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至于姜瑶如今位于的南市,可以说得上是全城最大的综合集市。
  新鲜果蔬,玉石珠宝,丝绸布料,药物香料……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南集市找不到的。
  这样品类丰富的市集,举国上下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上辈子姜瑶进京走的也是南门,一进京就被热闹的市集吸引,头次见识古代集市的繁华,她就跟农村刚刚进城的土包子一样,趴在车窗看个不停。
  直到车驶离了市集,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上一世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宫中,所以哪怕在京中居住八年,也鲜少有机会外出逛集市,对南市还保持着上一世的新鲜感。
  自打进城,她就情不自禁被热闹吸引,拉开车窗的帘子,探头探脑东张西望。
  市集拥堵,马车在人流中艰难前进。
  林愫看姜瑶看得那样入迷,干脆对姜拂玉刀:“阿玉急着回宫吗?”
  姜拂玉转过头来:“你想说什么?”
  林愫说道:“我想带阿昭下去走走,马车坐久了,孩子也需要透透气。”
  这话可真是说到了姜瑶的心坎上了。
  听到这话,姜瑶立刻睁大水汪汪的眼睛,将期许的目光抛给姜拂玉。
  姜拂玉也不好扫了父女两人的兴,加上今天时间还早,走走又何妨?
  便笑道:“前面找个地方停车罢,只要阿昭高兴就好。”
  ……
  马车在一个人少的地方将三人放了下来。
  姜拂玉和林愫下车的时候,已经戴好了帷帽。
  姜拂玉是因为其身份不好被人察觉才需要掩饰容颜,只是……姜瑶不明白林愫为什么也要以幕离遮面。
  刚下车,林愫就牵起姜瑶的手。
  “这里的人比老家镇子上多,阿昭跟紧爹爹和娘亲,千万别走丢了。”
  其实暗处有那么多随从看着,根本走不丢,只是林愫还是习惯性叮嘱。
  他刚说完,姜拂玉也牵起了姜瑶另一只手,两个人把姜瑶一起牵着她向前走。
  姜瑶左右看着自己被握着的两只手,心想这可真是一种神奇的感觉,她居然能在古代体会到这种被爸妈共同拉着逛街的体验。
  市集上的小贩提着一箩筐一箩筐的花在市集边沿卖,还有人用新鲜的花朵编成花环和手链。
  花团锦簇,让人应接不暇。
  摊主都是会看人的,但是看见姜拂玉和林愫出行要以纱遮面,还牵着个容貌精致的小女童,就知道他们大抵非富即贵,是个可以宰一刀的冤大头,一个个凑上来推销自家的花。
  “客人,来看看我们家的桃花吧,这些桃枝是我连夜剪的,今早才从城外挑过来,可新鲜了,放在家里,愉悦心神。”
  “客人,来看看我们家的花环吧,小姑娘长得这样水灵,带上了花可就更好看了。”
  “小姑娘,看看我们家的手环吧……”
  忽然有人将一个编织手环捧到姜瑶面前,姜瑶还没认真看,就下意识伸手接住。
  那个摊主立刻顺势把手环的系带解开,迅速缠在姜瑶的手腕上,一边微笑着对姜瑶说道:“小姑娘好眼光,这个手环是棠棣花编织而成,古书上不是有句诗说:‘何彼襛矣,唐棣之华’,以此唐棣花盛开之郁丽寓意周王王姬下嫁时的繁盛,说的也正是此花……哎,好了,你看,是不是很好看!”
  姜瑶回过神来时,她莹白如玉的手腕上就已经挂上了几朵淡黄色的小花简单编织成的小花环,漂亮的飘带在她腕上缠绕,嗯……末端还打了个死结。
  姜瑶心想:不会要被讹上了吧。
  摊主说道:“小姑娘肤色雪白,就该配点淡颜色的花,二位客官瞧瞧看,是不是好看?给你们孩子买一串吧!”
  姜拂玉摸了摸她的头,“阿昭喜欢吗?”
  还没等姜瑶回答,她又回头问摊主:“这个多少钱?”
  “不多不多,承惠一两银!”
  姜拂玉示意白茵付钱。
  摊主们见真有冤大头,一窝蜂闹哄哄地聚上来。
  “小姐,等等,看看我的桃花,我的更便宜,我的只收半两银子!”
  “也看看我的。”
  随从匆忙将摊贩们拦下。
  ……
  姜拂玉和林愫早就拉着孩子闪到了一边。
  虽是小跑出来,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风度和优雅,连仪态都没乱过。
  林愫附身替姜瑶拍拍她裙子上的灰,打量起姜瑶手腕上的花环,微笑地对姜拂玉道:“我竟不知,京城的物价竟已成了天价,一束花串还要一两银。”
  “阿昭欢喜,千金难得。”
  姜拂玉说,“我摸不清阿昭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该送她什么礼物,她之前说只喜欢你给她送的木偶,却不想要我给她的,难得看见阿昭感兴趣的东西,我这个做娘亲的,当然要立刻送她。”
  姜瑶心跳微动,原来她之前对姜拂玉说的话,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她打量着手腕上的花束,是挺好看的。
  或许八岁的孩童脑子中局部地方还没有发育完全,天生与成年人不同。姜瑶总感觉自己重生后,会有意无意间表露出孩童的天性,会被这样的小东西吸引。
  反正是姜拂玉主动送她的。
  这么好的机会,姜瑶当然要适时拉进和姜拂玉的感情,她拉了拉姜拂玉的手,迎着阳光冲她甜甜一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