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一切都是被别人设计好的,若是林愫不杀李清嘉,那么他必然会失去清白之身。
  他是女帝的男人,清白被玷污可不算是小事,这涉及到天家尊严,乃至于小公主的颜面。所以他必须要反击,在紧要关头,先杀李清嘉。
  几个正在撕逼的大臣戛然而止,面面相觑,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很快御史台的言官反应过来,又道:“哪怕杀人并非林愫本心,但李家小姐无辜丢了性命,世上从来没有无心之失便可逃脱刑罚的道理,他既杀人,就要付出代价,还请陛下惩戒林氏。”
  姜瑶躲在龙椅后,想这群人可真是无理取闹。
  无论事情的起因如何,他们似乎都不愿意放过林愫。
  他们就只是单纯地想要除掉林愫。
  姜瑶感慨,姜拂玉每天上朝都对着这样一群各怀鬼胎的人,下朝后还能保持镇定自若,这得是多么稳定的精神状态呀!
  下一刻,姜瑶听见姜拂玉冷笑。
  “害人性命?”姜拂玉冰冷的声音在大殿中扩散开来,姜瑶离得近,甚至可以听见她手重重撞击在椅子把手上,“爱卿可知,是谁在郎君杯中下药,你口口声声说李家小姐无辜,可她真的就无辜吗?”
  此言一出,众人反应过来,究竟是谁设计的林愫呢?
  为什么他中药后只是单纯地被送进李清嘉的屋里,而不是别人呢?
  那日赴宴的臣子那么多,是谁最想要林愫身败名裂?
  是谁有着足够大权力和财力,能够买通宫女,准确无误地将林愫送进偏殿中,然后又喊动众人一起去围观的呢?
  姜拂玉的声音逐渐压低,“李卿,朕记得你女儿清河郡主昨日与公主比射,因郎君介入而心生不服,是吗?”
  姜拂玉没有直接提点是李寻安干的,而是拐弯抹角,从昨天的投壶入手,顺便点出了清河郡主和姜瑶。
  大家只消仔细一想,就能明白个中缘由。
  清河郡主冠姜姓,李寻安为了这个女儿,可谓是费尽心思,姜瑶没有回来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假如姜拂玉要一生不成婚纳夫,也不生孩子,那么李寻安的女儿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继承人。
  结果女帝在平定藩王之乱后,不仅仅宣告自己有了丈夫,还凭空带回来了那么大一个女儿,让李寻安的美梦沦为泡影。
  如果林愫出事,那么姜瑶这个女儿也很有可能受到波及,他们父女两人一旦出事,那么得利最多的最有可能是谁。
  言官们陷入了思考之中,思考完后,纷纷转头看向了李寻安。
  李寻安双眼通红,布满了红血丝,像是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受到四周质疑的眼神,他“噗通”一声跪下,声声切厉:“清嘉是臣幼妹,自太妃崩逝以后,臣就只剩那么一个妹妹了,她的死令臣痛不欲生,臣只想为她申冤,还她一个清白公道!”
  他痛心地扯着自己的官袍,“怎奈世道昏昏,可怜吾妹清嘉!兄长不仅不能为你正名,反而污了你死后清白!”
  说着,他就要往丹陛上撞去,“为兄这就随你而去罢了!”
  “李大人!不可!”
  同僚心中一惊,连忙将他拦住,生怕他真的想不开,一头撞死在这里,你拉着我拉着你,朝廷上顿时乱成一锅粥。
  姜瑶:“……”
  姜拂玉:“……”
  有本事你就真的撞死,安排那么多人在这里当托儿拉着你,陪你演戏又算什么?
  不过演技好也是一种本事,他这样一演,倒是令人多信了他三分。
  “李大人前些日子还在张罗着为清嘉小姐定亲,怎么可能害清嘉小姐,再怎么说,清嘉小姐也是李大人的妹妹呀……”
  “是呀,听说昨夜李家老夫人听闻此事后,当场就昏了过去……”
  这样一说,官员们又收回目光,看向姜拂玉。
  但如果不是李寻安,又会是谁设局将林愫和李清嘉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
  李寻安跌跌撞撞地倒在殿下,“家妹不幸罹难,昨日家中老母闻讯,已经哭晕过去,至今未能醒来,陛下英明,秉公无私,还请陛下将案件移交刑部和御史台处理,查明真相,让家妹沉冤得雪!”
  他嗷的这一嗓子提醒了大家,现在这案件还在廷尉府,姜拂玉的眼皮子底下,她若是有心偏袒,可以查出任何结果。
  若是按照李寻安所言,联合刑部和御史台,由大家公开审理,这样子的可信度也会高一些。
  言官听到这话,干脆推波助澜道:“陛下不如请郎君入刑部,调查之后,也可还郎君清白。”
  他们此时说这话的时候委婉多了,毕竟林愫杀了人,左右是脱不开关系的,若是姜拂玉允了,还是要收押林愫,到最后三司会审,恐怕还是得给林愫定罪。
  姜瑶玉沉默,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们。
  许久之后,她扶着那镶金的椅把手站起身来,长长的冕服拖拽在身后,广袖上的龙纹金光闪闪,“说到底,你们不过还是担忧那子虚乌有的狐妖之说,担心朕会像那些昏君一样,不分青红皂白,被一个男子所迷惑,所以想要借此机会,将他带离朕的身边,要是郎君进了刑部,还不任由你们磋磨定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