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全程自如得很,不见半点心虚。
实则她心里却是紧张的,如果皇帝真的想废掉她,这就是现成的借口。
是不是栽赃都好,证据其实是最不重要的。
直到顺利出去后,才松了口气。
皇帝没有当场追究的意思。
贝婧初升起了一点希望。
或许,皇帝只是想以抬举秦王来警告她,并没有真的想废掉她的意思?
恰巧这段时间的荒废表现不错。
那就再好不过了......
她还可以多准备些时候,胜算更大。
屋外候着的长烟等人见她出来,立刻迎上。
长烟担忧道:“方才听说陛下急召,奴婢都快担心死了。”
贝婧初微笑,“听到陛下传召,我反倒放心许多。”
面对长烟疑惑的眼神,她解释道:“怕的不是急召,而是不召。”
“除非上去就愣在那里说自己百口莫辩,只要面圣,就能有辩驳的机会。就算是死的,孤也能说成活的。”
但是周旋这么一会儿,她也累了。
乘着车回雾园,皓月已经在书房等待了。
她请示道:“殿下,是否要臣去寻觅真凶?”
贝婧初靠在椅子上摇头,说道:“那可不行,为了自证一个清白,就把咱们在暗处发展的人全抬到明面上,那可不划算。”
其实她和章婕妤是一样的,都不太在意真凶是谁。
一个想从这件事抽身,一个想借此事搞垮她。
想到还昏迷着的裕儿,贝婧初轻叹一声。
真可怜,竟连一个全心爱护的人都没有吗?
只不过她是阿姊,比不得生母亲近,她以为做母亲的,该将自己唯一的儿子当命根子疼爱的。
是她想岔了,谁规定了母亲必须全心全意的疼爱孩子高于一切。
连祁氏那样的人都有,章婕妤已经算心软的了。
这份怜惜没持续多久,她现在都自顾不暇,继续吩咐皓月道:“纠查证据是大理寺该干的,不是我们的活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水搅浑。”
“现在明面上看,是孤和秦王的龃龉最大,是他死后的获利者。我们就要再推一个、两个、许多个既得利者出来。让所有人的视线不再只盯着孤。”
皓月应是。
没多久,京中起了多则流言,说是这次刺杀秦王的凶手是谁谁谁,一个个都说得绘声绘色有理有据的。
(宝们下一章等我二十分钟)
第500章 时机
原本盯着太子的目光分散了许多,一滩水被彻底搅浑。
无辜被拉下水的倒霉蛋整日惶惶不安,有门道的都纷纷开始自行调查。
为了给自己洗脱嫌疑,积极程度不在大理寺之下。
这下贝婧初悠闲了起来,但随着蛛丝马迹一点点浮出,有一个人急了。
尤其是在听说证人已经被抓捕之后。
次日,贝婧初就得到了消息,安排刺杀秦王的人是五皇子。
但并非那证人坦白的,而是五皇子自乱阵脚,进了别人的圈套。
想要连夜灭口,却是人赃并获。
最后他也认罪了,在他看来,只要秦王死了,世家下一个该扶持的对象就是他。
一直跟在秦王身后,他可不是为做小弟的,而是借势和世家产生联系。
现在准备够了,就不需要那个挡路的兄长了。
贝婧初已经懒得鄙夷他的脑子,从小都习惯了。
顺理成章的,五皇子被终生圈禁了起来。
他倒是得了和贝靖裕一样的荣耀提前开府,不过原因是皇帝不想把他关在皇宫,太碍眼。
听说被押送去的时候,除了他的生母朱妃,无人去探望。
......
这般之后,京城里才是真正平静了一段时日。
直到十七岁的醉梦中醒来,她还是没做好孤注一掷的准备。
嘴上说着早死早超生,心底里更是想多准备一会儿。
她在等一个时机。
若是等不到,就等到自己的钱财将尽、弹尽粮绝的时候,不得已破釜沉舟。
贝婧初承认,她自己有在逃避父女兵戎相见的那天。
但是她逃避着,有人却不逃避。
宫里的探子来报,皇帝已经写下了废太子诏书。
现在她明面上的势力和声望,比起两年前确实弱势太多,几近于无。
现在废太子,看似确实没有阻碍,只待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接到消息的贝婧初惨然一笑,瘫在椅子上良久,可笑她在裕儿遇刺的时候竟还抱有过希望。
以为只要自己不威胁到天子的权威,就能熬到父死子继的时候。
原是那时,废她的阻力比现在大。
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们都在等机会。
既然自己没有时机,那就创造时机。
这次秋猎,就是时机。
......
贝婧初筹划着秋猎的事,同时周欢酒的婚期也到了。
早些时候,她和殷楚被太后赐婚。
贝婧初有些讶异,但也只是惋惜。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总要继续生活。
倒是周欢酒红着眼睛来问她,会不会怪罪她不忠贞。
贝婧初有点无奈。
她从不是给人发贞节牌坊的,怎么会因此事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