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那人身着公主的礼服,满头珠钗翡翠,但脸色尤其苍白,几番欲言又止。
  她咬着唇,似乎犹豫许久,才开口喊道:“皇妹。”
  新城公主,姜玥的生母。
  姜拂玉微微蹙眉,“皇姐拦在此地,是有事单独想要与朕说?”
  新城公主“噗通”一声,跪在姜拂玉面前。
  “陛下,阿玥她不是故意的,她只是平时被她父亲惯坏了,她今天绝非故意冲撞公主殿下,”在无人的宫道上,她叩在姜拂玉身前,“还请陛下恕罪,阿玥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请你看在昔日的情分下…原谅她!”
  姜拂玉拢在玄色的披风下,垂眸看着跪地不起的姐姐。
  “皇姐既知清河郡主已被教坏,何必来与朕说这些?”
  姜拂玉目光淡淡,声音冰冷,“原谅被父亲教坏的她,再原谅她那个惯坏她的父亲吗?”
  新城公主身子不住颤抖,眼角的泪止不住掉落。
  她听见姜拂玉的声音居高临下地传来:“皇姐今日来求朕,想必皇姐已然知晓了。”
  “您有四个孩子 ,长子长女随母姓,而两个幼子从父姓李。”
  “皇姐与我从师学习,先生曾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朕怜惜皇姐一片慈母之心,可朕亦是母亲,亦不会容许对朕女儿有威胁的人存在于世,有的东西从一开始已经注定无法挽回,至于剩下的——决定权在皇姐手上。”
  话罢,姜拂玉迈步离去。
  新城公主重重叩在地上,身子瘫软无力。
  许久之后,她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臣,谢陛下恩典。”
  第54章 远虑
  “公主姐姐, 公主姐姐,你走慢点……”
  小郎君的嗓音柔弱,像只小猫一样在姜瑶身后鸣叫。
  姜瑶自觉走路速度并不算快, 可小郎君踏着小碎步,似乎怎么也追不上。
  在他声声呼喊下,姜瑶放缓了脚步, 徐徐带着他穿廊而过,到了东殿的正堂中央,宾客渐渐地多了起来。姜瑶拽着上官寒走了一段路,才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放下了小郎君皱巴巴的衣领,皱眉道:“你叫我姐姐?”
  如果没记错,上官寒比她年长两年, 真要论起来,也该是姜瑶称呼他为哥哥,他却跟在自己身后,喊了一路的姐姐。
  水榭的风徐徐,姜瑶穿的不多, 侍女连忙给她罩上了一层小披风。
  上官寒也站直了身子, 因为年长,且又是郎君, 他在生长上占据天然优势,真要直起身子, 上官寒明显比姜瑶要高上许多。
  两个人面对面,姜瑶需要抬头才能与他对视。
  上官寒被家人养得极好, 无论是样貌装扮还是心性, 十岁的小郎君完全还是个小孩子,怕生且羞涩, 眼眶有些红红的,脸上带着点婴儿肥,白白嫩嫩好像一只包子。
  这副委屈巴巴的模样,搞得姜瑶方才欺负了他一样。
  触及他含泪的眼眶,姜瑶不觉间怔愣片刻,她忽而有些好奇,上一世上官寒刚刚接手上官家那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眼前这个天真纯澈、由内白到外的小郎君,变成那个芝麻馅的黑心东西。
  见姜瑶迟迟不回答,上官寒心里有些忐忑,眨着带泪的眼睛,似乎以为自己不能称呼她姐姐,便嗫嚅着道:“公主殿下,我不是故意的……”
  父亲说入了皇宫就要谨慎,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宫里的规矩,他要称呼眼前人为“公主殿下”才对,这声“姐姐”是不是他说错话了?
  姜瑶张了张口,想要解释什么,但最终闭嘴不语。
  或许是方才林愫看小郎君性格太包子,又或者是当爹的觉得姜瑶太暴躁,怎么看都觉得这俩孩子是一对姐弟组合,所以没点眼力见的林郎君大手一挥,直接默认把姜瑶定类为“暴躁的姐姐”。
  姜瑶和他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
  “弟弟乖……”
  姜瑶伸手踮起脚尖,爱抚地摸了一下小郎君的头顶,“我就是你的公主姐姐。”
  她勉强接受了自己有个年纪比自己大两岁的“弟弟”,同时有些恶趣味地想,要是上辈子的上官寒知道自己被姜瑶称为“弟弟”,会不会恶心到当场拔剑自尽。
  宫人们在花园里设下曲水流觞,利用庭院里原有的沟渠布局,通过抽取干净的井水,令活水充盈沟渠。
  冰冷的水流在水沟流动,遍布庭院四角,然后再在上面放上酒盏和点心,顺水飘动,宾客次第落座。
  在曲水流觞的中间,置有笔墨,有琴师坐于高台之上,缓缓抚琴,一盏琉璃莲花盛于小托盘上,随着水流流动,琴声停止,莲花停留之处的宾客便要献上墨宝,作诗一首或作画一幅。
  上官寒出身在商贾之家,他似乎人生头一次接触这些士人间的风雅活动,刚刚走入庭院,就忍不住好奇地探头往里面望。
  只是,他也不敢凑近看,而是紧跟在姜瑶身上,当一个小尾巴,小声道:“公主姐姐,好神奇。”
  姜瑶直接带着他走到个最偏僻的位置坐好。
  小郎君眼眸明亮,他盯着水上漂浮过去的托盘,想拿又不敢动手,回头征询地问姜瑶:“我可以拿一个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