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姜瑶认得清河郡主,上一世姜瑶储君之位不稳,引得不少人觊觎,清河郡主姜玥便是其中之一。
  和苏培风母亲避讳不同,清河郡主的父亲直接给她冠以姜姓,简直恨不得向全天下昭告自家女儿身上有姜氏血脉。
  苏培风眨了眨眼睛,目光虽然平和,但是姜瑶还是从中捕捉到了一丝畏缩。
  “殿下,我们要过去吗?”
  苏培风很少会害怕一个人,她性情柔弱却刚毅,可她现在还是个九岁的孩子,会表露出害怕的表情也正常。
  莫非姜玥欺负过她?
  苏培风说:“清河郡主三岁学射,能百步穿杨,射技非常人能比,投壶于她而言雕虫小技,我们比不过她的。”
  姜瑶眨眨眼,“去,怎么不去?”
  苏培风便没有回拒,姜瑶牵着她的手往前走,周围的人看见是姜瑶,纷纷让出个空位,姜玥摘下红绸带,低头便看见两个小姑娘站在身边。
  方才她没有去大殿,也没有见过姜瑶,但她认识苏培风。
  只见姜玥下巴一扬,勾唇笑道:“不是上次那个手下败将吗,你的衣裳修补好了?居然还敢出现在我面前。”
  苏培风脸色一白,姜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拦在她的身前。
  姜瑶目光如炬,“清河郡主,你第一次见本公主,就要大放厥词吗?”
  短短两句话间,一场交锋在两位极其尊贵的女孩子间展开。
  今日跟随在姜瑶身边近侍的宫女是临夏,她心中一惊,完全没有想到,素来平和的公主殿下,居然也会表露出咄咄逼人,和人争锋相对的一天。
  姜玥眯了眯眼睛,目光转移到了那个才到她胸口的小姑娘身上,片刻后,露出了微笑:“原来是公主殿下,真是抱歉,方才没认出殿下,说起来,我还是殿下表姐,还请殿下看在这层关系上,饶了表姐方才的失言。”
  姜瑶亦回以微笑。
  姜瑶的笑容这么温和,不具有攻击性。她十分随意地握起箭篓中的一支白羽竹箭,似是漫不经心地往青铜壶中抛去,箭入铜壶那刻,所有人都听见了姜瑶的声音。
  “真是奇怪,同姓为堂异姓为表,方才本公主才听了郡主的名讳,郡主冠姜姓,与本公主同宗同源,不该以表相称。”
  姜瑶眉头似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踩到了人们的心尖尖上,越说越叫人提心吊胆。
  “郡主既然自称为我表姐,似乎不合规矩,”姜瑶笑着道,“表姐不妨把姓改回去,这样你我以表姐妹相称就妥当了,总不能让我来改姓吧……”
  周围但凡机灵点的,就已经从她的话中品到了不对劲。
  尤其是当公主殿下说到那句“改回去”,更将这种不安推到了顶峰。
  姜玥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双唇抿紧。
  然后,只见姜瑶又笑了笑,摆摆手道:“开个玩笑,表姐不要当真,我年纪小不懂事,只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真的让表姐改姓?”
  她虽然年纪小,但出于身份,谁都没有办法轻视她所说的话的重量。她说开玩笑,谁知道是不是真是出于童言无忌的一句玩笑话,还是暗藏女帝的不满,借年幼公主之口打压。
  姜玥捏紧手中的白羽箭,目光在这位公主身上游走。
  父亲曾经和她说过,公主出身乡野,畏畏缩缩,根本不足为惧,可现如今,这位公主竟然能够通过抓住她话中只言片语来攻她的心,竟是不容小觑。
  看来父亲的预估失误了。
  姜玥看着青铜壶,忽然兴起,“殿下既然来了,不妨赏个脸,与我比试一场,就来个最简单的玩法,你我各十矢,中壶口为一筹,中双耳为半筹,连中多算一筹,十矢之后定输赢。”
  中壶口,则是将箭从铜壶口中投进去,中双耳,则是穿过铜壶两侧那两个小铁环。
  苏培风站在姜瑶身后,隐隐露出担忧的表情。
  “殿下……”
  可她的手被姜瑶握住,姜瑶的掌心如此温暖,她没有看她,而是转向姜玥:“既是表姐相邀,表妹不敢不从,若单定输赢,岂不无趣,不妨大家各自取一物件,作为赌注?”
  姜玥笑:“倘若我胜,公主殿下不妨将发上的东珠赠予我。”
  “好呀,”姜瑶笑了,“可我喜爱表姐这一身华服,若我胜出,还请表姐割爱,回府后将这身华服送入宫中。”
  苏培风猛地抬眼,姜瑶此话,莫非是受方才姜玥挑衅自己那句“你衣裳修补好了”所影响?
  公主殿下,是为了维护她吗?
  姜玥眯了眯眼睛,“此乃旧衣,殿下为何会稀罕这种东西?”
  姜瑶坚持道:“我愿遗以明珠,表姐不舍得以华服相赠?”
  “好,那就用我这身衣裳为赌注。”
  姜玥答应得十分爽快。反正她不觉得自己会输。
  这是一场充满刀光剑影的投壶,新回宫的公主殿下和以射技名扬京城的清河郡主杠了起来,以明珠华服为赌注,比试投壶。
  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围观之人居然多了起来。
  司射捏了一把汗,这可真是两位小祖宗,幸好今天准备的只是简单的投壶,而非真正的射箭,毕竟三月三那日比试射箭,清河郡主可是一箭射破了苏小姐的衣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