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六十年前,南陈的史馆被一把火烧去,残余书卷,全被搬到翰林院旁边的文库。
  平日里,除了管理文库的官员进出调取书卷,到这里来的就只有谢兰修一个人。
  所以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和姜瑶的随从,并没有他人。
  听见“哥哥”这个称呼,谢兰修语气已经有些不自然了,“当、当然。”
  “……不对,”谢兰修似乎想到什么,又补充说道,“臣那日说的话自然作数,只是殿下还是不要称呼臣为哥哥,这样不符合规矩。”
  “有什么合不合规矩的?”
  姜瑶背着手往前走,笑容如春光般明媚动人,“我只知道,我也称呼女官们为‘姐姐’,她们都很高兴接受,谢郎君比我年长,我自然和可以称一声‘哥哥’,或者说,谢郎君不喜欢我这样叫你?”
  可是他怎么能和女官一样?
  南陈虽有女帝称朝,但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男女之别尚在,男女七岁分席,公主称呼女官为“姐姐”是亲昵和善的称呼,是殿下平易近人的表现,但如果称呼男子……他怎么趁殿下年幼不懂事而占她便宜!
  谢兰修一时着急也不知道该怎么辩解,只是连忙摇头,脸色愈发红润:“没有,只是微臣受之有愧。”
  他的反应着实好玩,姜瑶笑意渐深。
  或许是觉得自己仗着活了三辈子调戏小郎君不太厚道,姜瑶适时收住,开始讨论正事。
  “三郎君现在要准备回府吗?”
  姜瑶注意到谢兰修此刻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似乎正要准备离开,他没有带侍从,只有一个人扛着书箱,里面是他准备带回家中去请教祖父的书卷。
  听姜瑶又喊回“三郎君”的称呼,谢兰修怔神片刻。
  她是被自己的话束缚到了吗……
  他心里隐隐失落,但这样的称呼总归是符合规矩,很快调整好表情,回答道:“是的,今日家中小聚,母亲令微臣早些归家,与家人们共用晚膳。”
  “哦,”姜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你的侍从呢?”
  “微臣的二兄已经在南宫门外守候,接微臣回家,微臣平日不喜人打扰,故而很少随身携带侍从。”
  二兄…来接他?
  姜瑶微微皱眉,觉得有些奇怪。
  她了解谢兰修家里的情况。
  谢家有四个儿子,皆是主母所出,正好凑了个伯仲叔季,谢兰修排第三,上头还有两个哥哥。
  谢夫人年轻时身体不好,头两胎都是体弱多病,生到谢兰修这里才好一些。
  他大哥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药罐子,因为是长子可以承袭爵位干脆利落地躺平,每天研制养生秘方,酒坛泡枸杞,只求能活久一点,深居简出,以至于姜瑶压根没见过几次。
  而谢兰修这位二兄长倒是个很能折腾的,因为无法袭爵所以他只能靠自己,明明身体病弱,还要熬大夜奋发向上,立誓有朝一日要凭借自己努力盖过祖辈们的功绩。
  姜瑶上辈子时常听别人提过这位谢二郎,只不过从来没有跟他见过面。
  ——她上一世认识谢兰修的时候,谢家二郎就和他祖父一样驾鹤西去。
  因为劳累过度,他这位二哥直接把自己累死了。
  古代版本的猝死。
  姜瑶有些疑惑,她重生回来这个时间节点,不仅英国公还活着,谢兰修的那位哥哥也都还活着吗?
  从前她总感觉谢兰修和他两个哥哥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从前在一起的时间那么长,谢兰修总是不愿意提起那两位兄长。
  他二哥居然会来接他,真是有些稀奇。
  姜瑶于是说道:“谢郎君,我送你出宫。”
  谢兰修心中微微一动,这次没有拒绝,“那就有劳殿下了。”
  书箱看起来很沉,被他背在身后,他还要保持仪态挺直身子,着实有些困难。
  他真是够用功,回府一趟,还带那么多书。
  其实,背书这种工作一般都是侍从做的,姜瑶如果带了内官,一定让他帮谢兰修搬书,但是她现在身边只有临春临夏两个女孩子,所以该谢兰修还是自己背吧。
  为了迁就他,姜瑶也随之放慢脚步。
  她心里盘旋折话术:求人之前,总是得先寒暄一下。
  姜瑶跟在谢兰修身边,忽然问道:“郎君,你知道谢知止谢大人最近在做什么吗?”
  “殿下在问家父吗?”
  谢兰修思索着道:“父亲每日事忙,奔波与官衙,晨起晚归,大概是在为破案而忙碌吧,今日十五日,恐怕都无法回府陪祖父用晚膳。”
  姜瑶眯了眯眼睛,开始切入正题,“听闻,崇湖一案,母皇已经交由谢大人处理。”
  谢兰修脚步一顿。
  自小生长与世家贵族,谢兰修怎么会揣摩不到姜瑶对他提起此事的用意?
  他前日出门时听母亲叮嘱父亲,“虽说只是死了个歌女,但此事牵连甚广,关于宫中那位郎君的谣言满天飞舞,利用生民无知造势,其中必有人故意而为之,如果真查起来,恐怕会得罪不少人,夫君要小心为上……”
  谢兰修垂眸看着眼前的女童,她眼里浮现出担忧的神色,她也是在担心自己的父亲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