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蒋无涯这边的京营部,十一万左右的精锐,分别奉军令负责古榕关和宜黄平原,也兵分两路。蒋无涯需要在大军离开了大营和明太子的眼皮子底下后突然展开动作,但却又不能跑出太远了
——前者,不能让明太子及时调遣兵马镇压来援;后者,五路分兵跑太远了,这个大包围围剿就不能完成了。
这个大包围围剿计划的起点在蒋无涯以及他的京营部身上,倘若他不能及时制胜,顺利干掉他的“搭档大将们”以及迅速击溃同一路的分兵的另外五万兵马,这个大包围围剿计划也就流产了。
两路京营分兵,蒋无涯自己亲领奔赴古榕关一路,而另一路奔赴宜黄平原的则由蒋氏铁杆的京营资深大将关振兴率领。
这两路的反叛战都非常重要,一定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完成反杀,并立即整军掉头,扑向来路。
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围点打援中路形成大包围的大战。
蒋无涯麾下两路京营的分兵都极其重要,时间也重要,任意失一个,这个大包围圈就难以形成了。
凭借明太子的本事,必然能挣脱出去的。
届时,只能不得不采用备用战策了。
都是久经战阵的人,蒋无涯一接到这两个战策,他匆匆看罢,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这两个战策定得非常好,是现在条件权衡下取舍的最佳。
但如果能用上正战策,谁会愿意不得不替补上备用战策呢?
那么现在,蒋无涯这边压力真的非常大,他的时间也非常紧张。
他甚至连提前布置都不能做多少,生怕走漏的消息,仓促之下,通知、命令、约定举事的大小暗号,研究这两条路径哪里最适合穿下手,如此这般飞速私下的传信。
剩下的也没法再做了,到时候只能看和部下属将营部的临场默契和配合了。
明太子给蒋无涯配的另一个搭档大将,可是开国名将功勋成国公、龙武大将军李如松的长子李鉴,后者乃蒙山关名将,和蒋无涯一样都是虎父无犬子青出于蓝的神熙朝名将;还有履国公司马南(这人为了让明太子出城,已经牺牲在东都的北城门神武门了)幼子司马荀,戴孝上阵,也是非常能打的。
这二人率的另外五万兵马,和蒋无涯的五万许京营部精兵合作一股,将奔赴古榕关。
另外一路奔往宜黄平原的蒋氏大将关振兴,明太子给安排搭档的则是一个熟人,意国公、武英大将军秦岑,及其所率的五万亲部。
秦岑也是个非常能打能干,上马能战下马能处理阴司,明太子真正核心圈子的人物,这个不用多说了。
总而言之,蒋无涯和关振兴的对手可不一般啊,即便是天赋绝伦和久经战阵、和手底下营部配合流利非常了得的两人,也不敢说能保证完成任务。
目前评估,也就五五之数。
最后的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好。
……
这一场大战,在十月初三的正午终于打响了。
蒋无涯的预感非常正确,就在他送走了沈星张聚之,匆匆掉头折返自己的将帐,紧急安排未曾停下过。
当天中午,午饭一过,集结整军的号角突然就吹响了,呜呜长声响彻云霄。
几乎是马上,朝廷大军大营,也立即吹响了集结号!
普通兵士和军马才刚刚缓过一口气来,干粮制备的目标才堪完成,明太子一刻都不能等,几乎是马上,就下令全军集结,按原定战策以最快速度奔赴目标的五大要塞,并将其占领。
不能等!
绝对不能让裴玄素冷静下来。
实际这四天多的时间,明太子和夏以崖紧密盯梢紧张等待,已经不能再多等哪怕一刻钟了!
一种亢奋直冲天灵台,不管是明太子还是夏以崖,此刻紧绷之余,连四肢百骸都感到了战栗。
这一计,虽冒险(明太子必死),但这两个都是敢冒险或者疯狂的人,只要事成,他们一切的目的都达到了。
滑竿抬着明太子迅速随中军水师分兵往葵水西岸的战船停泊区域急行军而去,明太子头发枯黄,两颊却有一种很激动的晕红,他还担心露馅,用防风冻的面巾蒙住半张脸,低声吩咐,等大堤一决,马上就把楚淳风放出来。
楚淳风他已经秘密送到古榕关那路分兵去了,由张蘅功常尚峰贴身保护,开国勋贵闵国公、大将戚孟兆亲自带着保护照顾。
他一去,事成,楚淳风就能马上接掌军中挑起大粱。
冯渊低声应了,急忙把命令传下去。
大军鳞动,震颤大地,呼呼迎面的尘土和带水汽的冷风,明太子倏地侧头望向朝廷大军方向。
距离和高度问题,他望不见朝廷大军,但那边朝廷大营兵马急动的动静却非常清晰。
明太子棉巾下的脸庞,露出一抹痛畅得近乎狰狞的笑。
裴玄素是吧?
他不会输的!
倘若不能赢得彻底,那就两败俱伤!
让他们一起死,都一起下地狱去吧!!
中军水师之内。
夏以崖已经翻身上马,率江左夏氏部的三千人虽水师大部队一起急行军冲往战船方向。
他明知道危险,当然不能把江左夏氏的亲兵全部带上去,江左夏氏就驻扎在中军较边缘的位置,大军一动,除了这三千之外,其余就悄然汇入西大营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