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后来,姜拂玉真的就嫁给了他。
  ……
  她被先帝追杀,腹部被长剑刺中,那是一道贯穿伤,失血过多,她昏迷了三天三夜。
  本来以为自己没有办法活下去,然而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床头守着的林愫。
  她从来没有见到这么狼狈的林愫,向来整洁的他,脸上带着青色的胡茬,在她睁眼眼睛的这一刻,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喜,扑过来,絮絮叨叨地问她身体疼不疼。
  为了救她,林愫也受了很重的伤,行走在外,他甚至都不敢穿浅色的衣裳,生怕身上的伤口渗血,显露在外太过明显。
  那时候为了躲过先帝追杀,林愫带着她隐姓埋名,远离京畿,换了好几个身份。
  因为要逃亡,带在身上的银钱不多,所以林愫将山上采来、还有药铺能够买到的所有的伤药都留给她。
  直到姜拂玉意识稍稍清醒,当了带在身边的金钗,才让他们手头宽裕一些。
  再后来,林愫就带着她去到了那个宁静的小山村。
  那个小山村没有名字,当地人将此地自称为“桃源”,哪里真的宛如世外桃源一样,远离京中权势纷争,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这里也是林愫走遍天下,最终选定的隐居之地。
  也将姜拂玉带回此地,暂时躲避。
  姜拂玉毕竟出身高贵,从小到大生活在宫闱之中,村子里风景再秀美,怎么比得上宫阙中琼楼玉宇。
  初来乍到,姜拂玉不习惯院子外的湿润泥巴路,不习惯简陋的竹席,不习惯随地出现的蝇虫,更不习惯周围村妇们投来的打量的眼神。
  那些日子,林愫就跟她的侍女一样,包揽了她生活的全部,为了能让她过得舒服些,给她做饭,给她铺床,焚烧艾草驱虫,带着礼物一家一家叩门,委婉去求亲邻里暂时不要靠近他们的屋子,因为姜拂玉需要静养,不想要这么多人看见,还暂时充当她的眼线,替她联系上京的残部。
  京中有消息传来的时候,姜拂玉已经卧床三个月,堪堪养好伤。
  然而等候多时得到的消息是,她的人马全都先帝重创,十三州刺史个个见风使舵,原本已经谈好的盟友,全都逆转风向,投向先帝。
  她多年来的布局与经营沦为泡影,心灰意冷,看着旧部传来的密信,连哭都哭不出眼泪。
  林愫怕她想不开,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在她的身侧,把屋子里的道具瓷器全部收好。
  她失去了回京的机会,终日浑浑噩噩。
  她灰心丧气多久,林愫就守了她多久。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似乎才缓缓回过神来。
  终于有一天,她拉着林愫,问道:“你愿意娶我吗?”
  婚礼就在这一方小院中举行,没有想象中高朋满座,也没有父母的祝福,他们两个人披着红衣,拜了天地,从此就算是了夫妻。
  新婚之夜。
  她靠在他的胸膛前,在烛火下跟他说了许多话。
  “以后我就留在这里做你的妻子,你若想隐居成为一村夫,我就是村妇,我们还会有孩子,我不想要那么多孩子,就一个就足够了,我希望那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娇,可以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肖父,她一定长得和你一样好看。”
  她临摹着未来的愿景,“我们可以看着她慢慢长大,不祈求她成才,健康平安就好,然后你我慢慢衰老,百岁之后,共归一室,像天下无数普通百姓一样。”
  那时候的她真的做好了决定,想要在这里过一辈子。
  在这个远离世俗的桃源小村,她真如她所说的一样,开始去学习适应村中的生活,砍柴生火做饭,学会和村里的邻居来往,然后学着村里别的人家一样,在自己门口开垦一片菜地,种些新鲜的蔬果。
  只不过菜地还没来得及动工,她就已经先一步感觉到恶心,想吐,甚至好几次险些昏厥。
  她似有所感,把脉诊断之后,果然是已有两个月身孕。
  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初为父母的两个人皆是欣喜若狂。
  林愫甚至告假,日夜黏在她身边,生怕她摔了磕了碰了,也不让她干任何农活,就连她每日晨起下床,都要小心翼翼地牵着她。
  山居不知岁月,姜拂玉一天一天感受着孩子在腹中成长。
  闲暇之余,村子里其他妇女讨教养育婴儿的经验,再给孩子亲手裁剪衣裳,岁月宁静美好到就像是她偷来的一样,她都快忘了京城之中的腥风血雨。
  直到旧部联系她的前一刻,她还在给未来的孩子做一顶小帽子。
  得知先帝重病与藩王谋反的消息,她绣花针扎在手上,鲜血滴在布帛上。
  她呆滞地看着哪滴鲜血,许久,许久……
  或许是上天看不得她安静过日子,又或者是天命如此,姜拂玉天生就不可能成为个普通人。
  ……
  “你要恨我就恨我吧,即便你要恨我,我也不会后悔。”
  姜拂玉感觉浑身血液冰冷,“若是我不回来,先帝死后,诸侯纷争,天下无主,必然乱作一团,我身为公主,就有澄清天下的责任,我承认我没有完全放下我的野心,我想要回到上京,我想要皇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