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正中间还书写着一块四字匾额“闹中取静”。
  姜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林愫要不带侍卫了,学宫本来就是静心学习之地,平日学子入学宫学习,甚至都不允许小厮贴身随侍奉,如果他们带上侍卫,简直太过张扬。只怕林愫也不忍心打搅这份独属于文人的宁静。
  林愫带着姜瑶来得算迟的了,他们在饭馆里休息片刻,踩点到达,他们一进场讲学刚刚好开始。
  这个讲坛是露天的,由四面院墙围成,拾阶而下,中间是宽阔的广场,姜瑶看见这个建筑,觉得其构造似乎正好符合某些物理上原理,可以起到增音的功效。
  里中占据了好位置的学生盘腿而坐,而外围的人没有位置,就只能坐在外面台阶上或者站着最外围。
  姜瑶的位置就是最外围,连坐的位置都没有,只能站着听,她身高实在不够,哪怕踮起脚,也只能看见人家的屁股。
  忽然林愫将她抱了起来,抬高她的视线。
  这样一来,姜瑶就能看见里面的人了。
  坐在最中间讲案前的那位先生看起来年纪并不算大,和林愫差不了多少。
  剑眉星目,从五官上的轮廓来看,放在旁人眼里,他大抵也是个样貌不俗美男子。
  为什么说是放在旁人眼里呢?
  ——因为他年纪轻轻就蓄了胡须,姜瑶的审美还停留在她穿越前,她喜好肤白貌美的小郎君,这一脸大胡子总是让姜瑶心里觉得有些膈应。
  他应该就是伍卓了。
  伍卓目光凌厉,看起来整个人严肃板正,不苟言笑。
  见到他,姜瑶就联想到穿越前在学校遇到的那种又凶又严厉的老师。
  他对着诸位学生,声音明亮如洪钟,开口便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欲立国之纲纪,必张四维,以使其民,则纪纲立而国势振矣。”*
  在讲坛前,一位身穿学宫服的学子挺直脊背,不卑不亢地与他对辩:“如何而能使民?”*
  “欲使民者,必先爱民,而后有以处之。”*
  学生又问:“爱民之道若何?”*
  伍卓答道:“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赦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税敛,则民富矣;卿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
  伍卓一开口,下面的学生连忙埋头记笔记,手速快到飞起,生怕有所遗漏。
  场内无一人说话,四周回廊只回荡着师生间一辩一答的声音和学生们书写的沙沙声。
  一问一答持续了约莫半个多时辰,那名学生拱手行礼道:“学生受教。”
  姜瑶听得出神,忽而反应过来,林愫已经抱着她许久,小声说道:“爹爹,你不累吗?”
  林愫朝她眨眨眼,示意她安静听。
  讲学在一个时辰后结束,散场时,林愫这才将她放下来,拉着她走在散场的人群中。
  说他柔弱吧,居然硬是撑着抱了姜瑶一个时辰。
  “阿昭觉得,伍先生的讲学如何?”
  姜瑶回想起方才的的论答,讲的是治国之策,伍卓性情严肃,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听起来未免有些乏味无趣。
  但若认真细听,便能发现他的逻辑都非常通畅,每到瓶颈之处,只得他三两句点播,又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姜瑶点头道:“甚好。”
  林愫笑说:“那把他骗回来给阿昭当夫子好不好?”
  ……夫子?
  姜瑶:“啊?”
  第28章 泛舟
  姜瑶没有想过, 林愫带她出来,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
  朱夷明死后,姜拂玉已经开始为她物色新的夫子, 只是后来因为姜瑶生病耽搁了一段日子。
  林愫之前也有对姜拂玉说,他亦有意替姜瑶挑选老师,姜瑶本来以为他只是说说, 他入京才不久,对朝廷中的人都不甚了解,只是替姜拂玉掌一下眼罢了。
  没想到他行动起来比姜拂玉还快,人都找好了。
  “可是……”姜瑶有些犹豫。
  “阿昭不喜欢吗?”
  姜瑶说道:“适才不是听学宫中的学生们说,伍先生当年为逆贼求情,不得入朝为官吗?”
  公主太傅, 也是朝官之一,非朝官不得胜任。
  不知道为什么,听见这话,林愫眼神一黯,伸手抚过她头顶:“规矩是人定的, 就好像当初所有人都觉得女子不能为帝, 但时过境迁,没有谁要一直墨守成规, 事在人为,一切都是可以改的。”
  他拉起姜瑶的手, “现在这件事的决定权在阿昭,你想不想要伍卓当你的夫子?”
  “唔……”
  姜瑶思考起来。
  从偏好上来说, 姜瑶心目中的理想夫子除了要博学, 还有涉及了很多个方面,比如:性情要温和, 颜值高。
  虽然这个时代崇尚严师出高徒,姜瑶并不喜欢太过严厉的人。至于长得好看,姜瑶天天盯着他的脸,也可以感觉到心情愉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