口气,当场就有欢呼声起了。
  明太子一身赭色软甲,眉目凌厉,展开详细急报一看,他沉沉的神色一展,大喜:“好!很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