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秦二少夫人愣了一下。
  不是,有这种经历不是应该自卑的藏着掖着不说一个字,好让别人慢慢淡忘吗?
  你们怎么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了?
  秦大夫下了判决:“有错当罚,你今夜就去家祠,在祖宗面前静思己过吧。”
  “阿耶?”
  秦二郎不明白。
  只是一些口角之争,何至于就受此重罚。
  在祖宗面前当然是不能站着的,得跪着。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她在祠堂跪一晚上。
  现在天才刚暗下来,跪到拂晓时分得整整六个时辰,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受得了?
  “阿耶您好歹是正四品左谏议大夫,被一个五品的压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你还帮着他来训责自家人。”
  “你这个上级做得有丝毫脸面可言吗?”
  “逆子住口!”
  “既然你也没认识到错误,那你也去跪祠堂吧!”
  秦大夫要被这个蠢儿子气死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是没错,但他和童怀恩能一样吗?
  童怀恩是得天子重用的人,五品只是他的起点。
  而他已经老迈,升到四品是靠资历一点一点熬上来的。
  他大一级的品级在童怀恩面前毫无说服力。
  眼看着他将来会平步青云,现在不趁着机会赶紧巴结就算了,还结仇?
  左谏议大夫甚至庆幸他是现在就发难。
  他给老二媳妇一点惩罚就过去了。
  要是童怀恩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性格,暗暗记仇到以后。
  他那时也两腿一蹬下黄泉了,这两个招人恨的傻子不知会被整成什么样子。
  “童舍人,犬子不懂事,我给你的这个交代,你觉得如何。”
  千万别记恨上他们家。
  童怀恩满意点头,拉上自家夫人又往下一家去。
  这年头蠢货只多不少。
  童怀恩带着自己娘子一家一家的讨说法的事成为京城里一大奇闻。
  有鄙夷他气度小的,有羡慕香巧嫁了个好夫君的,还有嘲笑那些因为挤兑香巧被罚的。
  御史对于童怀恩的行为,呈了弹劾的奏折上到皇帝的御案上。
  贝恒打开看了下,大意就是弹劾童怀恩小题大做,持心不正。
  皇帝批了个“已阅”就下发回去了。
  并没有任何措施。
  还能怎样?
  这点小事,给你回个已阅就不错了。
  御史该感动得哭死才是,他甚至都没有已阅不回,他都还批了表示他知道了。
  经此事后,香巧面前再也没有敢嚼舌根的人了。
  他们都知道童怀恩是个护妻如命的,谁都不怕得罪。
  第77章 弘文馆
  休息了几日,贝钤的好日子也没有了,耳朵虽然要三个月后才能完全康复,但也不能真让他玩三个月。
  养了几天,问过太医,可以去学堂了。
  贝钤就被打包到了咸宁长公主府,收拾收拾去弘文馆了。
  周欢酒下学回来,听说小伙伴走了还挺难过的。
  主要是公主被陛下接回去了,她回来了不能再玩小孩儿,有个贝钤陪着也将就。
  但是现在另一个玩伴也走了。
  就算知道他会去弘文馆也掩盖不住周欢酒的悲伤。
  在学堂和在家玩能一样吗?
  学堂里的小伙伴多着呢,在家里只有一个啊。
  难过得她只能吃下三碗稻米了呜呜呜。
  太后:看着小嘴儿装的。
  能吃是福,能吃是福。
  第二日周欢酒到了弘文馆,果然见到了贝钤。
  先生把他带到杏坛上,“诸位,这是你们新来的同窗,贝钤。”
  一听到姓贝,学生们就估量到他的身份了,是个皇亲国戚,还是和皇上关系很近的那种。
  不然来不了这个地方。
  贝钤对着坛下的同窗们行了一礼,在先生的指示下自己拎着书箱往空位走去。
  他在之前的学堂还有书童伴读,但是弘文馆只有皇子公主才有资格带伴读。
  其他管你王公少爷还是重臣之子,全都得自力更生。
  让你来就不错了,还敢挑三拣四?
  他坐的位置离周欢酒很近,可能因为都是新来的。
  见他坐下来,先生开始讲课。
  贝钤的眼神渐渐亮起来,弘文馆的先生不愧是陛下请来给自己孩子讲学的,果然是高才。
  非是之前的先生那样照本宣科,而是灵活的解释,举出实例,引学子们思考作答。
  而且那些圣人言,也不是告诉他们,圣人说的话就是对的,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
  “今日书上这句,宰相肚里能撑船。”
  “是劝人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不与人计较。”
  “而又有人言,有仇不报非君子,有冤不伸枉为人。”
  “这两句都是古语有云的为人道理,但意义却完全相反。”
  “所以,做人做事,并不需要听从一家之言。”
  “而是看你愿意去做什么样的人,用你自己的经历去总结,什么样的处世方式适合你的人生。”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先生点他起来。
  学生问道:“先生,既然如今为人要听从自己,我们为何要学这些先人古语。”
  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很是高深莫测:“这个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