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说到这里,林愫叹了口气,“其实,同在一个学宫学习,相处的几年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彼此之间哪怕不相识,也都眼熟对方。”
“当年学宫诸生中,我所结交的远不止他们,只不过阿昭现在见过的,听到过的,也就这几个罢了。”
生长于上京,十六岁考入崇湖学宫,在学宫中结交天下群英。
崇湖学宫可是南陈的一流学院,每年招收学生不足百人,要经过重重考核,许多人倾尽一生心血努力,都难以迈进学宫半步。
放在姜瑶那个时代,林愫就是相当于高分考进某高校少年班,活脱脱的天才。
姜瑶还以为林愫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完全没有想到,这一问居然被她钓出林愫如此风光一段过往,也算是意外之喜。
她先喝口茶冷静下。
再抬眼时,她已经换了一种眼神,作为穿越加重生、已经埋头苦读了二十多年的她望向林愫,现在她的眼神中全是发自内心崇拜。
学霸加校草,他身上的buff可算是叠满了。
姜瑶问道:“所以,爹爹也是在学宫上学的时候结识娘亲的吗?”
“是呀。”
林愫承认:“肃宗皇帝……也就是你皇祖父有二十余位公主,其中最出众的,除了你的大姨母阳城公主,就是你的娘亲锦城公主。”
林愫口中的姜瑶的大姨母阳城公主姜青玉是肃宗皇帝的长女。
说起来,姜瑶的这位姨母也是个奇人。
肃宗年过四十才开始开枝散叶,阳城公主是他第一个孩子,又是中宫所出,出生之时肃宗大喜,大赦天下为她祈福,后来更是如珠似宝地养着。而阳城公主本人也很争气,神武无双,年纪轻轻就能挽十力弓,把没用的太子弟弟甩了十万八千里。
年少时肃宗替阳城公主与西胡四皇子订下婚约,及笄时远嫁,虽说是联姻,那时候西胡就是南陈的番属国,她纯纯是低嫁,出嫁时身为南陈公主的仪仗极大,婚车如楼房般遮天蔽日。
肃宗更是大张旗鼓在京中给她置办府邸,在她的嫁妆中备下千里马,只要她想家,可以随时翻越山岭,回京小住。
当然,皇帝宠女不足为奇,这位公主奇的是,后来危阳之难时,阳城公主正在西胡王宫中,得知夫族与南陈交恶,她趁人不注意,灌醉了守卫,亲手持刀割下了丈夫的头颅,带着奴仆十余人,单骑千里奔走,突破重围回到了南陈。此事更是一时美谈。
被一个女人偷家,西胡后来被南陈将士耻笑许久。而阳城公主“杀夫报国”的故事,还被改变成了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世人颇为称赞。
姜拂玉是肃宗的第十四女,虽然现在登基为帝,但当初,她的确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加之母亲早逝没有外祖家支持,比起耀眼的长姐,的确略逊一筹。
“但若论相貌,众公主中,无人能及你的母亲。”
林愫回想起了少年时刻,眼光有些迷离,好像想起了什么美好的往事。
说起到这段往事,他的眼里泛着光,语气竟也变得宛若情开初窦的少女一般柔婉。
“我随父亲入宫时偶遇了你的母亲,彼时她穿着青裙带着她的妹妹们穿过长廊,我就站在远处的阁楼上见了她一面……”
姜瑶问:“一见钟情吗?”
连林愫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姜瑶问起这件事的时候,他无意中笑了下:“对呀,貌若春花之灿烂,使人心向往之,久久不能忘怀。”
姜瑶默默地想,这个一见钟情和见色起意有什么区别?
姜拂玉当然是长得漂亮的,姜拂玉的生母是肃宗皇帝的宠妃的宁妃,当年这位娘娘可是被誉为京城第一美人,她身为宁妃之女,样貌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但平日里,众人在乎她手中所拥有的权势盖过了她样貌上的优劣。
人们大多被她折服于她的威压,对她也多是敬重,从而也忽视了,褪去帝王冠冕,她的长相在女子中堪称艳绝一流,哪怕放在贵眷如云、美色遍地的上京城,单单把容貌拎出来说,她也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但是“一见钟情”这事发生在林愫身上,他还是作为对别人一见钟情的一方,着实有些太不争气了。
姜瑶心想:谁能漂亮得过你呀?
她清了清嗓子,忽而拉高了声音问道:“所以,爹爹为了见娘亲一面,特地办了场诗会,买通宫里的人给娘亲送请帖,结果被拒绝了,你还躲起来哭了一场?”
这是白青蒲说的原话,姜瑶一字不落都记下来了。
她心里装了点坏水,故意说得大声,想要看林愫窘迫的样子。
林愫果然立刻低头喝茶,无奈地笑:“不要揭爹爹的短嘛……”
“如果爹爹没点本事,她最后能成为了你娘亲吗?这些也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不提也罢……”
他叹息声如风一般飘散。
可姜瑶没打算放过他,“那白夫人和你又是什么关系?”
仅仅只是朋友的夫人吗?
既然都提到了情感上的问题,姜瑶不妨多问两句,偏偏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故人之子,故人之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