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有网络、手机、汽车、飞机,生活便捷,一个人哪怕出身低,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穿越十六年,姜瑶以为自己已经快要把那个时代的一切都忘得差不多了。
可猝然听见乡音,这次连续的词句,竟是在一瞬间激起了她的记忆,许多片段在脑海中复苏。
“种豆南山下……”
姜瑶怔愣了,竟然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声音默念了起来,就好像当年她还在学校中念书一样跟读:“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姜瑶目光深邃,看着台上念诗的少年,一瞬间似乎明白什么。
“公主殿下,你怎么啦?”
姜瑶回过神来的时候,谢兰修已经喊了她几次。
姜瑶眨了眨眼睛,眼前似乎笼罩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兰修,台上念诗那个就是你二哥呀?最近你二哥身上有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比如说,大病一场或者遭遇其余什么意外之类的?
见谢兰修露出了疑虑的神色,姜瑶连忙补充道:“是这样的,我随父亲学了点易经常识,今日见到你的兄长,忽觉他的命格有所变动,所以想要请教一下……”
上官寒抬头:“公主姐姐还会易经推演?”
当然不会,她就是随口一提套谢兰修话的。姜瑶给他捞了一块点心,按进他嘴巴里,示意他闭嘴。
谢鎏前一阵子的确是病过,对此,谢兰修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公主的推演没错,兄长前一阵子的确病了一场,是劳累过度导致突发的昏厥。”
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大病,就是看起来吓人。
当时谢鎏的情况可把他爹娘给吓坏了,脸色发青,整个人都凉了,好像真的死了一样。
不过后来御医来诊断过,查明谢鎏并无大碍,静养些时日便好了。
“病情并不严重,兄长好得也快,几日便已痊愈,不过……”
谢兰修看向高台上的兄长,随口提了一句,“这场病后,兄长的性情有所改变,比从前开朗了许多。”
姜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上一世的谢二郎年纪轻轻因病身故,这一世谢二郎病了一场后又活了过来,且性情也有所改变……
姜瑶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那双漂亮的眼睛睁大,露出不加掩饰的欣喜神色。
原来,在这个世界,也能找到她的老乡。
谢鎏一首诗毕了,局促地拢着双手,紧张地看着周围的人,那模样,活脱脱了就是毕业答辩刚刚发表完陈述后等待座下那眼冒寒光的导师们发言评价。
毕竟是流传千古的名家诗篇,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感情即便换了一个朝代都能同样打动人心。周围的宾客细品片刻,纷纷赞赏。
有人抚掌道:“好诗,当真是一首好诗!”
“谢家当真是满门才子,三郎十二岁能编修《南陈史》,二郎年纪轻轻,也能赋出此等好诗!”
谢鎏松了口气,看来是让他蒙混过关了,连忙拱手道:“承让,承让!”
唯有王川息惊诧,看着旧日的好友:“竟不知二郎何时开始心系田园?”
谢鎏心想:谁让你们出的题是“南山”,他会背的与此相关的诗也就两首,都是同一个人写的,都和山水田园有关。
对了,另一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若非是全国卷必背篇,他还真背不出来。
谢鎏拍了拍王川息的肩膀,“嗐,作诗而已,不过是循规蹈矩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我瞎写的,好听就足够了。”
王川息一愣,忽而发觉,谢鎏的性子似乎豁然开朗了不少,正要细问,谢鎏抬眼间,忽然瞄见自己娘亲赶了过来,怒气冲冲,赶往他两个弟弟身边。
谢鎏身子一抖,连忙震了震衣摆说道:“要命!我得先回去一下了!”
谢夫人不过离开片刻,将谢小四交给谢兰修照看,没想到就这么点的时间,就听宫女说谢兰修将弟弟给摔着了,谢夫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也不管什么更衣不更衣的了,当即往这边赶。
谢小四是家里年纪最小的孩子,一直以来被谢夫人溺爱着,性子养得比女孩子还要矫情,方才摔了一跤,本来已经被谢兰修哄好了,可是一见娘亲来,止住的泪意在此汹涌,“哇”一声,再次哭了出来。
“娘亲……”
谢夫人一过来看见自己小儿子哇哇大哭,心中揪成一团,连忙一把从谢兰修怀里将谢小四给捞了起来,怒火中烧,劈头盖脸对着谢兰修就是一顿骂:“你怎么看顾弟弟的,我才离开多久,你就让他给摔了……”
谢兰修似乎张口也想要喊母亲,但还没开口,就被这几句话给堵住了,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垂下眼眸,心情似乎有些落寞。
以至于连呆呆的上官寒也意识到了谢兰修的失落,点心“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抬手想要轻拍安慰谢兰修,但是因为和谢兰修不熟,又不敢上前,只能十分小声地征询姜瑶的意见,“公主姐姐,谢哥哥他好像有些不高兴……”
谢小四扯着嗓子哭个不停,谢夫人连忙拍打着谢小四的后背:“乖乖…不哭…不哭,都怪你哥哥!娘亲回来了,有没有摔到哪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