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姜瑶看着水中飘荡的点心,心想他刚刚还没吃够?
  上官寒的表情这样无辜,显得额头上那点红痣也那样灵动可爱。姜瑶也忍不住像一个温柔的大姐姐一样安抚道:“自行取用便好,这些都是膳房专门给客人准备的。”
  得到允许,上官寒这才探手伸向转动的点心,从中取了一块牛乳流心酥,轻轻地咬了一口,他吃点心的习惯和他现在的性格一样,温吞缓慢,咬了好几口,那点心才叮出点蚊子包大“伤口”。
  姜瑶问道:“很好吃吗?”
  “嗯嗯。”上官寒点头。
  他腮帮子鼓了起来,小嘴微抿,好像一只小仓鼠。
  姜瑶眯了眯眼,一双眼珠子骨溜溜地绕着他转。
  姜瑶回想起方才见到的白青蒲、上官究……每个世家赴宴家眷人数都要记录在案簿上,哪怕白青蒲是忠勇侯府的世子,恐怕也无法将外人带进宫闱之中。
  上官究今日能够带着孩子出现在宫中,大抵得是林愫或者姜拂玉的安排。
  南陈想要拉拢亲近上官氏一族的世家贵族能从上京排队到江淮。
  姜瑶寻思着,哪怕上官家再有钱,充其量也不过只是商贾之家,根本入不了国君的眼。
  所以,上辈子上官寒想要得到皇族的支持,都是费尽心思扶持尚且身为储君姜瑶,而不是去摇姜拂玉。
  姜拂玉不可能主动邀上官家入宫,除去姜拂玉,那就只有林愫了。
  莫非是林愫想要拉拢上官家?
  姜瑶心想:林愫这是和她上辈子想到一块去了?
  上官寒已经吃完了一块殿下,姜瑶随手给从水中他捞了一杯茶:“润润嗓子。”
  他干巴巴地道:“谢谢公主姐姐。”
  姜瑶心说:不用谢。
  等他润完嗓子以后就知道,天底下没有任何一杯茶是可以白喝的。
  上官寒茶喝了半杯,把嗓子眼的点心都冲入腹中,喉咙又清爽了。
  姜瑶顺手把他的杯子移开,上官寒一抬头,就对上了公主姐姐的坏笑。
  他心里一咯噔,而后,恶魔的低语便在耳边环绕:“嘿嘿嘿,你喝了我的茶,就必须要告诉我,你什么时候进京的?又是怎么样进宫的?谁带你们进宫的?你爹爹今天进宫想要干什么?他进宫前有没有跟你说什么话?”
  上官寒:“嘎?”
  ……
  林愫让人把桌上快放凉了的绿茶撤掉,让人换成了温开水,“上官兄身体不好,就别喝茶了,怎么不让他们换成温水?”
  上官究摇头道:“我这次能够入宫,多亏了青蒲和林郎君,还是尽量低调,在宫中能少引起注意就少引起注意,未免横生波折。”
  宫女们立在水榭四周的通道上,默不作声地把入口堵死了,留着他们几人能够在小桌上,短暂叙旧。
  上官究笑容温和,重新唤回了林愫曾经的字,“生离死别,世事无常,我与不循,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面了。”
  林愫握住茶杯的手微顿,迟疑片刻,看着眼前的上官究和白青蒲,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学宫中念书的时候。
  一时间,恍然隔世的怅然涌上心头,心念一动,又想起了一些旧事。
  上官究和白青蒲一样,亦是林愫的同窗。
  当初,在崇湖学宫之中,尚且身为沈序的他、上官究、白青蒲、卢泳思、伍卓感情最为交好,五人时常聚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
  当时学宫一旬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他们每个人成绩都不差,无论大考小考,都在学宫考核中位列前茅,常年霸榜前五。
  久而久之,崇湖学宫中的博士们也注意到了他们五个,将他们称为“崇湖五子”。
  五人之中,上官究年纪最大,其余四位都称他一声“上官兄”。
  上官究性情温和,对那四位弟弟多有照拂。
  这个“照拂”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照拂,而是十分具有灵性的“照拂”。每逢他们结伴外出游玩,上官究就负责充当钱袋子,早早地帮他们把账给结了。
  在林愫的记忆中,上官究对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不循今天缺钱花吗?”
  “不循今天有没有看上的东西,我来给你结账?”
  “我爹给我发生活费了,真是苦恼,上上上个月的都没花完他又给我送钱,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把这些钱花完,不循快来帮我花钱!”
  年少时,林愫曾经私下和白青蒲讨论过,上官究好像不是他们的上官兄,而是他们异父异母的亲爹。
  当时他们当中,就属伍卓的家庭情况不好,伍卓父亲早亡,母亲病弱,需要常年吃药静养,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妹需要抚养。
  伍卓在学宫学习同时还要兼职打工,每日在西市的饭馆里端盘子端到深夜。
  上官究知道后,天天夜里摸进他的家里,给他娘,他妹妹,他弟弟,成箱成箱地塞金子。
  伍卓是个有骨气的人,这件事被伍卓发现后,他连夜把上官究送来的几箱金子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
  上官究气得把他按在地上狠狠揍了一顿,怒道:“你是不是看不起上官氏,嫌我们家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